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近排腕骨切除術的優點:采用近排腕骨切除術要比腕關節融合術簡單,該手術創傷小,術後恢複期短,合並症少;由於切除了近排腕骨的病灶,有助於徹底治愈其原發病,去除致病因素,從而改善由此而引起的無力及功能障礙等;近排腕骨切除後仍可保留腕關節部分功能。而腕關節融合後,常可引起尺橈下關節的旋轉及手指屈伸功能不良,甚而亦可成為腕關節新的致病因素;因為手術沒有損傷橈、尺側韌帶,故術後腕關節仍相當穩定;退一步而言,即使手術效果不佳,尚可再進行腕關節融合術。因此,認為近排腕骨切除術比腕關節固定術好。
7.腕關節固定術
(1)全腕關節固定術
適應證:舟骨骨折不連接或畸形愈合後,同時腕關節有創傷性關節炎,或橈骨遠端波及關節麵的粉碎骨折,尤其從事體務勞動者,以及腕關節結核病等。
手術要點:①腕關節應固定於背伸10~20位,撓骨的軸心線直對第三掌骨;②為了防止術後疼痛,有人主張在做腕關節固定的同時,應將第二、三掌腕關節一起做融合;③如為橈側或雙側方進路時,允許植人的骨塊不影響伸肌床;④如病人在17歲以下骨骷仍未封閉時,在固定時不要破壞格骨遠端的骨飯;⑤如病變已損傷部分骨骺,則在做腕關節固定術時,應將它的骨瓶破壞掉,以免術後正常部分的骨骺繼續生長,造成腕部畸形;⑥如年齡太小,應將腕關節固定推遲到12歲以後。
1)手術方法:腕關節固定的手術方法比較多,現介紹以下3種以供參考。手術:在腕背側從尺骨遠端作內側縱形6.3切口,直至第五掌骨基底部平麵,切除尺骨遠端2.5作為植骨片,然後暴露腕關節及腕骨,切除軟骨麵,將植骨塊置於橈骨遠端與腕骨之間。此法更適合於合並有下尺橈關節病變者。
3)手術:在橈莖突近端2.5~3.8處,開始向遠側作切口,直至第二掌骨基底,牽開橈神經淺支,確認腕背第一、二間室之間隙,通過此間隙切開腕背橫韌帶,將拇長展肌及拇短伸肌向燒側牽開,將拇長伸肌向尺側牽開,然後在第二掌骨基底部橈側腕長伸肌腱抵止點切斷並向近側翻轉,暴露橈腕關節囊及第二腕掌關節,結紮腕關節動脈網的,背側支,而後將近排腕骨與橈骨之間的軟骨麵切除,再在燒骨遠端與第二、三掌骨之間(包括中腕關節),開一條長的骨槽,並用兩枚克氏針交叉固定,將針埋於皮下,縫合腕背側韌帶及橈側腕長伸肌並關閉切口。
該手術是從腕之外側或背側入路,其優點是不進入遠側尺橈關節,伸指肌腱不受幹擾,由於腕之背側無增厚,故腕的形態基本正常。
3)手術:在腕關節背側作一縱形切口,以結節為中心,從橈骨下端5~7處開始至掌骨底,切除燒腕關節兩側軟骨,切除纖維組織或肉芽組織,然後在橈骨背側取一三角形骨片,並將它倒轉180度,其尖端插入頭狀骨橫形劈開的髓腔中,在橈骨取骨處近端留下粗糖麵,將腕關節輕度背伸,植骨塊緊緊地嵌人頭狀骨與橈骨之間,縫合韌帶,逐層關閉傷口。
該手術從力學角度來說,固定後的腕關節堅強有力。但卻幹擾了伸指肌腱,且腕之背側有增厚現象,是其不足之處。
(2)局限性腕關節固定術
(二)月骨骨折
三角骨骨折較為多見,約占腕骨骨折的如4%,僅次於舟骨骨折,居腕骨骨折的第二
月骨由於解剖特點,可出現脫位而很少會發生骨折。僅在月周掌側脫位的部分病例中,月骨的掌側緣有可能被頭狀骨撞擊骨折,但其預後較佳。亦有報告月骨背側緣發生骨折者。另外,在罕見情況下,腕關節尺偏或遭受縱向暴力擠壓時,可發生月骨的燒側部分骨折或月骨體的碎折。尤其後者易出現月骨缺血壞死,故預後不良,對此,治療以近側腕骨切除術或橈腕關節固定術較為可靠。亦可行人工月骨置換術。
(三)三角骨骨折
1.損傷機製:三角骨是腕關節支撐點之一,其掌側與背側均有堅強的韌帶附著,在掌側有鉤三韌帶、橈月三韌帶、尺三角韌帶、頭三角韌帶、豆鉤韌帶、豆掌韌帶及尺側副韌帶;背側有橈腕韌帶。所以,當腕關節強度背伸時,可使附著其上的掌側韌帶發生撕脫性骨折,尤其當腕關節在強度過伸的情況下,尚可被鉤骨的“~”形銳利的背側緣所敲擊;亦可在過伸尺偏時,而尺骨莖突則像鑿子般地撞擊於三角骨的背部,常可造成三角骨背側小片狀骨折。當然在腕關節極度掌屈時,由於橈腕背側韌帶的過度緊張,而發生三角骨背側撕脫性骨折。因此,三角骨的背側小骨片傷,亦是比較常見的。而三角骨的體部骨折,多為直接撞擊所致。尤其在月周背側脫位的最後階段,由於它的掌側韌帶緊張,尺骨莖突的頂撞,或中腕關節移位時,剪力通向三角骨體部而致橫形骨折。三角骨的縱形骨折,為特殊的類型,多因腕部受到擠壓傷所致。
2.診斷:單純性三角骨骨折,僅在腕之尺側略有腫痛,壓痛點在腕背部與尺骨小頭的遠側或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當壓迫豆骨時在其深部有痛感,尤其當腕關節向掌側屈曲時則疼痛,加劇。亦因不同韌帶的撕脫傷,其壓痛點可出現在掌側或背側。X線檢查:標準腕關節正位片對橫斷與縱裂型骨折顯示較好;掌側肌止點的撕脫傷,骨片多在三角骨的橈側側位片或略旋前位可以看到背側骨片;掌側骨片有時必須在腕關節旋後35度~45度斜位片方可顯示。而三角骨體部骨折,多為橫斷或碎折,一般移位不大。
3.治療:由於有多根韌帶附著於三角骨,血供豐富,所以一旦發生骨折,隻需局部製動即能較快的愈合,預後很好。極少有需要切除骨片或修補韌帶者。即使是分離的體部骨折,且為纖維性連接,對功能亦無妨礙。對合並有腕骨脫位者,在腕骨獲得複位後,三角骨骨折亦常相繼複位。
(四)大多角骨骨折
1.損傷機製:大多角骨骨折比較少見。由於大多角骨脊(即腕管之外側壁)高突於腕之燒側掌麵,故易於損傷。加之腕橫韌帶附著其上,當該韌帶因遭受外力而過度緊張時,可使該脊發生撕脫性骨折,或跌倒時手過伸燒偏掌側著地時,大多角骨可以直接受撞擊而骨折,或被擠在第一掌骨與橈骨莖突之間,均可造成大多角骨關節麵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