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時間都框起來,製定一張工作計劃表,把每天在什麼時段要做的工作都排列在裏麵,貼在顯眼的地位,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不讓自己再拖延下去。
3.寫一些嫌棄自己但是又勵誌的話吧,就正如要減肥的人會用“你是胖子,你要減肥”這樣的話,嫌棄也鼓勵自己,在你的工作日記或者其他什麼地方,你可以寫一些如同“拖延你走開!我要工作”等等的話,每當看到這些話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拖延不行,要努力幹活。
4.遠離那些打擾自己工作的事情,先把手裏的工作做完,再去理會那些事情,到最後你會發現,在做完自己的工作後再去做那些事情,你會發現原來沒有拖延的生活是如此的輕鬆。
5.找個好好朋友吐槽監督自己,自己吐槽總是會嘴下留情,到最後拖延症還是賴在自己身上,所以趕快尋覓一個毒舌的朋友吧,讓他監視自己,一旦有了拖延的現象就請他/她毫不猶豫地吐槽自己吧!
不過要提醒的是,就算是運用自我嫌棄法,你也要知道在內心告訴自己,這個方法隻是暫時的,隻是嫌棄自己不好的方麵就是了,不要把自己想得一事無成,如果你過分吐槽自己,很容易會出現負麵效果。俗話說:三人成虎,自己本來沒有覺得自己不好,但是心理暗示多了以後,你會真的覺得自己在這個方麵不好。當拖延症有一點點改變的時候,就盡量找其他的方法吧,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初期想要盡快改掉拖延症的人。到了後期,還是應該另尋他法。
第三節 發發發工資了——金錢控製法
辛勤工作了一個月,工資終於在某個時刻發下來了,但是不到一天工夫辛苦拿到的工資就如同春日裏的雪花,在陽光下消融了。
明明知道過度消費不可取,但還是無法控製自己不停刷卡的受。明明知道過度珍惜金錢也是不對的,但每個月都要拿錢來還信用卡也著實太辛苦了。
也許,你不知道金錢控製法,這裏能讓你醍醐灌頂。
你所不知道的理財治拖延
金錢也可以治療拖延症?當然啦!控製手中的錢財,也可以使拖延症逐步消失呢!下麵就來跟大家交流一些簡單的方法去控製金錢。
發了工資你是要拿來幹嘛呢?是存在銀行裏?還是拿出去投資?經過研究調查表示,錢如果隻是存在銀行的話就隻有等待貶值,而能讓他升值的方式就是學會理財。現在理財的策略有很多種,什麼才是適合拖延病患者控製金錢的方法呢?沒錯,就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需要有方法的。而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要根據自己的財務情況確定一種具體的投資方式,做基金定投一定要選擇手續費比較低的銀行,這樣可以適當地節約理財成本,在每個月1日~8日進行投資的話容易處在基金高點,應該從低點位介入,避開那一段時間,連續投資一年或者兩年的收入並不劃算,如果你要得到高的收入,投資五年到十年的收益率才是可觀的。通過投入基金,拖延症患者會在一段時間裏很關心基金和走向,這樣的話他們會更加專注於一件事情,使拖延的習慣漸漸地從思維中忘卻,而且做金錢控製投資的時候,由於人對錢比較在意,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在這個時間上來犯懶。
一百元也有意想不到的威力
或許你的工資收入很高,一百塊錢對於你來說真的不算什麼。過去,大家都會學著如何去賺錢,但是卻忘記了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花錢。猶太人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意人,他們的著名作品《猶太人致富金律》裏有一句話是:“想要增加自己的收入,卻不先了解金錢的本質,就好像演員在研究其他著名的演員,而不去花時間先學習演技一樣。”在這個物價飛漲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財觀點,但是理財的觀點中有一項是:想要理財,首先得有財可理。於是,拖延症的人們就開始焦慮了,怎麼樣才能找到這一筆財呢?他們想得更多的是努力加薪,通過工資來得到一筆錢,或者說去投資股票賺一筆,比起這些錢,一百元從來就沒有入過他們的眼。
實際上,一百元有著巨大的威力,如果你每天都能省下一百五十元,具體方法可以是少買一杯咖啡,早上坐公車去上班,那麼三十年後,你至少會擁有一千萬!多麼驚人的數字,愛因斯坦的名言:“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因此很多人連一塊錢都會去管理,就是為了讓那一塊錢在未來能夠賺更多的錢。拖延症患者也會刻苦地省錢,但是當他們無法壓製自己的購物欲望時,會在某天突然受不了花出去一大筆錢,而這筆錢很有可能是之前辛苦省下來的錢,甚至是未來的提前消費。所以,拖延症患者要認識到聰明花錢的重要性。俗話說:“花錢用在刀刃上。”把錢花在刀口上才是拖延症患者最應該做的事情,要知道一百塊錢在多年後可能會帶給你一千萬的收入。
一元=三元,不等式也可以成立
用錢要理智,現代人經常出現剛發工資的時候,像是一個土財主,而過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楊白勞”。如此看來,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沒錢的狀態。其實,就算是工資再少,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的。在這裏有一個簡單方法,那就是把一元錢當成三元錢來花。
