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章:雷霆怒兵發渾彌,分數路絕地反擊(2 / 2)

原來,公孫越率五千白馬義從,星夜趕往渾彌,同單經的三千遼東兵當即著手守城事宜。並廣派人手,出城打探敵情。也對城外近郊的樹林進行堪查,無奈此時的伯固等人,早就潛入秘道,枉費了遼東兵馬的一番苦心思。打探無果後,公孫越和單經兩人仍不敢大意,日夜小心,防備高句麗人來偷城。於是就在城牆邊上駐紮兵營,以便能對戰局做出及時的反應。沒想到正是由於這個布置,導致了最終的慘敗。

事發當晚,正值單經值勤,城中並無異動。直到夜半之時,四城仍完好無破,子時一過,忽然在城內出現大量的高句麗兵,四處放火,駐紮在城牆邊上的軍營,根本就沒想到城內會出現大量的敵兵,在睡夢中陷入大火和屠殺之中。大地一片漆黑,五指難見,具體人數並不清楚,估算過去,絕對在萬人之上。當時幽州兵除了守城的三千士兵立即警覺投入戰鬥外,其它的五千人兵營,在一開戰的時候就戰力盡失,深陷火海,公孫越本人也在此場大火之中,估計凶多吉少。

單經本來準備派人救火,但高句麗人馬太多了,根本就沒辦法打開通道,對兵營進行有效救援。無奈之下,隻能棄城而逃。尚幸其當機立斷,並親自派親衛斷後,身挨十數刀,硬是擋住了高句麗人的追兵,為遼東軍保留了兩千兵馬。

現在還不知道高句麗人是從何處進入渾彌城,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渾彌城一失陷,幽州軍的糧草輜重盡去,此前從渾彌運來的糧草也僅夠三日之用。糧草不繼,乃兵家之大忌,幽州軍如果不能盡快得到補給,隻能被迫撤回遼東。

公孫瓚聽到從弟公孫越下落不明,內心焦急萬分,極力向我請戰。而我也在多加安慰之後,認真反思進入樂浪後的戰術應用,分析不足。

看來在對付高句麗人方麵,我的作法還欠霸氣,一心求穩,反而失去了戰機,把幽州陷入絕地,早知有今日戰況,當初就該在伯固還在堅守遂城之時,全力攻打。隻要遂城一破,朝鮮和占蟬兩城也就不攻自破。可自己為了減少傷亡,一心求穩,卻采取了圍點打援之策,失去了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複雜問題的信心。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伯固,你也就別高興太早了,雖然占了渾彌,但也算是化暗為明。這一次絕對不能給你機會,當即下達戰令:

“令高顯軍團,全力攻打紇升骨城和丸都,盡殺其王公貴族,逼迫高句麗人!”反正不以殺立威,難震此蠻外之民。

“令金月軍團蹋頓一分為二,由丘力居出麵再次抽調昌黎郡內的烏丸精壯和柯比能和闕機所率的鮮卑投誠之兵,組建昌黎軍團,編製為兩萬人。由丘力居任軍團長,柯比能和闕機為副軍團長,坐鎮昌圖駐地,仍保持對高句麗的西麵軍勢。由蹋頓率金月軍團至遼東西安平,協助嚴綱坐鎮遼東,防止伯固狗急跳牆,從博川城,進攻遼東郡。”

“令遂城的四萬餘幽州兵馬就地整編,組建滿員的翔雲軍團,全軍盡出,直取渾彌。公孫瓚和關羽率所部在遂城就地休整,各按一萬的編製組建遼東軍團和青龍軍團。兩軍團以遂城為據點,主攻朝鮮城,掠奪其糧草。”

並多派探馬細作,聯係深入敵後的趙雲,盡量向遂城靠攏,輸送掠奪之物,為幽州軍在樂浪郡的“以戰養戰”的打基礎。隻要戰火不引到遼東,幽州軍在作戰時仍緊握住主動權。

本來公孫瓚想親臨渾彌,參與戰鬥,順便打探其從弟下落。但考慮到現在的遂城也需要有人坐鎮,又不宜傾巢出動,對渾彌城出兵過多。所以隻能勸慰公孫瓚安心在遂城,隻要公孫越一息尚存,就一定想辦法從鬼門關把他拉回來。

放棄到薊縣當安樂公,而選擇從昌圖一路跟隨而來的原鮮卑首領素利和彌加也在我的邀請下,出任青龍軍團的副軍團長。這兩位家夥一路尾隨而來,收獲頗多。對幽州軍的一些作法很有認同感,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當成幽州軍的一分子。特別是關羽的馬分五屍的時所呈現出來的霸氣,使其二人心折不己,又在遂城下見識了幽州軍為了百姓之利,不惜以身殉職,清掃五毒陣餘毒時,終於向我表示誠服之心。

鮮卑民族也是崇尚英雄的民族,幽州軍的軍魂,就是一種英雄情結。素利和彌加兩人也並非無識之人,亂世就是英雄的舞台,跟何況能跟以帶罪之身,追隨心目中的英雄龍刀關羽,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