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3)

田忠信感到從未有過的愜意,他覺得一旦套住了哪個官兒,做起事來真是又輕鬆又容易。

袁力為了幫助田忠信搞出一個高水平的方案,好幾天夜以繼日,查閱了好多資料,動用了他腦儲的全部知識,先後五易其稿,最後才將他認為得意的一個方案確定了下來。說是在幫助田忠信,實際比做他自己的事還要認真,還要下力氣,因為他知道,這不單是幫助田忠信,這是要向秦書記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啊。他把方案搞出來以後,先拿給秦君審定,在秦君滿意之後,才交給了田忠信。

田忠信感到從未有過的愜意,他覺得一旦套住了哪個官兒,做起事來真是又輕鬆又容易。兩年前他套住了郝裕如,不但解了他當時的危機,讓他在河縣足足地撈了一把,還使郝裕如成了他政治上的一個靠山、經濟上的一個不竭的財源。現在他又套住了秦君,想要舊城改造的工程,不用他費心勞力,秦君和袁力都為他忙活起來了。他們不但要把舊城改造的工程給了他,還要讓他拿得體麵,實在是煞費苦心,多麼有意思呀。

他看完方案,對袁力說:“袁秘書不愧是人才,大手筆,這個方案真是太好了。有袁秘書的這個方案,看誰還能說不該把工程給了忠信實業公司?袁秘書,您做的這個方案,其價值至少在100萬以上,等把工程拿過來以後,我一定要兌現的。”

袁力雖然在這個事情上隻想著如何能按秦書記的意見把工程順利地給了忠信實業公司,根本沒有考慮自己的收益,但聽了田忠信這話,心裏還是高興,說:“田老板你先不要說這個,好好看看哪裏還需要修改,把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田忠信說:“我這不都看了嘛,方案確實很棒。我相信在我們市參與競標的公司裏邊,沒有第二家能夠拿出這樣好的方案。您要我修改,我難道還能高出您的水平嗎?所以啊,我看這方案就定了。”

實際袁力也沒有想叫田忠信修改,因為那是秦書記審定了的,田忠信要真修改了什麼地方,那不麻煩了嗎?所以,袁力當下與田忠信說定,就以此方案為準,到時候拿出去就行了。接下來,袁力又問田忠信宣傳本公司的材料以及在招標大會上的發言稿準備好了沒有。

田忠信便把自己準備好的稿子拿出來給袁力看,袁力粗粗翻了一下,說是拿回去再看。田忠信知道袁力還要給他認真地修改,心裏高興地想,這個袁秘書,現在幾乎就是我田忠信的秘書了呀!

袁力又費了很大的心血,修改和潤色了田忠信搞的宣傳材料以及發言稿。修改完,他還是讓秦書記過了目以後才交給了田忠信。

可以說,忠信實業公司的競標工作,是在秦書記的親自指導下和袁力秘書的親自參與下進行的,他不但比哪個公司動手都早,而且比哪個公司都準備得充分。

具體負責舊城改造招標工作的市政府,在籌備就緒之後,把整個工作的安排連同主管副市長在招標大會上的講話稿送到了市委,請市委秦書記做最後的審定。

材料自然首先送交到了袁力的手中。

袁力按照秦君事先的指示,對招標大會上的講話稿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和補充,加進去了有利民營企業的原則和內容。改好後,送交秦君審閱。秦君看得很認真,很仔細。以往他在審閱講稿或文件的時候,看到哪裏不合適,都是親自動筆修改,這一回他沒有動筆,而是口述給袁力,讓袁力又修改了好幾個地方。袁力自然明白書記的用意,他理解書記,願意為書記承擔起這重要的責任。

招標大會如期召開了。主管副市長張震宇按照市委審定的講稿,在大會上作了講話。各參與競標的公司作了宣傳發言,不用說,田忠信的發言是最精彩的。細心的人會發現,他的發言,與張震宇的講話扣得很緊,就好像他事先知道張副市長要講什麼似的。

袁力參加了招標大會。會議結束之後,他及時找與會的新聞記者進行了滲透。當天晚上的電視新聞和第二天的報紙,都對會議做了大篇幅的報道。秦君所需要的輿論氛圍,自然是造出去了。

