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拖延狂:是誰造就了你的“拖延心”(3 / 3)

可事實上,當網上超市逐漸興起,並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時,你卻悲哀地發現,網上購物更浪費時間。你手裏拿著鼠標,左思右想,就是不能確認,那個紅色的購買鍵始終掛著,就算點上,你也很有可能會後悔而撤銷訂單,然後著急地打給客服,告訴她你不想買了,或在收到貨物之後選擇七天無理由退貨……

這中間產生的麻煩,相信每一個經曆網購的人都能體會,而有選擇型恐懼症的人更是為此苦惱不已,因為每下一個決定,都像是要了他們的命似的。

於是,選擇型恐懼症患者隻好把自己偽裝成沒有愛好和追求的人,以此來掩飾自己對選擇的恐懼。想想,對選擇性恐懼症患者來說,在芸芸眾生之中,你就像一個沒有獨立思想的人,一個沒有人生主見的人,任何朝著你走過來的人們都可以替你做主,你就眼巴巴看著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不知所措,人生的很多精彩就此錯過,難免可惜。

沒主見的人生就是沒方向

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選擇。大到夢想的實現,小到今天上午的盒飯。同時,這個世界塞給我們的信息也太多了,常常造成信息阻塞。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難免會為難。所以,這種情況下,催生了很多選擇型拖延症患者,也助長了他們在選擇麵前推三推四的氣焰。他們會說:“這個本來就很難做出選擇的。”或“這個價格也許在實體店裏會有更便宜。” 一些沒有主見的人思前想後,拿不定主意之後,選擇把所有的東西一並拿下……

在人生這條長河中,如果每次都要陷入選擇的折磨之中,隻會讓人生苦澀無味,最終迷失在選擇的海洋之中。因為沒有主見的人生就是沒有方向的帆船,駕馭好我們的人生不僅要做出選擇,還要學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也有專家指出,不能立刻做出選擇的人一般來說都是缺乏自信的,或者對自己還不夠了解。而在極度缺乏自信的情況下,人們會焦慮,會不斷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一邊在心裏自我發問,一邊告訴自己不能選錯。就這樣帶著糾結的心,不斷做著各種思考,和各種思緒做著複雜的鬥爭,時間被拖延,生命也被浪費了。

往往越小心翼翼的人,最終越是一無所得。

有的人在選擇的時候選擇了等待,他們認為,在等待中,一切也就有了答案。事實上,等待有時也是一種無形的自殺,在等待中,我們將錯過更多。因為良機不是等出來的,而是追來的。

沒有主見的人生就像一艘在海洋中沒有燈塔指引的船,漫無目的,終會迷路。而在迷路之前,我們唯一能掌控的隻有自己這顆心,把心思放空,看清楚自己喜歡的,按下確定鍵,其實很簡單。

你的恐懼真的是做出選擇嗎?

很多人在麵臨選擇的時候,都喜歡丟硬幣,看硬幣是正是反,從而決定自己何去何從。

如果小事靠丟硬幣決定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可是如果麵臨工作、婚姻的選擇,朝著天空丟一枚硬幣,然後心中默念“阿彌陀佛”等待著上天給我們一個答案,難道我們也要頂著頭皮來接受嗎?難道不覺得荒唐嗎?

更有甚者,他們在麵臨選擇的時候,會虔誠地去佛像或神像麵前朝拜,或找個算命的先生卜上一卦,有人會想著拿塔羅牌來占卜,還有一些親友派,每次遇見關鍵問題,總要尋求親人、朋友或權威者的幫助……種種荒唐行動和瘋狂行為令人哭笑不得。

心理學家指出,具有選擇恐懼症的拖延者其實恐懼的並非是選擇這個舉動,在他們心裏,他們並不想承擔選擇的結果所帶給自己的壓力,不想選擇,逃避選擇,一再拖延,也許有些選擇就不用選了。因為如果自己真的選擇了,假設結果不如意,還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與其如此,不如不選。

