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陳黨府第(6)(2 / 3)

“茂新”開市第一天,很不順利。由於用錯了代理人,第一天茂新即虧本1700多元。這下可把陳果夫急壞了。因為茂新號隻有朱守梅的2000元股本和陳果夫從晉安錢莊借用的1000兩銀子,現在一下子就賠了1000多,那以後生意還怎麼做呢?

經過鄭重的考慮,陳果夫重新安排了人,決定以後小心行事,不貪多,隻是穩紮穩打,一步一步地來。這樣,“茂新”號才慢慢立穩了腳跟。

但最終以慘敗收場。

為了更好地做好生意。陳果夫辭去了晉安錢莊的職務,全心全意地投入交易所生意。

【點評】陳果夫通過做生意.結識了一幫落魄的國民黨,這也等於是結下了關係網。

“革命需精神,但無錢亦行不通”。如果手中無錢,那你就做不好事情,陳果夫真正地領略過了,所以他要做生意,搞錢。但也因為“革命”需要錢也因為和蔣介石有一層關係,陳果夫這個錢莊的信房先生就開始為“革命”做生意籌錢了,這是他一生飛黃騰達的開始,從那以後他就再也不是什麼小小的錢莊信房先生。

【運用】陳果夫他們當年想用獲取金錢來去搞革命事業,這固然是精神可嘉的英雄行為。陳果夫自幼受到革命黨人的影響,他雖然算不得是一位英雄,但他想做個英雄。因為英雄都具有高尚的品格。是英雄自會產生各種崇高的行為。它能改變我們庸俗的趣味,提升我們的品位,提高我們的修養,寬廣我們的心胸。開闊我們的視野,以堂堂正正的風範來從事我們想做的事。比如。他說他“不願和莊上的同事同流”,但心甘情願地和蔣介石等誌同道合的窮哥們往來並一起籌措革命經費。由此也足見其當時的人品誌向是不可不謂高尚的。

然而,經濟生活始終是人類生活中最最動蕩不安的生活。應當常常出新,而不應當固步自封,不論什麼事兒隻是用“雕蟲小計”來應付。恐怕也是一種短見。當今,一些老板們的經營意識大約還停留在“哥們兒經濟”的階段。中國人做生意,總離不開“哥們兒”的幫忙,在商道上沒有幾個“哥們兒”,你將寸步難行。“哥們兒”已經成為中國商人的一種“資源”,一種“無形資產”。

過去陳果夫就是以“哥們兒”或“同道中人”來去做生意,雖然也能賺點兒,也能轉入一個新的階段。“但終於慘敗收場”。因為做生意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革命者不是商人。金錢不等於商人,而商人卻不能缺乏金錢意識。關鍵看這個錢怎麼賺和怎麼用。真正的商人應該明確金錢的本質,並清楚地知道該怎麼去賺錢。馬克思就曾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作為商人,必然是追求利益的。但一個成功的商人應當有全麵的“金錢觀”,不可否認,金錢的魔力是巨大的,而且時時刻刻同這些東西打交道的商人應當知道。獲取更多的金錢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一個好商人對金錢的追求應該是有“度”的,既體現在量上(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也同樣體現在手段上(無節製的欲望容易使人跨越理智合法的界限而不擇手段),更體現在質上——金錢永遠是一種人創造的或使用的工具,人絕不能受其奴役。就像有人說過的那樣:世界上最最貧窮的人就是守財奴。俄羅斯的大文豪托爾斯泰先生對這一點就看得很透。他說得很俏皮“財富與糞尿相同,一直囤積就會發出惡臭,一旦散布則會使土地肥沃。”

從人類文明的高度出發,比錢可貴的東西太多了。陳果夫他們當年盡力賺錢,但並不利欲熏心。是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高貴的行為暢通無阻,它無論出現在哪裏,都能鶴立雞群、引人注目。幸運之神有時嫉妒而不讓它出人頭地,但是它依然脫穎而出。無論是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它都能控製人們的意誌。大度、慷慨以及其他所有優秀品質。都源於此。

如今,商海風雲瞬息萬變。獲得成功和一敗塗地都在一夜之間或一宿之後。商場簡直就是戰場,除了智勇雙全外,還得占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因素。才能穩操勝券,可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以黨國的名譽後來居上

【引語】陳果夫打著解決國民黨財政問題的招牌,加上他多年的從政經曆,於是開始了白手起家、無本萬利的生意。一直到抗戰勝利,人們隻知道陳果夫、陳立夫為國民黨中的實權人物,並不知道他們與經濟有關。但是。在僅僅4年中,陳氏兄弟以黨國的名譽在工交、農林、商貿、文化、金融各個領域多有涉足,並領一時之風騷。

【事例】抗戰勝利,全國歡騰,作為主戰派的陳氏兄弟,更是大喜過望。雖然經過戰亂,滿目瘡痍,恢複尚需時日,可是敵偽投降後,大批敵偽財產亟待清理接收。陳果夫有辦黨營事業以解決國民黨財政問題的招牌,加上他多年的從政經曆.於是開始了白手起家、無本萬利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