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具魅力的“老百姓經濟”
提要:溫州私營經濟的率先興起和發展,是內因和外因作用的結果,環境的逼迫是外因,內因是經千餘年錘煉發展的溫州的創業文化。不過,切不要以為,隻有溫州人,依靠祖傳的創業文化,才能在商海中屢戰不敗,大發其財,其他地區的人仍可以借鑒溫州模式,發展自己的經濟。溫州創業文化的關鍵在人,在於人人參與,將創業致富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這一點,完全符合人的本性,是各地可以借鑒溫州模式的主要根據。
通過以上兩章的介紹,溫州創業文化的麵貌已基本凸現在我們的麵前。溫州創業文化的關鍵在於人,在於人民群眾的主動參與,將自己創業致富的積極性高度發揮出來。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民群眾創業致富的熱情,是溫州創業文化的基本特點,也是溫州模式有別於其他模式的根本所在。
一位經濟學家曾將溫州私營經濟的經營和管理模式,概括為六個家家戶戶:家家戶戶開發項目、家家戶戶研究管理、家家戶戶融通資金、家家戶戶開拓市場、家家戶戶承擔風險、家家戶戶都有企業家。顯然,這是一種全民參與的經濟模式,在這一模式中,每個家庭,每個人的體力、精力、智慧和社會關係,都被充分調動起來。由於人人參與,家家努力,溫州私營經濟才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才能夠在改革開放前不為極“左”政治的高壓徹底摧殘,改革開放後政治經濟環境開始寬鬆,它就如同火山噴發一樣爆發出來,形成可觀的生產力,並最終在溫州經濟中占了支配地位。
由於溫州私營經濟有著上述明顯特點,有的經濟學家將溫州模式的實質,概括為民辦、民營、民有和民享的民本經濟。有的經濟學家將溫州經濟稱為“全民經濟”,或者“老百姓經濟”、“草根經濟”。有的學者認為:溫州的經濟發展不占“天時”,不占“地利”,惟占“人和”,整個溫州都是培養市場經濟高手的地方,可以將之稱為“溫州企業家大學”。有的溫州領導認為,企業、市場、政府、人等四大要素都是溫州為什麼會富、為什麼發展快的主要原因,但其中起關鍵性作用的就是人。有的論著指出,每年全國都有那麼多人千裏迢迢到溫州取經,你說具體取到了什麼經營之道很難說,但溫州人的創造熱情和百無禁忌般的市場開拓精神,則無疑鼓勵了所有的取經者。這股來自民間的力量是推動中國經濟進步的原動力之一。
無論是1949年以來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1978年以來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溫州都是一個大課堂。溫州用鐵的事實,揭示了一個生活中的普通常識:人民群眾是創造曆史的主人,他們對發展經濟有著巨大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是再強大的政治力量也壓製不住的,一旦這種積極性發揮出來,中國經濟就能獲得持續增長的動力。此外,它為我們再次重申了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理: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起決定作用的要素。溫州人用自己的實踐使全國人民獲得上述認識,這一點可以說是溫州模式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貢獻。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長期以來總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農村並從事農業生產。因此,中國的問題主要是農民的問題,中國的現代化主要是農村的現代化。溫州的私營經濟,首先是從農村地區開始發展的,並最終極大地改變了城市和鄉村的麵貌。就此而言,溫州模式首先是農民的模式,解讀溫州模式就是解讀溫州農村的現代化行程。因此,人們在強調私營經濟對發展區域經濟的重大意義時,都同時強調了私營經濟對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也由於這一原因,人們特別重視溫州模式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形成了三種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模式,即蘇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溫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主要依靠接近港澳的地理區位,引進香港、澳門、台灣以及國外的外資,發展“三來一補”這種外向型的經濟。由於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缺少珠江三角洲這種有利於吸收外資的地理區位,加上原有經濟水平和基礎設施的原因,難以將引進外資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途徑。蘇南模式主要依靠鄉鎮集體企業,利用靠近上海等大城市的便利發展起來。蘇南的鄉鎮集體企業存在兩個大的局限性:第一個是政企不分,鄉政府或鎮政府對企業幹預太多;第二個是產權不清,產權歸誰,誰對資產負責,一直很模糊。因此,這種模式,不僅產生出很多類似國營企業那樣的管理中的弊端,也不易調動人民群眾的勞動積極性。有人將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進行對比,認為蘇南模式是能人經濟,是當地出了一兩個有能力有公心的幹部,率領群眾發展經濟的結果;而溫州模式是眾人經濟,不是靠少數能人支撐起來,而是由成千上萬的能人支撐起來的,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能人。由於這樣的原因,溫州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溫州模式開始在全國許多地方開花結果,而蘇南的鄉鎮企業自9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陷入困境,不得不進行力度較大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