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楊家灣(1 / 2)

富順的思緒還是得回到現實。

楊家灣村五組那塊奇特的大石頭上長滿了青苔,幾株頑強的鬆樹曆經滄桑,已經剝離出歲月的痕跡。巨石長、寬約30米,高約20米,遠看猶如一尊酣睡的石牛。巨石的下麵是寬闊的石洞,潺潺的溪流,在此彙聚成一譚清澈的明珠,滴滴答答的水滴聲在洞中縈繞。洞口的田裏種上了小麥,綠油油的讓黃牛和沉睡的石牛直看著嘴饞。

富順摸摸肚皮,他知道,再不回家楊澤貴的黃荊棍會打的更重。

“順娃子,你個砍腦殼的,喊死你都不答應,看到你坐到大石頭田那裏,你不餓哇?”說話的是楊澤貴的婆娘,“快去吃飯,紅苕稀飯在中間鍋裏,炒的白菜遭你大姐她們吃完了,你整點冷鹹菜快吃了,晚上不吃夜飯哈!”

還好楊澤貴那個瘸子不在家,要不然這頓狠打肯定是跑不掉的。富順趕緊把黃牛關進牛圈,抱上草就跑到黢黑的廚房在鍋裏端出飯來,狼吞虎咽的刨下去,這一天確實餓壞了,13歲的小男子漢還在長身體。

富順不喜歡這個瘸子老爹,他對楊澤貴斷腿的事兒也不感興趣。楊澤貴在生產隊和大隊卻是名人,斷腿前幹農活是把好手,上過高小,算盤打得好,字也寫得好,一直都是楊家灣大隊的會計。楊澤貴在家排行老四,父親是個迷信的巫師,戰爭年代又躲到廟裏做過和尚,幸好成分是貧農,在那個年代才幸免於難,命好的老巫師生了七個兒子,個個都算是在楊家灣有頭有臉的漢子。

楊澤貴當大隊會計的時候才22歲,大家都叫他“楊算盤”,不管是剛剛解放的時候分土地,還是後來吃大鍋飯的時候記工分,“楊算盤”都是一碗水端平,楊家灣的人個個見了都豎大拇指。“楊算盤”十八歲娶了淑芬她娘,二十歲生了大姑娘淑芳,精明的“算盤”怎麼也沒有算到,自己這輩子就沒有生兒子的命。

開始鬧饑荒的那年,淑芳她娘終於又懷上了,“楊算盤”盼星星盼月亮,做完楊家灣的賬又去給謝家壩的謝會計做賬,就為了老謝能給點兒救濟。這回,爭氣的淑芳娘終於生了個兒子,老楊家的大院裏炸開了鍋。因為,楊巫師自己總覺得自己是吃過齋的人,有了七個兒子都是宿命用盡,“楊算盤”的幾個兄弟早就娶了媳婦兒,個個肚子都不爭氣,要麼一個不生,要麼全是丫子,老二楊澤華生了個小子,沒到半個月還給夭折了。

老巫師抱著這個足有八斤重的胖小子,滿是老繭的手不斷地撫摸著孩子的額頭,嘴裏念念有詞,楊澤貴知道,這是娃他爺爺在給他做法事,念完一段保佑平安無災無難的經之後,巫師才算鬆了一口氣:“老四呀,這個娃兒不容易,四媳婦也懷了好幾個,除了淑芳一個都沒活成,好生帶他,我和太上老君打了招呼,娃兒大富大貴!我給他取了個名字你看要不要的——健華,健健康康,榮華富貴。”“楊算盤”沒說話,抱過孩子表示默許,心裏嘀咕著,爹也就隻知道榮華富貴、招財進寶幾個成語,他們兄弟七個就是依次排開,要真有個老八,非得叫楊澤寶不可。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宿命用盡,在楊澤貴接二連三生下兩個女兒淑芬、淑菲之後,健華非但沒有享受什麼榮華富貴,一場意外,六歲的小子命喪黃泉。楊巫師病倒在床一個月沒有出門,他後悔自己生了七個兒子,最恨的是自己居然拜了太上老君又去拜如來佛祖,還俗了就遭了這麼多孽。做夢的時候總在對老四說,老四呀,你要注意呀,東方你去不得!

上過學反過孔拆過廟推倒過菩薩的楊澤貴不信巫師老爹的這一套,兒子沒了可以再生,現在正是搶水的時節,自己是村裏的幹部,正在修建的楊家大水庫就在東邊,不去帶頭修水庫豈不是落人話柄。可是就是這麼巧,“楊算盤”點燃了炸石頭的炸藥,自己的腿卻被那塊兒大石頭壓成粉粹性骨折。楊家兄弟齊心協力,把受傷的楊老四行到了行署醫院,右腿截肢,好在命是保住了,代替楊老四右腿的將是巫師打出來的一枝枝木拐,老四知道,這輩子他再也別想要兒子。

“楊算盤”從醫院回到楊家灣,轟轟烈烈的生產運動他不能參加了,精打細算的夥計還在,可公社反而撤了他的會計職務,一分錢沒補償還給他扣了個激進冒險主義的帽子,公社顧不上表揚這位會計英雄,因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毛主席他老人家在BJ與世長辭了。楊老四誰也沒有抱怨,幹不了肩挑背磨的活兒,不讓自己打算盤,日子總還得過,三個女兒還眼巴巴的看著要吃飯,孩子她娘不離不棄的照顧他。楊澤貴隻用了一年時間,站起來杵著拐杖同樣挑大糞,俯下身子編出來的背簍和簸箕同樣掙工分。可是,他想健華了,或者,他確實太想要個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