正文 第22章 克服內心的恐懼(3)(1 / 3)

不懼死亡的方式來對抗死亡恐懼的本質基於一種死前占有多少的社會比較,它是心理競爭在死亡問題上的延續。人們喜歡在日常生活中在社會占有物上進行比較,從而進行身份、地位、優越感、價值感的競爭,競爭的目的是把別人比下去,讓自己在心理上占據優勢。在死亡的威脅之下,人要克服死亡恐懼,也可以用這一招,既然在死亡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那麼,如果一個人在生前占有得很多,把別人比了下去,以致別人在生前與他相比根本沒有什麼價值,那麼,即使是死亡,他的心理也能找到基本的安慰,在這個占有更多的心理背景之下,他似乎獲得了不懼死亡的勇氣。

如果一個人能夠將這種方法發揮到極致,無異於戰場中李雲龍嚎叫的那句“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老子賺一個!”的魄力。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無所畏懼常常能夠整合為一個人對死亡恐懼的瘋狂對抗。這種情況下,人們能夠意識到,死亡是難以避免的,隻有這種無所畏懼才能顯得人生有價值,在死亡麵前才不留下“遺憾”。

這是一種把死亡合理化的心理防禦機製。之所以說它是心理防禦機製,是因為對於死亡,人既沒有賦予它以神聖色彩,同時也沒有對它進行理性的反思。

吼出你的恐懼情緒

壓抑自己的恐懼情緒,對心理健康是有害的,這一點許多人都知道。但是,我們生活在文明社會,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即便我們明明知道這樣做的害處。

以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來說!

當我們麵臨一種不確定的情況時,一場關乎一生前程的比賽時,競爭非常激烈,我們處於極度的恐懼中。在麵對這種恐懼時,似乎隻有選擇壓抑、升華或替代,造成了進一步的抗拒。

這種情況下,久而久之,就會對心理產生一定的害處。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情緒會發生疊加的現象。

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用水庫的概念去解釋人類的恐怖情緒,他說:

當一個水庫的水位超過警戒線時,水庫就必須作調節性泄洪,否則會危害到水庫的安全。倘若此時不但沒有泄洪,反而又不斷有進水量時,水庫就會崩潰。

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的身體裏麵仿佛都有一座恐懼情緒水庫,當恐懼情緒出現時,就會存放在情緒水庫之中,如果恐懼情緒水位累積到所謂的警戒線,一個人就會開始出現脾氣暴躁,無法適當控製情緒的情形,而導致容易發脾氣。如果再一直惡化下去,情緒水庫崩潰的結果就是出現心理方麵的毛病。

現實中,太多的不確定性讓人們時刻處於恐懼的情緒之中,對這種消極情緒如果不能適當地宣泄,可能會積少成多,出現讓人意料不到的情況。

因此,要使心理強大,就是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水庫累積太多的水量,要想辦法將情緒水位降低。

恐懼情緒是人們因某種不確定的事件的發生而造成,基本上是一種主觀的狀態,同時也會造成情緒水位。既然是主觀,就無所謂的對或錯可言,所以應該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之。既然造成情緒水位,就必須使之宣泄出去,以免累積在情緒水庫之中。

另外,一個人如果積累了太多的恐懼情緒,往往會引起大腦的疲勞,影響大腦功能,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神經衰弱等神經功能性疾病。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如缺乏運動、工作過度勞累、熬夜、生活缺乏規律等,也會影響大腦功能,誘發神經衰弱或加重病情

因此,適當地做一些對恐怖情緒的宣泄,對於強大心理有益而無害。

那麼,怎麼做才能既做到宣泄恐怖情緒而又不傷害別人呢?

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的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任職長達12年。

1933年,羅斯福開始和胡佛競選美國總統。從競選一開始,兩個人就擊出重拳,妄圖將對方一下子打垮。

為了拉攏美國共鳴,胡佛氣勢洶洶,花重金在美國各州宣傳,說羅斯福是一個騙子、是一個影帝,擅長利用表演的手段迷惑全體公民,又爆出猛料,羅斯福家族的資產都是通過詐騙、洗黑錢的違法手段得來的,同時對羅斯福進行了人身攻擊。

麵對撲麵而來的批評、謾罵,羅斯福相當氣憤,但同時又相當恐懼,擔心自己在競選中輸給胡佛,讓支持自己的各財團受到損失。為了排解心中的鬱悶,羅斯福常常在自己的庭院裏大聲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