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提高按摩效果的輔助方法(3 / 3)

其實,這個觀點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沒錯的,當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非常正常的時候,隻要忠實於自己的饑飽狀態,確實能夠控製正常的體重。當各個器官都能正確無誤地行使各自的功能時,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高度精確運轉的機器,能夠自然地調節食欲,哪怕是偶爾完全素食或者過量攝食,也不會影響正常的體重,更不會營養不良。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腸道內的神經和分泌荷爾蒙的體係,可以發送出飽腹的信息,大腦中的食欲中樞收到這些信息,就會感到飽腹感。當這些功能都降低的時候,就會出現大腦不能正確識別信息的現象,這些才是我們無法控製食欲的根本原因。

通過髒器按摩,不但能夠把腸道清理幹淨,還能恢複髒器本來的功能。3日髒器解毒法可以為髒器提供休息的機會,同時有助於排出毒素,使髒器充滿活力。長期以來,不良飲食習慣是髒器功能和腦中的食欲中樞功能下降的原因,所以,下麵我們來介紹一些科學的飲食習慣,幫助身體恢複自我調節能力。

飲食冥想和細嚼慢咽的習慣。

有的人性格很急躁,因此吃飯的時候也不能細嚼慢咽,總是風卷殘雲地迅速解決“戰鬥”。所謂的飲食冥想,就是在吃東西的時候細細咀嚼,體會食物固有的味道。一邊進行冥想一邊進餐,不管什麼東西,不論多麼美味可口,都不多吃。飯後15分鍾左右,腸道和頭腦中才會發出飽腹的信號。另外,我們的唾液中含有豐富的消化液等免疫物質,仔細咀嚼可以有效地緩解胃腸疾病。

少吃加工食品,多吃綠色自然的食物。

快餐食品和各種經過加工的食品裏添加了很多調味料、防腐劑、色素等物質,這些添加成分會轉化為毒素在體內淤積,使髒器的功能衰退,妨礙腦和神經的活動,還可能導致食欲中樞麻痹。近年來,少年兒童的集中力和智力下降,性格越來越急躁,反抗性越來越強,這都與這些孩子們平時所吃的東西有關。所以,那些注意力無法集中,或者經常鬱鬱寡歡,而且很容易疲勞的人,有必要仔細考慮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合理。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纖維、維生素等,這些成分對腸道和肝髒是非常有益的。在進餐之前吃一些西紅柿、黃瓜、胡蘿卜、白菜、芹菜、生菜等,就能有效地避免飲食過量。另外,紫菜、海帶等海藻類或者菌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而且熱量非常低。

維生素和礦物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重要元素,另外,它們還起到促進新陳代謝,確保內髒器官正常運轉的“潤滑油”的作用。隻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就能迅速徹底地分解肝髒和腸內的脂肪。

維生素和無機食物可以消除“饑餓假象”。

即便是食欲中樞功能正常的時候,也可能出現饑餓假象。所謂饑餓假象是指當我們攝入一些經過精致加工的食品,比如白米、精麵粉、白糖等時,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無機物等營養素很少,所以即使我們已經吃了很多,我們的身體仍然不覺得飽,一直操縱我們繼續吃。於是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碳水化物攝入過量,而能夠對這些碳水化物進行分解消耗的微量元素卻攝入不足,導致脂肪堆積。舉例來說,要想把身體儲存的脂肪轉化成能量,維生素B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應盡量少吃經過精致加工的食品,多吃一些含有豐富食物纖維的糙米等自然食品。

脂肪少少,高蛋白食品多多。

蛋白質不容易轉化成脂肪,在胃裏停留的時間較長,因此,能長時間地抑製食欲,維持飽腹的感覺。因此,每天必須攝取占總食量1/3的蛋白質。

豆腐、豆子、穀類、種子類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而雞胸肉、雞蛋、鱈魚、比目魚中含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如果有可能的話,每天攝入植物蛋白和動物性蛋白的比例應該是8∶2,攝入越多的植物蛋白,越有利於身體健康,也很經濟實惠。