拖延症比任何人都討厭凡事與責任沾邊的所有事情,尤其在工作中,他們寧願墨守成規,也不願接受創新。這樣看起來,拖延者的行為真像一個遲暮的老人家,本來年紀輕輕大有作為之時,心未老就已經行動不起來了。

不管用何種方法,終究是尋求外物,可人生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夠找到自己本心,在戰拖這條路上,終究隻能依靠自己,一舉戰勝拖延。

為此,我們給出了選擇型恐懼症以下建議:

第一,正視自己的責任

做了那麼多決定,哪一次你是聽了自己的本心呢?說實話,在你猶豫不決時,也許就是你不想承擔責任之時,因為每一件事情的結果都有可能會很糟糕,而此時他們可以把承擔責任的壓力寄托於別人身上。所以,很多選擇型拖延症患者更多的是則是一種“責任恐懼症”,躲在別人的背後,做一個不需要對任何結果負責的孩子。所以,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說明你已經開始正視自己的內心和行為,恭喜你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第二,分清楚你在逃避什麼

其實有選擇的時候,說明這也是你成長的時候,如此說來顯得玄乎,可事實就是如此。當你三十歲的時候,你在進行著三十歲該有的選擇,而如果一再逃避下去,終於無法成長。

當我們正視自己存在著對選擇的恐懼和對責任的逃避之後,就要想想,哪一種選擇最能觸動自己,讓自己左右為難。

比如,你每天中午吃飯都很糾結要吃什麼,這樣的話,你逃避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是食物這種瑣碎的小事。你不妨換一個思維,假如想象下現在每天吃午飯,沒有同事或家人幫你做決定了,你隻能靠自己,也許你會在一大堆菜單麵前不知所措,很是頭疼,但是那又能怎樣?不就是一頓飯嗎?你也可以選擇不吃,當然這是最壞的後果了。你也可以選擇隨便點一個將就,當你試著慢慢去嚐試著點餐時,你的思維已經開始獨立行走了。

第三,了解什麼才是你喜歡的

選擇型拖延症患者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興趣需要慢慢培養的,還有自己的審美觀和理想、愛好等等。當然也有的人喜歡的東西過雜過多,所以更不好選擇。沒什麼,隻要你開始去認識和分析自己的愛好時,就是你走向自己內心深處之時。

其實,在時間的長河裏,每個人的生命都極其渺小,不管你做了什麼選擇,對別人、對這個世界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結果是好是壞,對你來說,一樣是可以走過的,好結果一笑置之,壞結果卷土重來。你說這未免太簡單了,其實,選擇就是這樣簡單。

當你不再害怕選擇,你的生命才會有更多種可能以及精彩。

第五節 趣味測試:奇葩拖延原因大盤點,你被戳中了幾點

盡管拖延的理由各有不同,千奇百怪,但是,拖延者往往能找到更奇特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拖延。難道這群家夥是從火星來的,所以思維如此不同嗎?但不管怎樣,拖延症患者總逃不出以下幾種方式。

下麵,我們要進行一個有趣的測試,看看在各種拖延的大盤點中,哪種拖延行為與你不謀而合。

害怕失敗類型

1.是否喜歡無謂的思考,遲遲沒有行動?

2.你是否因為完美主義的想法,因此覺得一切要準備妥當再開始?

3.你經常幻想自己失敗了、別人都看不起你的場景?

4.你會把你的失敗歸咎於缺乏時間,而忽略你的缺點?

5.你覺得努力了還是失敗,還不如不要嚐試的好?

恐懼成功類型

1.你害怕成功之後你將麵臨更多的壓力?

2.你不喜歡生活有太多的變化?

3.新的責任和壓力是你一直逃避的?

4.你擔心成功之後你將不會和朋友們以及親人有更多的親密時間?

5.你覺得成功其實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

低效能自我類型

1.一個新的任務經常給你的感覺是你沒辦法完成?

