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公主作證(3 / 3)

害人總當還有動機,鄭皇後訴言自己並無害了幽昭儀的必要,倒是一旁的安平公主,聞了鄭皇後此言之後立即接語說道:“母後與幽昭儀雖無冤無仇,卻有利益的根本。”

這話落後更是叫人詫愣,璃清詢問:“何利益的根本?”

“父皇,這些也是兒臣無意間聽聞的,因了六皇兄做下的糊塗事,父皇盛怒降責將六皇兄禁於國子監內,沒有父皇的傳召,六皇兄不得私出國子監。父皇雖無明意,可是宮裏頭的人皆是私下垢傳,說六皇兄已叫父皇失望,再無繼承大統的可能。安平與六皇兄皆是養在母後膝下,母後一貫要求六皇兄必承大統,這些事安平皆是清的,如今六皇兄失了勢,母後便無爭了大統之位的棋子。”

話至了此,安平不禁收語輕頓,她所道言的一切,殿堂之內無人聞後不是驚心,便是這語忽頓璃清說道:“繼續說下。”也是得了璃清的意,安平公主這才續道。

“六皇兄如今已無爭奪大統的可能,前朝又屢屢求了父皇早些冊立皇儲,母後近來心中一直急的,恐著父皇真是這段時日冊立皇儲,到時於母後而來便是不利。宮中皇兄不多,父皇可冊立的皇子也就那幾人,母後近來也一直在尋思著可有合適的皇子,便是百思之後母後瞧上了四皇兄。”

此話至此暫定,便是移眸看向一旁的四皇子,安平再道:“雖說安平乃是女兒家,朝堂之事安平是不可多言的,不過宮中之事安平也是偶的聽聞。宮裏常是傳言,縱是四皇兄在如何的有能耐,也是諸多皇子當中最無可能繼承大統之人,無法繼承大統,便是母後看上四皇兄的根源。母後覺著,如此的四皇兄最是可用,便是世間生母何人不願自己的孩子成龍為鳳,隻要母後動了這個心思,幽昭儀自然萬謝母後之恩,便是處處隨了母後,隻盼四皇兄也有登基繼承大統的可能。幽昭儀近來常如清寧殿,兒臣也是幾次在殿內碰上幽昭儀,倒是偶聊幾句中得知,幽昭儀已是********皆是為了四皇兄,隻要四皇兄能有繼承大統的可能,就算她這個生母受驚多少委屈也是不打緊的,幽昭儀甚至也做好了打算,若是母後可助四皇兄,縱是四皇兄真的有緣繼承大統,登基之後幽昭儀也願舍棄太後尊位。誰知……”

安平公主的話越說越是驚人,既是叫人聞後深感為人母的護犢之情,更是驚駭了鄭皇後一直盤算的心思。

安平公主所說的這一次足夠叫四皇子記了生母的好,也恨透了鄭皇後,便略一頓便是微定,定後安平公主再道:“幽昭儀妄圖染指大統之位,的確可恨,可她為了四皇兄的心思卻叫安平敬佩,也知幽昭儀是個會為了親子斷然可以委屈一生的人。隻是幽昭儀的心思,母後顯然還是不信的,對於幽昭儀,母後終歸忌憚,恐了日後四皇兄真的繼承大統,幽昭儀這個生母會遠壓她這個嫡母,朝堂之事四皇兄便聽不得她的意。不願叫旁人壓了自己於身下,母後最終策思害了幽昭儀。此些皆是安平無意間聽聞之事,事事件件皆是實的,還望父皇明察。”

這些皆是她所道言的內隱,便是這樣的內隱,足以叫後宮驚蕩。鄭皇後毒害嬪妃也就罷了,竟還有意沾染儲君之位,意圖將來掌了薑國社稷,這樣的心思。

實在該死。

何事皆是可以容忍,便是窺視薑國江山這樣的惡思,璃清忍不得。當下已是怒可直視,哽著盛怒看著鄭皇後,璃清說道:“你還有何可辯解的?”

這樣的構害與冤枉足以毀了鄭氏一族,當下鄭皇後已是冤道:“陛下,此事真非陛下所為,臣妾也從未有過那樣的心思,望陛下明察。”

“明察,你的意思是說安平可以構害你?構害你,安平為何要構害你,她是養於你膝下的公主,你便是她的母後,若非你真的行了這等天地不容之事,安平為何要構害你,你倒是說與朕聽。”

安平公主是鄭皇後養在膝下的女兒,若是無此事,女兒如何會構害自己的母親。

璃清的質詢,鄭皇後無言以對,如今也是啞而無語,鄭皇後全是不知事情為何會成了這般。

自己究竟何事,叫人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