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兕出柙”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柙:關野獸的籠子。“虎兕出柙”的意思是老虎與犀牛逃出籠子,人們用它比喻官吏的失職。
何羅魚,異魚名,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一首而十身。據古籍記載:“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詳細意思就是,譙明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黃河。水中生長著很多何羅魚,長著一個腦袋卻有十個身子,發出的聲音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愈癰腫病。
何羅魚可能是一種喜歡頭與頭紮堆在一起的魚,看起來好像是一個頭十來個身子;相傳何羅魚可以化作鳥,其名休舊。也有人認為何羅魚屬於頭足類的章魚或者烏賊,然而此處淡水河裏在古代是否有海水魚類。
長右,神話中的神獸,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長右是猴形水怪,與牲獨、舉父均屬猿猴類,據古籍記載:“東南四百五十裏,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其大致意思就是,從櫃山往東南四百五十裏,是座長右山,沒有花草樹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著四隻耳朵,名稱是長右,叫的聲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縣一出現長右就會發生大水災。
長右:或引做“長舌”,與狌狌、舉父均屬於猿猴類。長右既是山名,也是山中怪獸的名字。長右是一種長著四隻耳朵的長臂猴,實際上,它是普通的猴子,它有耳聽四方的靈敏聽覺(四耳),它的顯著標誌是長臂(長右:右,手也)。
青鸞,又稱蒼鸞,從古至今,青鸞被賦予了許多層涵義,最常見的一種說法為:青鸞是常伴西王母的一種神鳥,多為神仙坐騎。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也是傳說中的五方神鳥之一。
青鸞,體表接近孔雀而體大約如雞,羽色華麗。雄鳥中尖尾羽特別長,兩翼具許多赤黃色及白色眼狀斑紋,展開時甚為顯鳳。古人視赤色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傳說中類似鳳凰一類的神鳥,是祥和、喜慶的瑞兆。
有一個傳說,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對恩愛的神鳥,雌鳥青鸞,雄鳥火鳳。它們一生不離不棄,互相照顧,互相溫暖。有一天,青鸞外出回來,發現火鳳不見了。它擔心愛人有危險,在空中找了很久,最終一無所獲。沒有火鳳的日子,青鸞不吃不喝,傷心欲絕。它的身體日漸虛弱,已經無法飛翔於天空,美麗的羽毛也失去光彩。它的內心也漸漸絕望,淚水仿佛奔騰的河流無法停歇,哀傷的呼喚聲越來越低沉。
青鸞是有意殉情,在故意折磨自己。就在奄奄一息之際,有一位神仙路過,指點他繼續尋找。青鸞找到了希望,慢慢站立起來。不再憂傷,堅定地等著身體恢複去找自己的愛人,無論它在天涯海角。青鸞翻越幹山萬水,所到之處不斷地呼喚著。終於,它聽到了火鳳的和鳴。
原來,它被人射傷,被囚禁於深洞裏。於是,每天青鸞都守在火鳳上方的天空中,不斷徘徊。淒厲的哀鳴、深深的愛意終於感動了囚禁火鳳的人。在火鳳的傷勢好轉之後放歸了它,讓它去和愛人相聚。久別的愛人之間發出悠揚的和鳴,自由地飛翔於天空,從此依舊恩愛相伴。
所謂五方神鳥,也作為五色鳳凰。是神話傳說中的的五種鳳凰類神鳥,但並不全為瑞鳥,或都不是瑞鳥。
分別為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鸘,北方幽昌,中央鳳凰。
黃色鵷雛居中、青藍色青鸞位於東方、朱紅色朱雀位於南方、白色鴻鵠位居西方、紫黑色鸑鷟位居北方。
五方色:青、朱、黃、白、黑(紫)。
鳳凰降生五胎,分別是青鸞、朱雀、鵷雛、鴻鵠、鸑鷟(同音嶽灼)。
青鸞屬風,朱雀屬火,鵷雛屬光,鴻鵠屬水,鸑鷟屬電。
還有幾種神鳥,分別是孔雀、彤鶴、藍鳧、雪鴞、紫燕、大鵬、招風、奔雉、百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