應該多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鯖魚、鮭魚、沙丁魚等)、種子類(核桃、豆子、花生等)以及油類(香油、蘇子油、橄欖油、亞麻油等),盡量避免肉類、黃油、人造奶油、油炸食物等高脂肪的食物。

多吃“營養型零食”,多喝水和茶,促進毒素排出。

如果你吃的並不多,卻不斷地長胖,那麼你有必要檢查一下自己的食譜,看看是不是經常食用一些高熱量的零食和飲料。舉例來說,如果你今天已經攝取了足夠的熱量,而你又多吃一塊巧克力,那麼一年下來,你的體重就會增長6千克。

因此,應該多吃些低熱量的“營養型零食”,比如黃瓜、生菜、白菜、胡蘿卜、蘿卜等蔬菜,以及橘子、檸檬、草莓、桃子等水果,每次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另外,多吃些葵花子、南瓜子等幹果。

飲料方麵,應盡量遠離碳酸飲料和咖啡,多喝綠茶、紅茶、五味子茶、各種藥草茶等,這些茶都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毒素;盡量少喝含糖量很高的水果汁,多喝含糖量低的西紅柿汁等清淡的飲料。另外,用新鮮水果榨汁,不加糖直接飲用,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每天至少要喝2升的白開水,這樣才能保證體內的毒素能夠及時被排出體外。

科學的烹飪方法,幫你控製體重。

不同的烹飪方法,不但能改變食材中的營養成分,還能改變其中所含的熱量。所以,隻要我們在平時多花些心思,就能做出既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成分、熱量又低的食物。所謂瘦身食品是指自然的、在烹調過程中幾乎不用油的食品。

第一,不要過分地烤製或者完全烹熟。

大部分的蔬菜烹製幾分鍾即可食用。蔬菜、水果、生魚片等之所以要生吃,不隻是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它們的營養成分,還因為生吃的時候,我們可以攝取一種無形的“生命力”。

第二,不要油炸,盡量用煮或者蒸的方法。

油炸食品不但熱量高,還含有一些有害物質。所以,盡量不要用或者少量使用植物油。

第三,不要吃的過鹹或者過於油膩,保持清淡的飲食習慣。

味道重或者鹹的、辣的、油膩的食物等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很容易引起過度飲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很不利。因此,盡量不要使用鹽、白糖、芥末、胡椒粉、辣椒粉、生薑、大蒜等刺激性的香辛料或者調味料。如果覺得口中無味,可以吃一些食醋、蜂蜜等調味料。

偶爾可以忘掉減肥,放縱一下。

在我們已經養成良好的規律的飲食習慣之後,偶爾可以自我打破一下,好好享受一下那些平時一直想吃卻不能吃的美食,隻要自己控製好尺度就可以。想想看,如果太虧待我們的身體,它怎麼會為我們盡力效命呢?這裏需要注意的是,隻能偶爾放縱一下自己的胃,切不可一發不可收拾,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要用吃東西的方法來緩解“精神上的饑餓虛弱”

前麵已經說過,精神上的不安情緒,比如壓力、孤獨、逃避心理等都可能導致食欲中樞混亂。當出現這種“精神上的饑餓虛弱”的時候,我們的食欲中樞並不能分辨出它和“生理饑餓”的區別,於是指示我們的身體大量的攝取食物。所以,千萬不要用吃東西的方法來緩解精神上的不良情緒,應該用冥想、其他興趣活動或者體育運動來進行克服。

晚上早點睡覺,避免夜宵症候群。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每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手很自然地會伸向食物。學習到很晚的人也一樣,大腦中需要補充能量,就會感到饑餓。由於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導致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那就是——夜宵症候群。大家可以仔細感受一下,如果每天晚上吃的東西超過每天一共攝入的食量的一半,或者半夜三更突然餓醒,如果這些現象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的話,就有必要擔心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夜宵症候群的一員了。其實這也是壓力之下的一種反應,因為食物中的糖分會刺激腦神經中的傳達物質5-羥色胺,促使大腦忘記壓力。

夜間的活動量很少,攝取的食物會直接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所以,要想防止自己成為夜宵症候群的一員,就要找到壓力的根源,想辦法解決掉。例如每天提前半小時上床睡覺,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