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產業化、市場化、城鎮化程度低。二是農業基礎薄弱,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較大。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交通條件差、水資源短缺。四是財政困難,籌資渠道。
二、2009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2009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5%,達到300億元;轄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達到164.5億元,其中:地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達到9-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達到290億元,其中地方投資增長30%,達到232億元;財政收入增長12%,達到37.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達到77億元;外貿出口供貨總值增長20%,達到9.8億元,出口創彙增長10%,達到L124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長10%,達到10939元,淨增1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7%,達到2760元,淨增375元;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00萬噸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8.1%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以內;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控製105以內;城鎮化率新增1.5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降低5.3%。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圍繞貫徹落實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再掀項目建設新高潮。堅持把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十項措施作為2009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強化發展抓項目的重大戰略舉措,以項目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新跨越。一是突破性謀劃爭取一批重大項目。重點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礎設施、農村生產生活設施、社會事業、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麵,謀劃對接一批既能拉動當前經濟增長又能增強長遠發展後勁的大項目、好項目。二是在項目運作上出快手。深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重點,加大項目謀劃、論證、銜接、審批等前期工作力度,全力爭取國家和省上的支持。三是在拓展籌資渠道上出實招。在全力爭取國家和省上投資、銀行融資的同時,千方百計拓寬籌資渠道,擴大投資規模。四是在落實項目工作責任製上出重拳。認真總結經驗,強化目標責任製,創新項目工作激勵機製,激發各級各部門爭上項目的熱情和勁頭,再創項目建設新局麵。
(二)圍繞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強勢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全麵落實《鄂爾多斯能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慶陽市能源化工產業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慶陽市工業集中區發展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切實履行地企戰略合作協議,積極配合支持企業擴大產能建設。加大低滲透油田和石油勘探開發力度,確保全年原油產量和加工量分別完成350萬噸和120萬噸。加快慶陽石化300萬噸/年搬遷改造集中加工項目實施進度,確保2010年全麵建成投產,實現原油全部就地加工轉化;蘭鄭長成品油管道爭取年內建成,加快西氣東輸二線慶陽支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煤炭資源勘探開發。正南、劉園子、沙井子煤田,抓緊完成建礦前期工作,力爭礦井開工建設;沙井子西部煤田完成普查,轉入詳査;寧南、寧中和甜水堡煤田完成詳查,轉入精查;鎮北煤田完成預查;合水西南部煤田爭取開展普查。配合石油、煤炭資源開發,同步謀劃論證一批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煤電項目。大力發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特色產業集群,重點實施好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地方工業項目,增加工業門類,優化工業結構,壯大地方工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