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九,達雲恰來到阿拉坦汗帳中,他興奮地說:“阿爸,我們占領了明帝的皇陵!”
阿拉坦汗一愣:“明帝皇陵?”
達雲恰點點頭:“對,是明朝八個皇帝的陵墓。”
阿拉坦汗望著達雲恰:“你有什麼主意?”
達雲恰麵露喜色:“阿爸一直想與明朝通商,我們可以天壽山皇陵逼嘉靖就範?”
阿拉坦汗喜上眉梢:“嗯,好!”
阿拉坦汗對達雲恰說:“恰兒,你馬上率五千人把皇陵團團包圍,嘉靖要是再不同意通商,我就把天壽山挖開!”
達雲恰走後,阿拉坦汗寫了一封信,然後命人把幾個明軍的俘虜帶進帳來。這些俘虜戰戰兢兢,不知是福是禍。
阿拉坦汗問:“你們幾人中誰官大?”
幾個人都指其中的一個胖子:“回可汗,他官大。”
阿拉坦汗問胖子:“你叫什麼名字?”
胖子哆哆嗦嗦:“回,回汗王,我叫楊增。”
阿拉坦汗又問:“幾品?”
楊增點頭哈腰:“五品。”
阿拉坦汗的臉色很平和:“你家住哪兒?”
見阿拉坦汗沒有惡意,楊增稍有放鬆:“小人家住京城。”
阿拉坦汗漫不經心地問:“想回家不?”
楊增眼前一亮,但轉瞬即逝:“想,想……”
阿拉坦汗站了起來:“那我就放你回去。”
楊增睜大了眼睛:“真的?”
阿拉坦汗拿過一封信:“我說出去的話跟山一樣不會動搖。不過,有勞你要把這封信交給嘉靖皇帝。”
楊增雙手接過信:“是是是,我一定交給皇上,一定,一定。”
阿拉坦汗給了楊增一匹馬,楊增打馬揚鞭直奔城門。
城上明軍老遠就發現了楊增:“站住!再往前走就要開弓放箭了。”
楊增把馬勒住:“弟兄們,不要放箭,我是明將楊增,我是來送信的。快轉告劉天和大人,阿拉坦有信要呈給皇上。”
一聽阿拉坦汗有書信,當兵的立刻報給劉天和,劉天和命人把籮筐放下去,楊增坐在筐裏,當兵的把他拉到城上。
楊增把阿拉坦汗欲求通商的想法向劉天和說了一遍,劉天和迅速帶楊增來到皇宮。
嘉靖三下五除二把信拆開,信的大意是說,蒙古軍隻求通商,無意開戰,如果明廷答應,蒙古軍立刻撤兵。如若不然,蒙古軍就掘開天壽山皇陵,扒開皇家的祖墳,挖出皇陵裏所有的珍寶。
嘉靖一連看了三遍,不由得流下汗來,他急忙問:“楊增,北虜可曾踐踏皇陵?”
楊增道:“回陛下,現在還沒有,阿拉坦在等陛下的回話,如果陛下不答應通商,恐怕,恐怕皇陵就難保了!”
嘉靖急不可待:“楊增,你馬上出城,告訴阿拉坦,如果他們撤出天壽山,通商之事可以商量。”
楊增又被籮筐送到城下,他被蒙古兵帶到阿拉坦汗的大帳。楊增把嘉靖的話轉告阿拉坦汗,阿拉坦汗叫過一個傳令兵:“你速去天壽山,命達雲恰後撤五裏。”
北京的仲秋,已經沒有夏日的炎熱,可皇宮裏的嘉靖皇帝仍不時地擦拭頭上的汗,身後兩個宮女舉著大扇子,為他扇風。
嘉靖往下看了看:“諸位愛卿,北虜以皇陵為要挾要求通商,你們以為如何是好?”
嚴嵩第一個說話了:“陛下,此事千萬慎重,北虜言而無信,就是陛下恩準通商,北虜也未必不驚擾皇陵!”
徐階的眉頭緊皺:“陛下,阿拉坦如果像傳說中那般奸詐,相信天朝的百姓也不會跑到塞上。事實勝於雄辯哪!微臣以為,阿拉坦並不想踐踏皇陵,他讓楊增進城送信,不過是傳達他對通商的誠意,還請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