台北的遠東商銀個人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喻芝蘭就是一位十分懂得一元等於三元的人,她看起來是一個十分節約金錢的人,她參加記者采訪的時候穿的是印有遠東商行的T恤,黑色短褲,背的是女兒用舊的灰藍色雙肩包。她去參加年終會模仿奧黛麗赫本的時候,從帽子到衣服,甚至連化妝品都是向朋友借的,在置辦行頭上,她幾乎沒有花什麼錢。
她一年四季的鞋子加起來不過十來雙,她平時全身上下的衣服加起來可能不超過一千五百元,但是當她要麵向客戶,參加各種重要會議的時候,她身上的套裝可能就是十五萬元以上的國際大牌,這同樣是衣服,價格卻有了一百倍的差距,其實在這背後,她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邏輯,喻芝蘭小姐知道她花這筆錢的目的是什麼,參加會議、麵對客戶的衣服是為了提供身價,而平時休閑的服裝隻是為了舒適而已。
有些人會問,一塊錢要發揮三塊錢的效益是不是很麻煩,實際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資源放在真的值得的地方,她會把省下來的錢去買一張三千元的音樂會門票,並且表示毫不心疼。
學會管理金錢,反而會讓人更加的自由。拖延症患者每次都是拿捏不到自己內心中的想法,學好這個理財的方法,會讓自己更加清楚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仔細想想自己在哪一個方麵能夠花大價錢都還不心疼,這個地方就是你值得去投資的地方,忠於內心的想法,把金錢發揮出它最大的效益吧。
分清楚什麼是“想要”,什麼是“必要”
拖延症患者很少能夠真正地作出抉擇,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事情時自己想要的,什麼事情又是必要的,甚至有些拖延症患者根本無法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股神巴菲特去年成為富豪榜的榜首,擁有億萬身家的他卻不願意花高價去購買昂貴的西裝,並不是他吝嗇,而是他懂得區分什麼叫價格,什麼叫做價值,他能很清楚的認識到兩者的區別。
所謂的想要是指:漂亮的衣服,買跑車和名牌,讓別人羨慕……而必要是指生存的必需品,包括:住所,食物,子女教育和養老金等等。
當拖延症患者能夠區分出欲望的種類後,就可以把自己的欲望有條理地排列出來。而拖延症患者的最大毛病就是不會做選擇,甚至無法選擇應該把哪一條欲望排在第一位。在這個時候,不妨尋求他人來幫自己分析一下。隻有當一個人明確自己想要什麼以後,才會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有些人喜歡用名牌來證實自己,但是蔣友柏不會,蔣友柏是蔣介石的曾孫,又從事設計工作,很多人都猜想他必定是一個追求名牌的時尚達人,實際上他並不喜歡用名牌來證實自己,正如他說的那句話:“你以為自己穿了LV,就會變成LV嗎?”所以說,拖延患者要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想法,不要隻在乎外表上的評價或者看法,分出想要和必要的東西,然後再按照步驟來行事,那麼拖延的狀況,或許也會減輕不少。
家人關係?很重要!
俗話說:親兄弟明算賬。然而,隻有家庭和諧,人們才能夠義無反顧地為事業拚搏。有時候你應該仔細想想,自己努力工作的原因不就是為了讓家人能夠過得更加幸福嗎?一份快樂的分享會收獲兩份快樂。而如果一味的拖延下去呢,難道你要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拖延經曆不成?那麼一個人拖延,可能造成一個家庭的不幸福。
特別是父母,父母年紀大了,我們能夠跟父母享天倫之樂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少,父母之情有今生沒來世,所以,為了使自己以後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請你快點改掉拖延症的毛病吧。好好工作,好好賺錢,讓晚年的父母能夠過得更加的幸福和快樂。自己不當啃老族,就能減少父母許多壓力。對於拖延症這個攔路虎,你可以一邊想著父母,一邊去製服它,說不定這樣的方法還能激發出你更大的能量來。
神奇的十二存單續存法
這可是最近微博上炒得大熱的理財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每個月將一筆存款以定期的方式存入銀行中,堅持十二個月,然後在第二年的第一個月開始,拿著上一年的單子把這個月要存的錢加上這筆單子的本金和複利再去銀行存一年定期。這樣的好處就是,每個月都有一筆錢到賬,具備了靈活存取和高額回報的優勢,適合才出來工作、心浮氣躁的年輕人。理財師表示,十二存單法的好處多多,一方麵來說定期利率高於活期利率,在急需要用錢的時候,當月所到的錢都可以兌現。
如果你每個月都存下1000塊錢,以十二存單續存方法存定期的話,一年可以攢下12000元,可以得到利息432元,如果每個月隻是存活期儲蓄的話,收益隻有86元,這個存蓄方法除了適合於月工資的存儲,同時還適用於年終獎的存儲。每次到了年終獎的時候,人們都會出現揮霍現象,其實年終獎也適合利用這個方法,將年終獎定期地存進銀行,會得到更好的收益。
第四節 雄赳赳,氣昂昂,抗著“槍”,戰拖延——破釜沉舟法
有句古話叫“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還有一句勵誌的話是“氣勢壓倒一切”。如果,我們能像古人一樣,可以為了和拖延症劃清界限,也能“錐刺股,頭懸梁”的話,估計拖延症早已經灰飛煙滅了。
對呀,拿出來破釜沉舟的勇氣,加上一些耐心、恒心,怎麼會連一個小小的拖延症都戰勝不了呢?
