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慶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一、2008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堅持以“科學發展、提速發展、和諧發展”為主題,加快項目建設,強化工作措施,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全市經濟和社會呈現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麵。
(一)經濟社會提速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全麵和超額完成。全市生產總值完成248.5億元,占計劃105.23%,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38,83億元,占計劃108.62%,增長15.4%;第二產業完成150.47億元,占計劃105.03%,增長17%;第三產業完成59.2億元,占計劃103.61%,增長13.4%。一是農業獲得全麵豐收。糧食總產量完成107.04萬噸,占計劃126.7%,增長21.5%。以“六個百萬T.程”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全年肉牛飼養量達到76.2萬頭,羊247.7萬隻,新種紫花苜蓿125.6萬畝,瓜菜10萬畝1全膜玉米54萬畝,優質蘋果32.8萬畝。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扶貧開發成效顯著。勞務輸轉富有成效。二是工業經濟強勁增長。轄區規模以上丁業增加值完成132.8億元,占計劃106.23%,增長16.5%,其中:地方完成7.6億元,占計劃111.76%,增長36.5%。全市新建、改建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47戶;組建龍頭企業集團3戶。主要丁業品產量均呈增長態勢。節能減排取得一定成效。三是商貿流迪市場活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2.29億兀,占計劃110.25%,增長27.9%。出U供貨總值完成7.41億元,占計劃103.64%,增長25.4%;出口創彙完成1.02億美元,占計劃100.18%,增長6.5%,農產品出口創彙繼續保持了全省第一。四是對外開放與合作有了新突破。簽署了銀地、校地等多項合作協議;舉辦了陝甘寧三省區(7市)革命老國家級生態能源經濟示範區第一次聯席會議;編製完成了《關中經濟區(慶陽)發展規劃》;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五是城鎮建設紮實推進。完成了市區總體規劃調整、舊城部分區塊控製性詳規、慶化廠園區和市區天湖等重點工程專項規劃。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和市容環境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縣城及重點小城鎮道路、供排水、商品住宅、商貿市場等基礎設施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六是財政和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全市大口徑財政收人首次突破30億元大關,完成33.54億元,增長28.7%;小口徑財政收人完成17.46億元,增長67.6%0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939元,淨增1543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人完成2385元,淨增355元,增長17,5%。七是經濟體製改革全麵推進。切實加大47項改革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督促推動力度,著力創新機製體製。組建了全省第一家村鎮銀行。適時啟動了農村集體林權改革試點,率先開展農村土地流轉試點工作。各項改革工作全麵推進。八是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累計有20.37萬人納人農村低保,城市低保做到了應保盡保;全市新增就業2.5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3.8%。九是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計劃生育工作等社會事業取得全麵進步,社會公共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二)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重大項目取得了新進展。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發展抓項目的總體思路,不斷強化領導,完善責任製,加大督促檢查,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和項目建設進度。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3.01億元,占計劃137,66%,增長65.2%。其中:地方完成178.58億元,占計劃130.83%,增長44,2%。全市共啟動實施5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1626個,完成投資160.4億元,增長47.5%。項目建設投資創曆史最好水平。石油、煤炭資源勘探開發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取得了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