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拜諸聖請社稷之器(1 / 2)

看排場,看氣勢,就能猜到這是四大學院的人,隻不過沒有扛一個大旗,寫著四大學院的名頭。

直到四大學院的人停在其他學院眾人之前,楊若風才確定所有學院的人都來齊了。

四大學院的人與其餘人沒有寒暄,一個從紙頁上飛下的人上前一步,走入空中,朗聲道,“各位考生,我為雀州朱雀山左翼主考官李選集,負責科考過程中的紀律。現在,科考筆試即將開始,請將無關的物品放在一旁,身上隻許留下紙墨筆硯,且紙張之上不可有一絲字跡,不然取消考試資格,絕不姑息。”

楊若風和趙朝見老老實實的將包袱放在地上,隻將紙墨筆硯放在懷中,有些人並沒有老老實實的去做,而是懷著做漏網之魚的心態,在懷中多放了一些寫有從經典中摘抄下的文章的紙張。

天空中,李選集重複道,“我再重複一遍,身上隻可留下紙墨筆硯,且紙張之上不可有一絲字跡,不然取消考試資格,絕不姑息。”

眾人齊齊點頭。

楊若風可不認為李選集在說笑話嚇唬人,神情凝重,但也輕鬆,因為他完全按照李選集說的做的。

李選集儒雅揮手,淡然道,“接下來,請諸位考生與我一同祭拜諸聖!”

楊若風明白李選集要做什麼了,原來考場為平坦的石板廣場,是要通過祭拜諸聖來改變科考環境,有些期待這一次祭拜諸聖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會不會彈指間天翻地覆?

有可能。

就在李選集轉身,眾考官一起轉身時,天空中呼嘯聲再起。伴隨著一道道張狂大笑,一束束流光從天而來。

給楊若風的感覺是——不速之客。

楊若風驚異,來者到底是何人?竟然敢如此猖狂,要知道所有學院考官來時雖然排場各不同,但一個個都沒有如此大聲的狂笑,就連四大學院的考官也隻是氣勢霸道,人卻有儒雅之風。

等到流光近了,楊若風終於看清流光的模樣,那是四道流光,是四件兵器——刀槍劍戟。

這下子更為疑惑了,來者到底是什麼人?竟然是禦使刀槍劍戟而來,要知道大夏皇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除了儒道昌興,其他的一切道都被壓製,是聖言之中的小道,不可能有禦使刀兵的人能如此強大,敢如此猖狂。

與此同時,在朱雀山另一翼,也出現了同樣的場景,就連整個大夏皇朝都是如此,所有州府的科考場地都出現一些不速之客,禦使著刀槍劍戟從天邊飛來。

聲震長天,張狂如魔。

李選集頭頂一頁金紙滴溜溜的旋轉,擋在刀槍劍戟之前,厲聲喝問,“九黎皇朝的諸位,來我雀州有何貴幹?”

長槍之上,一道大笑聲想起,“諸位朋友,不用緊張,我們隻是路過,遇到這種盛事,觀看一番。”

楊若風眉毛抖動了幾下,這些人竟然是九黎皇朝的,就是傳說中不尊儒術,世人信奉力量,人人如魔的皇朝來的人嗎?果然是傳言中的那樣,人人如魔,空有強大的力量,卻沒有儒雅的作風,心中暗暗警戒,以後一定要與九黎皇朝的人拉開距離。

之後,九黎皇朝的人不可一世的大笑著,答應李選集等人,隻是觀看,不會出手搗亂,就在眾考官不遠處站定。

李選集自然不會相信九黎皇朝眾人的鬼話,一邊戒備著,一邊開始了祭拜諸聖。

諸聖顯聖,虛空中一道道虛影,手持書卷,誦讀詩書,大道昌隆。

楊若風期待的諸聖改天換地的景象並沒有出現,祭拜之後,諸聖虛影消失不見,讓他微微有些失望,不會就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科考吧?這也太草率了,還不如在秋鳳鎮小私塾中,至少還有桌凳。

趙朝見向楊若風攤了攤手,有些無語。

就在諸聖虛影消失時,李選集手中突然出現一卷黃色帛卷,用晶瑩的玉軸卷起。

同時,李選集和一眾監考官跪伏在地,神情肅穆莊嚴的高呼——請聖旨!

聲音落下,黃色帛卷飛入諸聖雕像之上展開,小小的帛卷化作了數十丈長,晶瑩玉軸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帛卷上印著祥雲圖案,一朵一朵詭異的變動著,雲朵之上是仙鶴飛舞,一片祥和。

這赫然是大夏皇朝的聖旨,由皇朝皇主親筆所書。

見聖旨,如見皇主。

考生中有人跟著跪下,很快,所有人都跪下了,包括楊若風與趙朝見。

眾人俯首,不敢去看聖旨,等待著有人宣讀聖旨。

這時,一道威嚴大氣又不失儒雅的聲音響起,“平身!”

當楊若風抬起頭時,赫然發現虛空中有一道巨大的虛影,站立在高空之中,頭戴帝冠,身穿金色龍袍,五爪金龍似乎要從中躍出,腳上穿著一雙黑色龍靴。

身穿龍袍,頭戴帝冠,這是皇朝皇主嗎?

好一個皇朝之主,如龍騰九天,身有儒道浩然之氣,卻有帝王之威嚴,果然是人中之龍,相比之下,在場所有人黯然失色,楊若風也有瞬間黯然與自卑,那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怎麼能與其相比?拿什麼與其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