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屬於神經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人們不斷地強迫自己進行某一項動作和思維。
強迫症也是造成人們拖延的一個重要原因,患有強迫症的人們會不斷衡量去做一件事情的好處和壞處,衡量他能從這件事中得到多少或者失去多少,就如此一直反複下去,直到時間流逝,他們已經痛失機會……
第一節 生活太平淡,沒事添點小怪癖——學著過“普通人”的生活吧
有人說,每個人都有一些小怪癖,那麼,拖延算不算一種怪癖?如果算的話,恐怕沒人欣賞它的可愛,因為這種怪癖實在太影響人的工作和生活了。
人人都有小怪癖?
安生是個好孩子,表麵上看上去溫文儒雅,討人喜歡。但可惜的是,他就是找不到女朋友,因為每個和他相處過的女孩都忍受不了他的小怪癖——他喜歡沒事的時候幫女朋友找她身上的缺點,然後到豆瓣小組上的怪癖組進行比對,並因此來譏笑女友。
安生自己卻沒從來不認為自己的這種小怪癖有什麼不好,甚至還有點享受這種小癖好帶來的滿足感。安生覺得,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小怪癖,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大家都在自己的怪癖中生活。
安生還堅定地認為,這個世界上總有會那麼一個女孩子會理解並接受他的這種小怪癖,認為這是他可愛和率真的一種表現。正可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可是直到現在,安生依舊沒等到那個幻想中的天使女孩,而他自己卻因為屢次被女孩子拒絕,自信心倍受打擊,整日被朋友們嘲笑。
網上到處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怪癖小組:裸睡小組、晚睡強迫症小組、愛穿襯衣小組、失蹤癖、大臉幫、宅男宅女嚴重組、公主病小組、性別模糊隊……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與眾不同的,你就是你,你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生活方式。在以後成長的人生階段,你將會受到教育,將擁有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就是你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高等生物的魅力。這些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正是你區別於其他人的特點所在。小怪癖的存在,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需要認可自己的唯一性,也要尊重自己的個性,但是對個體的認知和保護,不代表著可以放任著自己的怪癖不放。無傷大雅的小怪癖可以被人接受,但是如果某些小怪癖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這就不是小問題了。記住,怪癖不是個性,你不能通過這麼標新立異的方法來證明你的存在。
拖延的人風格不同,果敢的人說走就走
人們的拖延行為各式各樣,有人可能花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來打無聊的電話,但是卻從來整理不好那個淩亂的書櫥;有人可能習慣一到家就睡覺看電影,卻從未想過去銀行還清這個月的信用卡欠款。拖延的理由各有不同,風格也不盡相同。
聳聳是個很文藝的小青年,仰望天空需要45度的斜角,走在馬路邊必須拿一杯卡布奇諾,吃飯前一定要喝一點紅酒……最重要的是,聳聳很享受這個感覺,每一次聚會,她對會對大家說,她用衛生紙喜歡把一張紙疊成三角形,再裝進包裏抽出來用,她覺得隻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一個女孩的優雅和高貴。
在很多朋友看來,她的這些舉動除了矯情之外,最大的毛病就是過於拖延,太浪費時間了。使用一張衛生紙還得這麼多講究,實在太不切實際了,何必搞得如此複雜呢?
一個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一個人是否優雅,是否有氣質,絕對不是通過簡單的外在模仿就能體現的。有魅力的人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他們珍惜時間,珍惜夢想,重視友情。他們為了夢想說走就走,為了時間可以爭分奪秒,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這些真正具有魅力的人,絕對不會標榜他們的魅力,也不會去故意賣弄自己,平靜、沉穩、大氣。
如何與小怪癖平安相處
怎樣才能讓你的小怪癖不至於影響你的生活?為此,我們給出以下的建議:
第一,分清楚什麼時候是放鬆時刻
很多時候,我們要分清什麼時間可以幹什麼事情。休息的時間就休息,工作的時間就工作,這樣你才能張弛有度,從容不迫地去完成你的工作,享受你的生活。
記住,就算是你是個擁有怪癖拖延症的患者,你也擁有享受輕鬆生活的權利。
第二,找借口前,問問自己十五分鍾能搞定這件事情嗎?
請仔細想想,有沒有一些時候,本來你是可以搞定一件事情的,但你還是會推遲這件事情。為此,你還準備了一堆似是而非的借口。所以,我建議大家為你的借口準備一個清單,下次再說出這些話時,你要以此為戒,引起警惕。
啊,我還沒準備好呢,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始做這個事情也不遲吧?
沒事,周末的時候再做吧,那個時候我正好沒事情。
今天的天氣實在太冷,不窩在家裏睡覺簡直對不起我自己。
現在開始做是不是太晚了?別人幾乎都已經結束了。
明天再開始做吧,今天我好累啊!
我的資料還沒準備好,好吧,再給自己一段時間準備準備吧。
看到這些話,你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呢?所以,我建議在你給自己找借口的時候問問自己:你是真的無法完成這件事嗎,還是因為你的惰性在作怪?
不要讓惰性毀了你的生活。當你開始思考的時候,至少說明你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加油,下一步就開始行動吧,改變自己,改變生活,從現在就開始做起!
