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完試卷了,絕對完美的答案。
當他寫完最後一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顯聖,對,就是顯聖,諸聖顯聖,這是諸聖對他的一種認可,這說明他的才氣在未來有很大可能能夠達到諸聖的程度。
仰天放肆的大笑是他心情的真實寫照。
“楊若風,你還是不如我的。”
劉狀元狀若癲癇,瘋狂的搖動著身體。
“楊若風,你是鬥不過我的,你的寶物會是我的。”
捶足頓胸,就像是一個瘋狂的傻子。
“楊若風,你一個賤民敢打我,我要抽你的筋扒你的皮熬煉你的筋骨,混合著你的血灑在糞池裏,讓你這個下賤的賤民徹底的成為下賤的產物。”
劉狀元在不正常的嘶吼,卻沒有影響到其他的人,因為社稷之器自動屏蔽了他的聲音,讓他盡情的狂妄。
楊若風沒有聽到劉狀元的惡毒言語,也沒有看到天空中諸聖的虛影,他正在寫字,在試卷上寫字,每一個字寫的都很慢,很吃力,就像在做一場激烈的鬥爭。他寫的很認真,很專注,神情一絲不苟。
如果有人能看到他寫下的文字,一定會大聲的指責他,大逆不道。
隻見,楊若風的試卷上寫著,“何為儒道?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就是儒道嗎?是儒道。我們所有人認知中的儒道是儒道嗎?是儒道。可是,這都不是真正的儒道。仁義用之不仁義也是儒道嗎?以仁義之道,而放走邪惡之人,為禍一方,這是仁義嗎?這非仁義。而禮智......”
......
“何為儒道?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不是儒道,隻是一種枷鎖,束縛了天下萬民的思想,這是一種扼殺,是一種精神上的摧殘。我們所有人認知中的儒道是儒道嗎?不是儒道,那隻是天下萬民對儒道錯誤的認知。”
......
“何為儒道?心中置一杆公平之秤,區分善惡,明辨是非,何為善,何為惡,不過一念之間。誦讀詩書,明辨事理,鑄心中公平之秤,以秤稱量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小善絕不隱瞞,小惡絕不姑息,即為儒道。”
當最後“即為儒道”四個字落下時,天空中卷起了狂風,瑞彩千萬條,遍布天地間。
霞光之中,諸聖再顯。
這一次,諸聖並非是漫步行走,誦讀詩書,而是手持書卷,向考場之處躬身拱手。
諸聖是什麼人,竟然向著一個小小的儒生行禮,那會是怎樣的人才?
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譽,從古至今,得到的人絕對不超過一手之數。
這比令諸聖顯聖之人更為激動人心。
這代表著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可能超過古今往來的所有儒聖。
本來議論著到底是什麼人才氣可以引動諸聖顯聖的眾人,不可思議的從地上驚起,驚疑不定的盯著場中,到底是何人做到了?
片刻後,諸聖消失,天空中降下風雨。
雨點是一個個透明的字符,落入地麵,響起大道隆音。
細密的雨點打落在李選集等人身上,就連他們都感覺念頭一陣通達,有種打破瓶頸的感覺。
李選集激動道,“筆落驚風雨!”
一人附和,“卷成諸聖禮!”
眾人心道,這是怎樣的人才?
這人到底是誰?
沒有人告訴他們,雖然他們知道,早晚都能知道一個結果,但還是想要早些知道,於是李選集帶頭,一群人開始祭拜社稷之器,想要讓社稷之器留下一道縫隙,讓他們能夠看清其中場景,但是社稷之器沒有一點動靜,沒有給他們探查的機會,將一切都給封閉。
九黎皇朝的人,一個個化身月圓之夜的狼,一個個都瘋了,仰天長嘯。
“人才,人才啊!”
“如果能為九黎皇朝搶走如此人才,也不枉我們來一場。”
“此人,必須要成為我們九黎皇朝的人。”
李選集聽到後,一個個拿出自己的武器,危險的盯著九黎皇朝的人。
這樣的人才,絕對不能被九黎皇朝搶走。
他們不同意,皇主不會同意,天下萬民都不會同意。
在朱雀山上為了一個不知名的儒生,而劍拔弩張,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打起來時,社稷之器造就天翻地覆的考場中,楊若風在獨立的小房間中伸了一個懶腰,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窗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引起如此異象。
要知道,他的試卷還並沒有答完。
PS:關於何為儒道那裏,純屬虛構......
好想每天都更新六千字或者九千字......
可是,我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