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答題的楊若風並沒有發現,在不遠處的一個小房間中,一個人、一雙怨毒的眼睛,盯了他足足有一刻鍾時間,直到鍾聲響起,才從他的房間移開眼睛。
這個人正是劉狀元。
鍾聲響起,科考開始,劉狀元填好個人信息,掃了一遍試卷上的內容,約莫半刻鍾的時間,抬起頭朝著楊若風的方向嘿然冷笑,“楊若風,這一次,我不信你能考過我,即便你能順利進入四大學院,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你身上的那套寶物會是我的。”
眼中寒光一閃,手中毛筆急動,刷刷刷,在試卷上寫下幾個問題的答案,無一處修改。
楊若風隻是擔心劉狀元會阻止他進行科考,如今正在科考,就是一百個劉狀元來了都阻止不了他。他不會再懼怕劉狀元,因為他堅信自己能進入四大學院,那時候他自然不會懼怕劉狀元。
更何況,見識了郡守以及四大學院的人以及儒聖的顯聖,甚至是大夏皇朝皇主顯聖,他的目標已經不局限於不受到劉狀元欺負。
心大了,世界就大了,敵人就小了。
現在的他根本沒有想怎麼解決與劉狀元之間的恩怨情仇,他眼中有的隻是眼前的試卷,以及這一座考場背後通往四大學院的道路。
刷刷刷!
手腕翻動,一個個字跡躍然紙上。
一個時辰時間過去了,他將試卷上填的滿滿的,隻有幾個空沒有填寫,這些是他不確定答案的,隻能暫時空著,其餘的百分之九十五的答案,他會做,也有信心隻要寫下的就是對的。
考試時間共有兩個時辰,如今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隻要填寫完前麵記不清的問題,以及最後一個包含哲學的深邃問題。
前麵的問題暫時想不起來,於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最後一個問題上,問題是——你認為什麼是儒道?
這個題是一個小題,隻有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占有了總分數的百分之三十,隻要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深奧艱難。
什麼是儒道?楊若風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在心中組織著答案。
到底什麼是儒道呢?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的就是儒道嗎?天下人共尊的就是儒道嗎?仁為核心,以人為貴的就是儒道嗎?
楊若風腦海中竄出了一連串答案,組織好了語言,足有上千字的答案,剛動筆寫下了十幾個字,就深深的皺起眉頭,將寫下的答案劃去。
什麼是儒道?所有人認知的儒道就是儒道,可是,所有人認知的儒道並不是真的儒道,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就是一定要仁慈而不殺生嗎?是講究義氣而要棄家國於不顧嗎?就是要見到仇人也以禮待之嗎?
......
顯然不是得。
楊若風搖頭,那並不是真正的儒道,那是禁錮了人思想的東西,儒道就應該屬於真正的儒生,苦讀詩書,富有才華,書寫自己的心中所想。
於是,楊若風將寫下的十幾個字劃去,皺著眉頭開始問自己的內心,到底什麼是仁,什麼是義?什麼是禮,什麼是智?
......
與此同時,在朱雀山主峰朱雀脖頸之上,李選集和一群人圍坐在一起,他們是左右兩翼的所有監考官,除了他們之外,在不遠處有幾十個張狂不羈發絲狂舞的男子,盯著兩翼的社稷之器,目中熠熠生輝。
一個人說道,“也不知道今年會出現怎麼樣的人才,到現在竟然沒有一個人才氣能引得諸聖顯聖。”
另一個人歎息,“是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李選集也說道,“不知道這一次雀州能不能出現一個人才。”
不遠處,一個男子手持方天畫戟,發絲張狂不羈的披散在背後,目中無人的仰天大笑,“哈哈哈,一個個遵從儒道,像娘們似的,怎麼能有人才,大丈夫自當頂天立地,無所畏懼,怎麼能遵從所謂的禮義廉恥,怎能出驚天動地的人才。”
一群人大怒,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出手的架勢,但都沒有率先出手。
而手持方天畫戟的男子,卻是舞動手中大戟,聲如雷震喝道,“誰不服,斬誰!”
就在形勢緊張,大有下一刻就爆發驚天大戰的趨勢時,天空中浮現一座座儒聖虛影,手持書卷,圍繞考場行走,口中誦讀詩書。
顯聖!
所有監考官驚呼。
竟然能有人達到顯聖的境界,這是人才,天降的人才,真是意外的驚喜。
這個人是誰?沒有人知道,因為社稷之器擋下了所有人的探查,即便是李選集等人也不行。
李選集高聲道,“這個人是誰?一定要留在我們學院。”
而九黎皇朝方麵,有人低語,“這樣的人才,盡量的拉攏到我們皇朝。”
此時,在社稷之器中的小房間中,劉狀元放下了手中的毛筆,從座位上站起,一手拍在卷子上,一手掐腰,放肆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