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克服內心的恐懼(2)(1 / 3)

一個人隻有認識自己,才能夠知道自己恐懼什麼,隻有知道恐懼什麼,知道心理弱小的關鍵所在,才能找出正確的方法去克服弱點,強大自己的心理。

比如,你不恐懼各種技術性的難題,而公司的同事對這些技術性的問題卻尤其恐懼。可以說,這是你的強項。然而,你卻恐懼人際溝通,你的同事卻非常擅長。

這樣,就等於你與同事恐懼的並不相同。然而,如果你不夠了解自己,看到同事紛紛恐懼技術性問題,你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恐懼什麼,看到同事在想盡辦法克服恐懼的事情,如果你效仿你的同事,對你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這就是你不了解自己,不能認清自己的弊端。

傑克·韋爾奇是全球最傑出的經理人,他的成功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在遇到不如意的情況下,他不會去改變自己,而是通過改變環境讓自己的才能得以完全發揮。

這一點是他不同於其他人的關鍵所在。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會覺得沮喪,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最終采取相應的措施去改變自己。因為不了解自己,所以忽略改變周圍的環境,而去改變自己。

在麵對不如意的環境下,為什麼信任自己的能力如此困難呢?

簡單地說,那是被自己的恐懼感給出賣了。恐懼感通常會誇大自身所謂的不足,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想要成功一定要具備某些原本不具備的素質。

恰恰是因為有這樣的心理,很多人就會對學曆、背景、工作經驗產生某種依賴。如果不具備,就會避免刻意追求,而且選擇破罐子破摔,停留在一個能夠窩得下自己的地方。

更糟糕的是,因為恐懼,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你避之不及的。

例如,你追求一位女士,想表白卻非常害怕被拒絕,在這種恐懼之下,你就會擺出屈尊俯就的姿態,而這恰恰是為女人所厭惡的;在你恐懼失敗的時候,你會因為喪失自信而表現得更加差勁。

要克服這些恐懼心理,你首先需要對自身能力有充分的認識和把握,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做到正確應對,克服心理恐懼,強大自己的心理。

將內心的恐懼具體化

對任何一個個體來說,恐懼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如今現代化的社會中,人們的恐懼情緒有增無減,以下列舉的幾種恐懼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必須要去克服。

(一)恐懼自身能力不足

在當前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發展迅速、競爭激烈的社會使很多人麵臨著巨大壓力,很多人努力地打拚,一直夢想有一天能夠一展宏圖。對成功的期望越來越高,對殘酷的社會越來越不留情麵,如果你達不到要求,那麼其他的競爭對手會立馬頂上你的位置。

為此,你試圖表現得更好、更優秀,表現得對任何事都很在行。你設法讓自己相信,成為一名精英,就要時刻嚴陣以待,永遠做正確的事,並且給人駕輕就熟的印象。即使做不到,也要最好地偽裝自己,以使他人信服。

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帶來的麻煩隻會越來越多:過分展露自己卻忽視了自身的缺點,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清。因為弱點將帶來威脅,然而,內心的恐懼讓你不願去正視它們,甚至希望它們快些消失。

對自身的不足要有清醒的認識。問題不在於你是否有缺點,而在於缺點為什麼存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的缺點到底能夠給我帶來什麼,我所擅長的正好能否掩蓋我的不足?

(二)恐懼被拒絕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這種願望在當今尤其強烈。為此,需要表現的得體、受人歡迎,至少在自己重視和重視自己的人麵前要表現出來。

然而,這種願望有多強烈,隨之而來的恐懼感就有多深。如果我不能勝任我的工作,結果將會怎樣?如果不受歡迎怎麼辦?這些問題會變得越來越突出,並對個體的行為產生影響,其思路也會因此發生微妙的變化。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要考慮的問題是:什麼才是我應該表現的?什麼才是我不應該表現的?

當你不再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熱情確定行為軌跡和方向,而選擇一味地追求得到承認和贏得讚許,那麼你已處於心理崩潰的邊緣境地。你費盡心思討他人歡喜,而喪失了自己的立場,最終,你將與近在眼前的成功機會擦肩而過。也許你贏得了他人的在某些方麵讚許,卻失去了利用自身才智獲得成功的機會。你被虛無的自我帶來的恐懼感所左右,而不是讓自己的才能把你領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