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汗疑惑:“三麵受敵?南麵嘉靖把我當成眼中釘,肉中刺;西麵蒙罕統領瓦剌,十年前也歸順了汗廷;東麵、北麵都是我蒙古帝國的領地,哪來的三麵受敵?”

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和厄魯特四個部落合稱瓦剌四部。前麵我們說過,亦布拉占領瓦剌四部時,他把自己的五女兒嫁給了瓦剌四部之首額真,亦布拉叛亂,他和自己的三個兒子在這場叛亂中被殺,隻有他的四子哈倫逃回了瓦剌明安城。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額真是隻公虎,哈倫也是一隻公虎,兩隻公虎都想主宰瓦剌,那就隻有掐死一隻了。哈倫來個先下手為強,一天夜裏,他突然包圍了額真的家,額真全家一百多口被殺,哈倫由此控製了瓦剌四部。

這些年來,北元蒙古帝國國力空虛,在軍事上無力平定瓦剌。阿拉坦汗也對戰爭產生了厭倦,這也是他開發豐州灘的主要原因。哈倫抓住時機,瓦剌四部的實力不斷增強。於是,哈倫以土爾扈特部首領阿圖為先鋒,他親率瓦剌四部人馬大舉東進。

右翼三個萬戶的最高領導人是濟農,墨爾根的長子諾延繼任濟農沒幾年就得了中風癱瘓了,右翼的大小事務都由阿拉坦汗主管。阿拉坦汗率軍平叛,阿圖與阿拉坦汗兩軍對壘。為了瓦解瓦剌四部,阿拉坦汗叫阿木爾津哈屯去探視阿圖的夫人哲恒。哲恒夫人是阿木爾津的姐姐,姐妹倆感情很好。哲恒夫人來到兩軍陣,勸說丈夫阿圖投降。然而,阿圖卻認為這是消滅阿拉坦汗的良機,他率部偷襲阿拉坦汗的大營,結果被冷箭射死。

為了化解與土爾扈特部之間的仇恨,在阿木爾津的努力下,阿拉坦汗把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哲恒夫人的兩個兒子。老千戶阿噶最清楚,這是政治聯姻,政治聯姻必須有交換條件,雙方都應該有製約。聽說哲恒夫人有個八歲的女兒,名叫鍾金,阿噶就提出把鍾金許婚給阿拉坦汗,等到鍾金成年之後嫁給阿拉坦汗。哲恒夫人既沒答應,也沒拒絕,隻說女兒鍾金隨一個僧人去了日月山東克寺。

鍾金到東克寺不是出家當女喇嘛,而是拜師學藝。鍾金五歲那年,有個喇嘛雲遊到土爾扈特部落。喇嘛隨身帶了幾本書,鍾金見喇嘛看書寫字就要跟著學。喇嘛以為小鍾金是一時好奇,就教孩子認了幾個字。哪知小鍾金天天拉著喇嘛讀書寫字。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喇嘛把自己學的東西都教給了鍾金,再也沒有教的了,可鍾金還是不讓喇嘛走。喇嘛就對哲恒夫人說,他有個師弟是日月山東克寺的活佛,學識非常淵博,會蒙藏漢三種文字,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想去一趟東克寺,把鍾金推薦給師弟,叫師弟收鍾金為弟子。

出家人不打誑語,喇嘛走了不久,東克寺的活佛果然來了。小鍾金的確與眾不同,不管是蒙古文、藏文,還是漢字,她一學就會;不管是刀槍劍戟,還是棍棒鉤叉,她一點就通。活佛高興得合不攏嘴,當即收下了鍾金。就在哈倫發動叛亂前的兩個月,活佛帶鍾金回了日月山東克寺。因為鍾金不在,許婚給阿拉坦汗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土爾扈特部不聽哈倫的指揮,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也開始動搖。瓦剌四部被阿拉坦汗拉走了三個部落,哈倫急火攻心,一命嗚呼。哈倫死不瞑目,臨終前還叮囑兒子蒙罕為自己報仇。

蒙罕一看,光憑自己的厄魯特一個部落與阿拉坦汗對抗,那就是用雞蛋砸石頭。蒙罕苦思冥想,最終決定向阿拉坦汗投降。阿拉坦汗奏請博迪汗封蒙罕為瓦剌四部的首領。

然而,蒙罕投降隻是緩兵之計,如今又蠢蠢欲動。

趙全狡黠地說:“可汗深諳中原文化,可知功高蓋主乎?”

阿拉坦汗聞聽“功高蓋主”四個字,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趙全見自己的話打動了阿拉坦汗,接著說:“可汗是土默特萬戶之汗,諾延濟農癱瘓在榻,可汗方才主持右翼軍事政務。近年來,右翼日益強大,汗廷日益衰弱。右翼也好,土默特也罷,畢竟隻是蒙古帝國的地方政權,汗廷還有博迪汗,博迪汗是全蒙古的大汗,他能不有所顧慮嗎?當然,現在談‘敵’似有危言聳聽、挑撥離間之嫌,不過,等到博迪汗猜疑可汗,那便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