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腕關節脫位與骨折脫位(三)(3 / 3)

(2)開放複位

對個別閉合複位失敗或2周以後難複位的患者,就應及時地行開放複位術,以恢複患腕的正常解剖關係,並對舟骨骨折施以內固定,或施以預防缺血壞死發生的措施。主張:本病如閉合複位失敗,就應行關節固定術,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和縮短病程,避免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對6周以後的患者,若行開放複位,則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且又幹擾了局部的血循,故有人主張做近排腕骨切除或腕關節固定術。

(六)變異性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

1.經橈骨莖突、舟骨月周背側脫位

本病的病變即在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的基礎上並有橈骨莖突骨折,而橈骨莖突骨折的,部位多在莖突尖部或中部,並與舟骨骨折相對應,它係腕兼有橈偏傷力對舟骨直接撞擊所致,故橈骨莖突骨折多呈斜形劈裂折(或有碎折塊),此點不同於一般的撕脫性骨折,亦有別於單純的經舟骨月周脫位。本病的治療原則與方法同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同樣地,隻要月周脫位得以複位,舟骨骨折與橈骨莖突骨折均可相繼複位,個別不穩者以克氏針固定之。

2.經舟骨、頭狀骨月周背側脫位

(1)損傷機製:本病亦為月周背側脫位的一種罕見的損傷形式。對於它的發病機製,學者們已作了一些探討,但分歧較大。多數認為:受傷時如果腕僅為過度背伸,則僅可發生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而本病是在腕過度背伸的同時兼有縱向擠壓傷力,在此種傷力作用下,頭月骨間關節嵌合過緊,在發生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的同時,頭狀骨的近極未及滑出而被橈骨背側緣撞擊而骨折,頭狀骨的近極骨折塊仍與月骨保持著正常嵌合關係,舟骨的近側折塊亦與月骨、橈骨關係正常,這就形成了經舟骨、頭狀骨月周背側脫位。

如果在造成經舟骨、頭狀骨月周背側脫位的基礎上致傷暴力未減,則頭狀骨的近極骨塊因失去支持,而從月骨的遠側凹麵中彈出,並呈90度~180度的旋轉移位,而原脫位的腕骨隨即又彈回原位,這就形成了舟、頭綜合征。所以舟、頭綜合征就是由經舟骨、頭骨月周背側脫位的基礎上發起來的,因曾將本病分為兩個類型:①頭狀骨旋轉受限或根本不發生旋轉;②頭狀骨骨折片旋轉90度~180度,則暗示有月周背側脫位的病變經過。

(2)診斷:本病的臨床表現與體征和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相同,隻是頑固性疼痛為該綜合征所特有。X線檢查,腕關節正位片顯示:本病除有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所具有的征象外,如為經舟、頭月周背側脫位者,可在腕關節側位片上顯示第三掌骨與頭狀骨關係正常,頭狀骨的頭部(近極)的圓形髁突麵呈殘缺狀,並偏離腕之中軸線,頭狀骨的近極骨塊呈半球狀,仍與月骨相嵌合,且月橈關係正常。如為舟、頭綜合征,腕之正位片可見頭狀骨近極骨塊呈90度~180度的旋轉移位,並與頭狀骨的遠側折端或其相鄰腕骨相重疊,當然還可看到舟骨骨折。側位片對移位的頭狀骨近側骨塊稍有顯露,餘皆正常。總之,此種病變由於頭狀骨位於掌腕複合體的中心,尤其對舟、頭綜合征,一般常規X線片多不易顯示,有時僅能在正位片上看到腕骨中間排列紊亂,因而對有月周脫位相關的病變,且臨床症狀持續存在者,應行掃描。

(3)治療:本病的治療方法至今學者們的意見尚不一致。對經舟、頭月周背側脫位的病例,在進行閉合複位時,最易導致頭狀骨的近側骨塊發生旋轉性移位,而演變為舟、頭綜合征。因而閉合複位對頭狀骨骨折來說是較為困難的,如頭狀骨未能獲得解剖複位,其近側骨塊的缺血、壞死與創傷性關節炎是難以避免的。若采用切開複位的方法,因還有舟骨骨折的同時存在,故療效亦不滿意,有人主張切除頭狀骨近側骨塊,早期行腕骨間融合術。對本病的治療方案是:首先采用閉合複位,如失敗者則立即采用切開複位,對近側頭狀骨的骨片行經皮克氏針固定,對舟骨骨折采用螺釘固定。術後采用管形石膏固定6周,即可使受損的軟組織(如韌帶)得以愈合。

如果頭狀骨近側骨片呈現缺血壞死征象,治療應切除近側壞死部分,行皮質骨、鬆質骨移植再造術。在術後即使X線檢查證實骨折已達骨性愈合,亦需至少觀察兩年,因為血管要從頭狀骨中部重新長到近極中去是需要過程的。頭狀骨亦有可能發生後期的無菌壞死,那就需行腕骨間融合術。經舟骨、頭狀骨、三角骨月周背側脫位本病比較罕見。它是在經舟骨、頭狀骨月周背側脫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三角骨骨折。它的實際病變如與單純性月周脫位相比較,即本病是舟骨骨折取代了舟月骨間關節的分離;頭狀骨骨折取代了頭月骨間關節脫位;而三角骨骨折又取代了月三骨間關節的脫位。形成了舟骨近側骨折塊,頭狀骨近側骨折塊及三角骨近側骨折塊與月骨和橈骨五者保持著正常的關係,而其餘腕骨(包括舟、頭、三角骨的遠側骨塊,則共同向背側脫位、形成了典型的腕關節“大弧損傷”。本病因頭狀骨與舟骨骨折均易呈現缺血、壞死的特點,故本病的治療及預後與經舟骨、頭狀骨月周背側脫位相同。

3.經舟骨、三角骨、月骨周圍性脫位

本病少見,它是在經舟骨、月骨周圍性腕骨脫位的基礎上,致傷暴力通過三角骨體部,致使三角骨骨折取代了月骨、三角骨之間的脫位,當然舟骨骨折亦取代了舟骨、月骨之間的脫位。形成了舟骨近側骨塊,月骨及三角骨的近側骨塊與橈骨保持正常關係,而其餘腕骨(包括舟骨、三角骨的遠側骨塊)則共同向背側脫位,本病的病變特點亦近乎中腕關節脫位。由於三角骨骨折較易愈合,本病的治療方法及原則與一般經舟骨月周背側脫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