第三,好吧,假如這就是你真的累了
每個人都有累的時候,每個人也都有生活的權利,因此,你也不例外,盡管你是個拖延症患者。其實,許多所謂的“借口”,也都有它真實的一麵。如果你說的情況屬實,比如你正在生病,你厭倦了,你壓力太大了……那就給自己一點休息的時間吧,磨刀不誤砍柴工,要相信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工作重心試著轉移,比如請個鍾點工把你的房間衛生打掃一下,你可以把你的任務交給助手來做。隻有能休息好,工作才會更好。
開始去做一件事情時,才會發現你的能力和潛力。試著去接受一件你也許不擅長的事情,或者試著去嚐試開始你從未體驗過的生活,也許,那是你證明自己的另一種途徑。當你安靜下來,換一個角度思考,你才會有不同的視野,才能得出不同的結論。
第二節 手機強迫症,沒了手機就不能活?——有一個節日叫“無手機日”
很多人簡直無法想象沒有手機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再也找不到自己,所有的微博信息都無法更新,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你此刻的狀態……
但是,生命隻有在安靜下來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它變動時的魅力……
歡迎來到手機強迫症小組
下麵是手機強迫症患者的幾大表現:
1.我醒著,手機也醒著;我睡了,手機還是醒著。
2.手機丟了也就代表我丟了。
3.我的生活就是手機和電腦的生活,少了它們,我沒法活。
4.我從來不關機,因為總覺得有人會找不到我。;
5.我總覺得自己聽到手機的鈴聲在響。
若以上五條症狀中有兩條以上的情況與你現在的狀況相符,那麼,你就是手機強迫症的一員了。請仔細閱讀我們下麵的故事,對比一下自己身上的問題。
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春曉的世界裏充滿了各種數碼電子產品。它們已經占據了她的生活,把她的世界塞得滿滿當當。春曉無法想象有一天沒有手機的生活,那樣的話,她的世界將充滿了空虛和寂寞。
春曉安慰自己說,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你沒有及時地得到最新、最快的信息,你很快就會被其他人甩在後麵。你也將無法與別人進行溝通,因為信息量的多少決定了你跟他人之間的話題有多少,如果你一無所知,那就意味著你正在被這個社會孤立。
春曉雖然意識到了數碼電子產品帶給她的不利影響,可是她就是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每次隻要一拿到工作任務,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手機,不一會兒,她就陷入了信息的海洋中,甚至忘記了工作任務。
有時她也明明可以選擇關機,但就是下意識地不會聽從理智的安排,她覺得關機會關掉心中那個安全的閘門。可是,春曉漸漸發現,自己不僅僅是每隔幾分鍾就看下手機,她還習慣性反複洗手、反複檢查、反複回憶、反複思考等問題,有時還總覺得自己沒關門、沒鎖門。時間久了,她的強迫症越來越嚴重,還會伴有失眠、食欲不振、身體不適等症狀。
春曉這樣的情況也屬於手機強迫症的一種,在現實生活中,像春曉這樣的年輕人應該不在少數。他們知道自己整日裏對著手機是不可取的,但擺脫手機的控製又是那麼難。春曉明白,她已經和手機綁在一起了,誰也無法將她們分開,手機就是她最好的朋友。
手機強迫症的出現,實際上是個體內心焦慮的反應,再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很容易就會產生思想上的焦慮。手機、ipad、PSP、電腦等電子產品包括微博、博客、社交網站等,這時就像一個出口一樣,恰好可以把這種悶在心中的焦慮適當地的發泄出去,讓春曉這樣的人群找到一個可以訴求的窗口。因此,慢慢地,一個新的習慣就養成了。
別讓自己綁架了手機,也別讓手機綁架了你
網絡大眾化時代的來臨,讓信息開始膨脹並爆炸起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我們最需要的信息,來完成我們的工作。而手機除了通信功能以外,則是人們調查和搜索資料時最方便、最快捷的工具。
據調查顯示,手機是人們最希望隨身攜帶的物品,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如果手機不在身邊,他們會很焦慮。
手機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麼?
蘭蘭是一個在讀大學生,也是一個典型的手機黨,對於她來說,她的時候一刻也離不開手機。上課的時候,蘭蘭會從兜裏掏出手機翻看一下,看是否有人給自己發短信;泡圖書館的時候,蘭蘭會忍不住從包包裏翻出手機刷一下微博,看看微博上麵有沒有好玩的事情;逛街的時候,蘭蘭會掏出自己的手機拍拍停停,然後用轉發給自己的朋友。
手機就這樣占據了我們的生活,每天公司開會,你就會拿著手機不停地刷新微博,告訴別人你在記錄會議要點;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手機會叫你起床,它代替了原始的鬧鍾;當你思想朋友或親人時,隻要一個電話,就能聽見他們的聲音、知道他們的消息。
人類學家保羅·薩福(Paul Saffo)提出過一個新的假設,在未來的百年內,人類將會進化成人和機械的合體生物。但是,電腦可以通過清理CPU來減少使用的程序,提高運行速度,人類的大腦怎麼清理“垃圾”呢?
是的,我們雖然不能像電腦那樣通過清理CPU來降低內存損耗,但是我們可以意識到,我們需要把想法先清空,才能更加幹脆、利索地處理好更多的事情。
在這個人類被信息綁架的年代,大家越來越容易依賴手機帶給我們的便捷感,無意中便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長此以往,隻會提供拖延症誕生的溫床。如何戰勝我們的手機依賴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整潔有序呢?你不妨這樣去做:
第一,你需要一個記錄信息的工具
筆記本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你能隨時把一些重要的東西記錄在案,這一點很重要。經常記筆記的人就會發現,你記筆記的過程,就是你在成長的過程。適當、及時地總結自己的一天和信息,能讓你的思路更清晰。
除此之外,適當記錄信息能夠讓你更加明白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在後續的工作中,你也能更快地找到你工作的重點。這也是時間管理的一個重要秘訣,適當地總結,其實比一直想著明天要計劃的事情更有效。
第二,沒有手機,你也一樣可以活得很好
《新科學雜誌》的主編瑞典科學理查德·費舍爾(Richard Fisher)曾提出一個新的議題:假如我們沒有手機,世界上將會變成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