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陳黨府第(7)(2 / 3)

忽而倒孔忽而拉孔

【引語】孔祥熙因貪汙出了事後,陳果夫他們開始改換策略,由倒孔反過來拉孔,使孔很感激,決計將農民銀行讓與陳果夫他們。

【事例】1933年,陳果夫被蔣介石任命為江蘇省主席後,開始直接插手江蘇農民銀行。

抗戰初期,陳果夫就和CC係的骨幹們,設想自己辦一個銀行,取名“土地銀行”。他先讓肖錚等人出頭,到處遊說鼓吹。隨後,陳果夫幹脆自己出麵,以“促進土地改革,實行平均地權,活潑農村金融,改善土地利用”為口號,向蔣介石請願。但因這時農民銀行勢力強大,因此,大家群起反對,土地銀行的方案終於胎死腹中。

但是,作為對CC係的安慰,1940年,蔣介石親下手令,在農民銀行設立土地金融處,辦理土地金融業務,由CC係人物處理該處業務。CC終於在農民銀行撈到了一塊業務地盤。

按蔣介石的預先通知,陳果夫將出任農行常務董事。然而,10月正式宣布時,陳果夫的叔父陳其采為常務董事,陳果夫僅為董事。陳果夫感到吃驚,也為這臨時改變感到憤怒,但他仍不得不出席董事會就職儀式。

在會上,滿麵春風的農行董事長孔祥熙向與會者介紹說:“陳果夫先生是對辦黨特別有研究的人,加入農行,是農行的光榮。”對孔祥熙的弦外之音,陳果夫立時就明白了為什麼由常務董事改為普通董事的原因。

因此,在致答詞時,他馬上給以反擊:“孔先生所言差矣,我陳某人涉足金融界好像並不比你晚,隻不過為了黨國的大業落伍了約20年之久罷了。”孔祥熙這時也明白了,這個辦黨務的人,對於金融事業早有研究,決非外行。他知道陳果夫將是與他競爭農行寶座的惟一對手。不管怎麼說.陳果夫既已插足金融界,便不會不顯顯身手。

這時,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成立了聯合辦事總處,簡稱“四聯總處”。蔣介石以農行理事長身份擔任該處主席。孔祥熙是該處副主席。鑒於陳果夫對農業金融的興趣,蔣介石任命陳果夫為四聯總處“農業金融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專門負責設計擴大農貸、統一農貸的工作。

1944年,孔祥熙與中央銀行職員利用美金公債停售之機,瓜分剩餘美金公債,結果,消息不脛而走,社會輿論大嘩,參政會也提出質詢案。蔣介石不得不派代財長俞鴻鈞進行密查,幾個月後,該案平息,但孔祥熙貪汙的證據確鑿,蔣介石雖想袒護包庇,也不得不佯裝查辦,最後以“分期吐出”所吞款項並讓孔祥熙辭職而了事。

CC係在該案始發時,也風助火勢。但後來看到政學係俞鴻鈞在此中獲利最大,當了財長又兼中央銀行總裁,搞得不好,會將所有的肥缺都收入囊中,CC成為水中撈月的猴子。於是他們開始改換策略,由倒孔而反過來拉孔,多處為孔祥熙說話、打圓場。

孔祥熙見陳果夫的一班人並未落井下石,倒對他感激涕零,決計將農民銀行讓與CC係。

於是,1945年10月23日,陳果夫走馬上任。成為農民銀行的董事長,總經理由留學意大利學習藝術的江蘇吳縣人李叔明擔任。

11月初,陳果夫又出任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這樣,陳果夫從黨務專家一舉又成為國民黨和蔣介石理財的重要人物。

【點評】也令蔣孔家族積聚財富立了大功。這塊肥肉,陳果夫就盯住了。經過一番活動。疏通關係,金融界大門終於向他敞開,陳果夫被任命為“農業金融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當看到農行董事長孔祥熙“犯事”了,怕俞鴻鈞將所有的肥缺都收入囊中,他們什麼也得不到,由倒孔反過來拉孔。孔祥熙見陳果夫不落井下石,便將農行讓與他們了,陳果夫由蔣介石任命為農民銀行董事長,直至出任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其官運亨運原因何在?無非是善用心機疏通關係,通過關係,見風使舵,打一巴掌給一甜棗吃,再利用關係發展自己。

【運用】所有罪惡的勾當都掛著冠冕堂皇的招牌喊著漂亮的口號。明明是要吞食這塊肥肉卻美其名日“促進土地改革,實行平均地權。

活潑農村金融.改善土地利用”。雖然最後未能吃上這塊肥肉,卻能讓我們透過表麵看到真實。

倒孔又拉孔是因為利益的需要。從來都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永遠的朋友。

少壯“軟功”晚年“聞道”

陳立夫有一套引以為自豪的“軟功夫”。讓人不知不覺地進入陷阱。他的“中統”比之“軍統’’更為陰毒,但他的赤膽忠心,最終“連活著的上帝都不信”。他隻好猶抱琵琶半遮麵,直到“晚年聞道”矣。

“軟功”對策形形色色

【引語】陳立夫的“軟功”。令人“刮目相看”。陳立夫說:“戴雨農喜歡蠻幹,情報人員擺出吃相難看的樣子,用便衣武裝代替一切。還要情報技術工作作啥用場!”他總認為隻有他的“中統”的那套技術。才是情報工作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