沒毅力沒決心?那怎麼行!
從小我們就聽說過李白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李白小時候是個十分不喜愛讀書的小孩。有一次他書讀到了一半就開始有些不耐煩了,他覺得這麼厚的一本書自己肯定是看不完的,於是把書一扔就溜出去玩了。玩著玩著,李白突然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非常奇怪,便蹲下來傻傻地看著她,老奶奶似乎並沒有注意到李白,仍舊全神貫注地磨著,可李白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麼門道來就開始問:
“老奶奶,你這是在幹什麼呢?”
“我在磨一根針來縫補衣服。”老奶奶看都不看李白,自己一個人專心地磨著。李白這下覺得更加奇怪了:“磨針?這麼粗的一根鐵棒怎麼能夠磨成針呢?”這個時候老奶奶才抬起來頭說:“孩子,鐵棒再粗,我隻要天天磨,還怕它不會成為一根針嗎?”
聽了這個老奶奶的話後,李白恍然大悟,隻要有恒心,再困難的事情也能夠成功,讀書也應該這樣啊!於是他馬上轉身回家中,撿起扔在地上的書本,開始專心地讀了起來。後來,李白再也不會偷懶了,每當想出去玩的時候,就想起老奶奶的話,最後他終於成為了中國曆史上一個偉大的詩人。
所以隻有有毅力,拖延症這個壞毛病一定可以改掉。拖延症實際上就是一個下決心的問題,隻有你下好決心,認認真真去辦事了,拖延肯定不會找上你。
舉一個列子吧。
我的同事簡菲是一個非常拖遝的人,早上八點鍾就起床,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才開始想要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她每次都告訴自己下一次要早點開始。早上起來的時候,簡非總是信心滿滿,她覺得自己這一次一定能夠有條不紊地將這件事情做好。雖然她並不想馬上開始,但是她還是相信:我還是能完成的。一個早上過去了,她什麼都沒有做,早點開始的時機已經過去了,這一次想要好好做的念頭已經破滅了,簡菲就在下午開始焦慮了起來,自己是一個不會主動做事的人,但是又感覺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麼,雖然離最後期限還遠,也想著:“我要馬上開始!”時間又慢慢地過去了,到了晚上,簡菲還是沒有認真地去做事,這時候的她就開始想如果我不開始又會怎麼樣呢?所以她不會再給自己任何的壓力了,因為她覺得明天做也是一樣的。
最後到了晚上應該睡覺時,簡菲可能又開始怪罪自己了:我應該早點開始的,今天又浪費了一天的光陰。責備自己的簡菲會覺得今天白天做的事情完全不對,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但是她又在心裏暗暗地安慰自己,還有時間,明天還可以繼續做。可結果是,明天和今天基本沒有差別。
實際上我認為簡菲隻是差一個決心去做,如果她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去做,並且立即著手有一個開頭的話,她應該就會做下去,但是她在早上就開始磨磨蹭蹭,並沒有著手開始手裏的事情,而偏向於另外的一些事情,沒有開始,自然也就沒有結果,簡非一天天的浪費時間也就在所難免了。改掉拖延並不是泛泛之談,她想要改掉自己的拖延,可真正實行起來的時候,卻不知道從哪裏下手,於是拖延又開始發揮作用,讓她繼續拖延下去。所以在這個時候,她就應該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我今天應該做到哪裏,先完成這個目標,再去製定其他的小目標,然後再一個個的完成這些小目標。在製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想到說:我今天要完成,如果完不成的話,要給自己一個懲罰,並且是說到做到。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人監督的話,簡菲一定會很快地就完成她的工作,而不是在清早起床的時候就開始拖拖拉拉。
“破釜沉舟”的意義
想要和拖延症戰鬥並取得成功,我們首先要有意誌力。意誌力是控製人的衝動和行為的力量,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控製”,人的控製力越強就表現得越有耐心,一旦有了目標,比如說治好拖延症,就會堅持不懈地將它完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努力想辦法解決、將它克服。如果你不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經常對自己的拖延行為感到後悔,那麼一定要拿出堅定的意誌來,秉承不把拖延症治好就絕不罷休的原則,和拖延症戰鬥到底。
曾經在一個著名的社區網站中看到,一位姑娘為了考雅思而采用破釜沉舟的方法去對付拖延症,據她自己說,她是一個具有嚴重拖延症的人,但是她隻有兩周的時間用來準備雅思考試,由於時間的緊迫。根本沒有時間來供她拖延,所以她隻能抱著必勝的決心來準備這次考試。為了不使拖延症找上門來,她在房間裏麵貼出了很多勵誌的標語,在複習稍微有點空閑的時候,就抬頭看看這些標語,激發自己更大的動力。抱著一顆不成功便成仁的心,她最終戰勝了自己的拖延,考到了自己想要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