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41(1 / 3)

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平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一、2008年平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8年,平涼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新跨越,建設新平涼”為統攬,以項目建設為推動,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連續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全市國民經濟保持持續較快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一)國民經濟穩定增長,速度效益同步提升。平涼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0億元,增長12%。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人穩定增長。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0.13億元,增長24.6%,其中:地方財政收人完成8.24億元,增長18.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達到9700元,增長10.4%;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2414.2元,增長15.24%。

(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投資增速再創新高。堅持以項目為綱,項目建設呈現出重大項目多、結構布局好、投資領域寬、拉動作用強、建設速度快的特點,新上項目、投資規模、完成投資均創曆史新高。全年共實施50萬元以上各類建設項目911項,較上年增加65項,投資總規模363,83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29億元,增長44.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0.5億元,增長42.1%,在全省位居第一。共爭取國家和省級投資項目490項,總投資50億元,其中國家投資10.04億元,比2007年淨增3.7億元,是平涼市曆史上爭取國家投資最多的一年。

(三)工業經濟穩定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以構建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為方向,注重發揮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煤電化運綜合開發,著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5.5億元,增長23%。原煤總產量達到2014萬噸,發電量達到93.2億千瓦時。煤電化運、裝備製造、建材、食品加工等一批工業項目建設加快。750千伏超高壓輸供電工程、平涼電廠二期、崇信電廠一期、60萬噸煤製甲醇、大柳煤礦、新安煤礦、海螺水泥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大力實施煤礦安全改造項目,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

(四)農業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13堅持強基礎、保供給、抓特色、促增收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廣旱作農業、節水農業新技術,狠抓特色產業開發,不斷提升勞務經濟發展水平,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全市農業增加值完成39.5億元,增長7.5%;糧食總產量達到88.8萬噸;草畜、果菜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果品總產量達到65.4萬噸,增長12.7%;蔬菜產量達到83.5萬噸,增長8.3%;牛飼養量、出欄量分別達到97.4萬頭和33.5萬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銅城水庫建設及崆峒等9座水庫除險加固、華亭縣節水灌溉等項目進展良好;建成農村沼氣1.68萬戶;實施農村安全飲水丁程12處,解決了14萬人的飲水安全;實施了退耕還林、小流域治理、壩係建設、天然林保護、“三北”四期防護林、重點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等生態工程,新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麵積220平方公裏;以工代賑新改建縣、鄉、村道路28條110公裏,解決了近3.5萬貧困地區群眾行路難問題;爭取易地扶貧搬遷資金2616萬元,搬遷貧困群眾1162戶6459人。全年輸轉城鄉勞動力38.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1.5億元。

(五)消費需求穩中有升,對外貿易進一步擴大。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3億元,增長19.4%。全年接待各類遊客17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人5.28億元。外貿出口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到1050萬美元。物價呈現結構性上漲,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6.2%。扶持百強民營企業創業工程取得顯著成效。新發展個體工商戶3760戶,新發展私營企業116戶,新增從業人員2142人,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6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0%、8%和10%。

(六)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公共服務覆蓋麵進一步擴大。城鄉教育爭取國家和省級投資1.7億元,先後實施了涇川職教中心教學樓建設、靜寧初中校舍改造、莊浪中小學寄宿製學校建設等工程項目,全年消除D級危房16,1萬平方米,新改建校舍31.6萬平方米。醫療衛生爭取國家和省級投資1708萬元,開建了3個市(縣)級醫院住院樓,建成了21個鄉鎮衛生院、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7個村衛生室和8個計生服務站(所)。爭取投資556萬元,分別實施了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77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個社區服務中心項目。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5.01%。城鎮新增就業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降到3.76%,社會保障覆蓋麵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