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強的木工活越做越好,有時候打出來的櫃子和椅子、凳子比伯伯的還要精巧,生產隊長劉國宏越看越喜歡。石橋公社要表彰一批“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也就是那個時代特殊的“勞動模範”,劉國宏二話不說就把這個剛滿14歲的孩子推到了爛泥溝大隊,大隊長劉國能把幾個候選人的材料看了看,“富強這孩子成分不錯,老劉木匠也是積極擁護毛主席思想的,富強參加過紅衛兵,搞過批鬥,十歲的時候就能把《毛主席語錄》倒背如流,我看可以。”
大隊在爛泥溝大食堂開了個大會,各個生產隊派代表參加,參會代表同樣掙工分,劉國宏照顧三個小子,富順、富家作為代表親眼目睹了大哥帶上大紅花的大場麵。大隊長劉國能宣布:“劉富強同誌用毛主席的思想為爛泥溝大隊打石磨、修廣播、做木活,他始終站在紅衛兵的立場想問題,參加了批鬥走資派、***分子,在母親和父親相繼逝世之後,他一直秉持了毛主席的思想,就像毛主席說的那樣‘艱苦的工作就象擔子,擺在我們的麵前,看我們敢不敢承擔’,他承擔了家庭和生產隊的重擔,把木活路做好,把兩個弟娃帶好。富強同誌是當之無愧的模範人物,是我們爛泥溝大隊的驕傲,我們要把他推薦到公社,推薦到縣裏,推薦到毛主席哪裏去,我們要讓毛主席老人家也曉得!”
雷鳴般的掌聲從爛泥溝傳到了石橋公社,劉富強的先進事跡被大肆渲染:劉富強同誌在響應毛主席號召的過程中,把紅寶書奉為經典,帶領爛泥溝大隊的13名學生在全縣參加大串聯,揪鬥了走資派、推倒了觀音像、拆垮了財神廟,家家戶戶都有劉富強同誌雕刻的主席像。在一次串聯的過程中,劉富強同誌和13名紅衛兵坐上汽車去岔河公社揪鬥岔河完小的校長李庚達,李庚達聞訊逃跑,機智的劉富強同誌用毛主席思想敏銳的眼光鎖定了李庚達的逃跑路線,他不顧生命危險跳車勇追窮寇,最後,反動人物李庚達被送到了岔河公社接受教育。
1976年,農曆丙辰年,中國曆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1月,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7月,從川東北走出去的朱德委員長闔然長逝。
在遙遠的爛泥溝,劉富強“高大全”的形象剛剛樹立,他還盼望著BJ的毛主席曉得他的光榮事跡。9月9日下午,毛主席逝世的消息通過收音機的電波傳到石橋公社:“……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國際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偉大導師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毛主席同誌……於1976年9月9日0時7分在BJ逝世。”消息通過大隊的廣播在爛泥溝蔓延,整個山溝溝裏哭聲震天。
富順、富家還不知道大哥為何跪在了毛主席的雕像前哭泣,那種撕心裂肺的嚎啕,比起父親的去世還要傷悲。但他們知道,大哥的事跡永遠不可能讓毛主席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