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9年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地方財政收人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8%;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人增長10%;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人增長1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製在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7%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5%以上。
三、2009年平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和重點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發展環境。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政策機遇,加快交通、電網、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平定高速、西平鐵路、天平鐵路、西長鳳高速、馬安路、莊蓮路建設步伐,有力推進天平高速、寶平高速、天平鐵路北延線、平涼支線機場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繼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及服務功能。實施5個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和2個縣城汙水處理工程,加快平涼城區供水管網改造、集中供熱以及四十裏鋪供水改造工程建設進度。全力配合國家天然氣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建設。全麵建成750千伏超高壓輸供電、城網改造、無電地區通電項目,實現大電網延伸範圍內戶戶通電目標。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人。開工建設9條通鄉油路168公裏,新增農村沼氣用戶3萬戶,解決15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繼續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搞好節水灌溉示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涇河幹流河堤治理。積極推進生態工程建設,持之以恒地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組織實施好重點退耕還林地區基本口糧田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等生態工程建設。
(二)堅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以構建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為方向,加快煤電、化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等工業化發展。抓好靈台煤田、涇川油田勘探開發,加快大柳和新安煤礦、平涼電廠二期、崇信電廠、煤製甲醇、二甲醚等重點項目建設,抓好4個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改造。原煤產量力爭達到2200萬噸,發電量保持在100億千瓦時以上。繼續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促使果汁、果醋、果酒和速凍肉食、熟食罐頭等係列產品上規模、上檔次。扶持虹光、紅峰、亨達等企業發展,提高“管、閥、刀”等主導產品的競爭能力。以海螺水泥項目建設為契機,加快水泥行業優化組合,全力建設新型建材工業基地。進一步完善園區規劃,強化項目資金扶持,加大基礎設施投人,擴大招商引資,確保園區在基礎配套和入駐項目上有突破性進展。
(三)全麵加強“三農”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探索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財政支持“三農”的長效機製,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糧食產量穩定在85萬噸以上。繼續推進“優果工程”,鞏固提升各類認證基地建設水平,進一步拓寬出口渠道。新植果樹經濟林20萬畝,果品總產量達到70萬噸左右。做大“平涼紅牛”產業,實施世行貸款肉牛產業化項目,推動“萬千百十”規模養牛,支持龍頭企業擴大養殖基地和加工規模,提升增值創彙能力。全年牛飼養量力爭突破百萬頭,出欄35萬頭。同時,積極引導發展生豬、馬鈴薯、蔬菜、小雜糧、藥材等區域性特色產業。大力興辦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健全科技、信息、農資、農產品購銷服務體係。加大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力度,抓好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871戶9896人。繼續落實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啟動實施崆峒水庫、東峽水庫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努力開拓勞務市場,引導農民多渠道轉移就業,全年輸轉農村勞動力39萬人(次),創勞務收人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