秦君覺得第一階段已經實現了他的意圖。他讓袁力注意掌握以下各環節的情況,自己在這個時候做出了一個重要的舉動,他又視察了一下忠信實業公司。不過,這一回他不是獨獨視察忠信實業公司一家,而是視察了三家民營企業,忠信實業公司當然是他視察的重點。他在那裏又講了一番話,又表揚鼓勵了田忠信,電台、電視台和報紙都做了大篇幅的報道,很引人注意。

按照招標工作的程序安排,招標大會之後,各參加競標的單位,交上自己的競標方案,由招標領導小組負責看閱比較,同時對各競標單位的實力、能力等情況進行評估,最後擇其優者,為中標單位。

招標領導小組的組長是副市長張震宇,副組長是建設局的局長包容和市政府的秘書長任福成,成員有相關部門的領導,還有幾個專家。他們都很認真負責,招標大會之後,加班加點地工作著。

包容是個做了30多年機關工作的老同誌,平時善動腦筋,尤其善於揣摸領導們的心思。招標大會上的講話稿,送到市委,做了重大修改的事,就曾讓他想了好幾天。他看見講稿上的修改雖然都是袁力的筆跡,但他知道,那是秦書記最後審定的,等於是秦書記的意見。

秦書記為什麼要加上這樣的意見呢?是秦書記怕招標工作對民營企業不公嗎?還是秦書記看重民營企業,希望民營企業能承攬舊城改造這個大工程呢?招標大會後的媒體報道,也讓他想了好多。秦書記對忠信實業公司的視察,特別是秦書記在忠信實業公司的講話,他一句一句地進行了研究。

他想,難道秦書記的意思是說,應該把舊城改造的工程給了忠信實業公司?他又覺得不可能。一來無論是資力還是實力,忠信實業公司都遠遠不夠,比他條件好的大公司多的是,這秦書記應該是清楚的;二來秦書記在市委市政府聯席會上拍定舊城改造的時候,特別強調要公開公平公正,怎麼可能自己推翻自己的講話,想用自己的行為來左右招標工作呢?三來最重要的是,秦書記一向清正廉明,不可能出於私人成分往那方麵偏向。

盡管包容否定了自己的揣測,但他還是放不下這個事情。因為他有一個私心,很想在一切事上都順從秦君的心意,所以總是不自覺地往那方麵想。工作一直不錯的他,幾年前曾是副市長的人選之一,後因種種原因沒有上去。說話到今年已是54歲的人了,現在他有一個想法,想在明年人大、政府和政協換屆的時候,能到人大或政協當個副職,算是躋身到市級領導的行列裏,了卻了他從政以來最後的一個心願。

他把這事看得很大很重,不僅工作上特別賣力,而且非常注意秦書記對他的印象。為了讓秦君對他多有了解,他常到秦君那裏彙報工作,有些工作本來不必向秦君彙報,他也要彙報。出於這樣的心理狀態,他覺得舊城改造的事是他主管的,他如果不謹慎,違了秦書記的意圖,那可是重大的失誤和損失。但他不敢去問秦君,也不敢去問袁力,他把他的猜測對領導小組的另一個副組長任福成說了。

任福成比包容小15歲,當政府秘書長已有三年多時間了,他很想在明年換屆時能晉升為副市長,或者晉升為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因為他知道,現任的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劉義明到明年就到歲數,該退休了。任福成雖然沒有包容那樣老到,那樣想得多,但一經包容提出此事,立刻就聯想到了自己。

他明白,包容之所以有此猜測,是包容有個人的考慮,他為什麼就沒有想到呢?他覺得自己太遲鈍了。他想,按說自己應該比包容察覺得更早。張副市長在招標大會上的講話稿,是他組織起草,由他把的關,市委做了那麼大的修改,他應該有所察覺,卻竟然毫無察覺。而且,他隻顧忙工作,根本沒有看電視和報紙對招標大會的報道,也沒有看電視和報紙對秦書記視察忠信實業公司的報道。在包容說後,他翻出報紙來看了看,就更覺得包容的猜測有道理了。

從包容的身上看到了差距,知道了自己該怎麼辦的任福成大讚包容有經驗,有頭腦。他問包容該怎麼辦?包容覺得,應當向領導小組的成員滲透滲透秦書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