2.麵對一個項目,你時常覺得自己沒能力來挑戰?

3.當你做不到時,你常常選擇放棄而不是繼續挑戰?

4.你覺得同事肯定比你更有能力來做你現在的任務?

5.麵對一個有挑戰性的工作,你時常感覺到絕望?

困難與不確定性類型

1.你非常不喜歡事情的突入其來?

2.麵對不確定性時,你常常會設想一個很壞的結果?

3.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就很想知道結果?

4.當你去做一件自己沒把握的事情時,你常會選擇逃避?

5.如果你沒辦法知道結果,你常會推遲現在的工作?

完美主義者

1.準備到完美之時,你才肯開始工作?

2.總是設想的很完美,但事實卻並不一定如此?

3.常常被人稱為完美主義者?

4.如果不能很好的去做一件事情,你一般會選擇放棄?

5.你常常被主管批評不自量力?

拖延閱讀

戰拖路上,苦樂同行

每次出差結束,王旻都累到了極致,可是她還是要堅持到公司正常上班,其實她知道接下來的一周她都無法正常工作,除了來公司打打卡,她什麼都幹不下去。就這樣,這一周的工作就積壓在自己手裏了。

可是接下來的一周,她的日子卻依然不輕鬆,其實她還是有很多工作在不知不覺的拖延中被延誤了,因此老板們總會怪她敷衍工作。事實上,王旻是個很優秀的員工,很能幹,做事也很認真。但她就是不知道在合適的時候停下來,休息一下,繼續上路也許才能走的更出色。

那麼,像王旻這樣高節奏的工作和生活,這一周有意識的拖延,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拖延嗎?當然算!其實她就是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從而造成了工作的拖延。適當的時候休息,就是拖延者給自己的最大的獎勵。

我們都知道“有罪”的快感:在別人都在辛苦上班,你編織了一個借口跑到大街上轉悠,喝著暖暖的奶茶,看著養眼的美女,試穿著這個季節最新的服裝,心裏那叫一個美啊。想想你身邊的同事都在苦苦地對著電腦忙活,小李往往一杯咖啡都喝不下,張潔今天一定還會加班,讓他們都羨慕去吧!

這樣的情況其實隻能是你拖延的延續,並不能算是你對自我的獎勵。

其實,拖延者往往都不會獎勵自己,雖然他們平時也喜歡偷懶,但他們卻不會在完成一項具體的任務之後獎勵自己。一句安慰的話語,一個真人秀節目,一碗冰淇淋,隻要是能刺激你前進的東西都可以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

記住,製定了一個美好的目標,朝著目標前進的行動也是對生活最好的獎勵。

如果說信念和動力是戰拖的良藥,戰拖的路上確實需要一些自我獎勵,才會讓人在疲憊懈怠的時候或獲得一些小成就時,繼續勇往直前。

給自己一些小的獎勵,認識自己的成功才能給你帶來更大的成功。相信自己,擁有下麵的東西,你將會更努力,更有信心!

獎勵自己

不管你在戰拖的路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要合理地獎勵下自己,這個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不管是你終於堅持了十五分鍾的番茄時間,還是走了半個小時的路,隻要是比以往有突破,都可以獎勵自己一下!

合理獎勵

雖然這個評定的主角是你自己,大成功大獎勵,小成果小鼓勵,隻要你覺得這樣做是合適的,就去獎勵你自己吧!但是不要太寵愛自己,這也是拖延症患者抵製不住誘惑的地方,他們很容易就被糖衣炮彈給打暈了。

不要提前獎勵

跟蹤你的進步,但並不意味著你還沒有成果就跑出去大吃一頓,這樣隻會起到反效果。有效的獎勵就是要按照大家約定的日期來,注意不要打破一個好的規則。

不要延遲獎勵

及時獎勵,讓你的大腦和獎勵保持平衡,這樣的獎勵才更有效。不然的話,獎勵或許會使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