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15日,伴隨著新稅製改革的春風,在河東大地的聚財大軍中又增添了年輕的一員,她,就是運城市地方稅務局。對於這個陌生的麵孔,人們或猜疑,或觀望,或等待,然而僅僅4年之後,她所創造的一個個奇跡卻令人刮目相看。
——4年中,她先後榮獲盛地、市各種表彰獎勵60餘次,今年5月份,她又榮獲“山西省模範單位”稱號,贏得了運城市稅務係統有史以來的最高榮譽。
——4年中,由“辦公無桌,吃飯無鍋,出門無車”的一窮二白狀況發展壯大到固定資產達2253萬元,辦公、生活條件位居全市一流的喜人局麵。
——4年中,稅收收入實現逐年大幅度增長,成為增加地方財力的中堅力量。
……
這些奇跡的創造者是全局260名地稅幹部,而地稅幹部們卻說:“我們局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狀況,關鍵是有一位富有膽略和氣魄的局長。”
從不服輸的他,像一架開足馬力的機器,開墾著地稅這塊處女地
提起組建初期的窘境,丁世照至今仍心有餘悸:“當時,麵對的是經費緊缺、辦公條件差、任務缺口大、人員思想渙散等重重困難,真可謂一窮二白呀……”
如果說稅務機構分設像產婦分娩前的陣痛,是十分形象而貼切的。地稅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麵臨著太多的荊棘與坎坷,對新生兒來說,這未免太殘酷了些。然而,生活畢竟不是童話,任何美麗的幻想都經受不住現實的嚴酷考驗。
從不服輸的丁世照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既然把我推到局長位置上,就要幹出一番業績來。
沒有豪言壯語。丁世照與他的一班人擠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辦公室裏,運籌帷幄,醞釀良策。隨即一攬子工作計劃理出頭緒:從調整、充實股(所)力量入手,任人唯賢,確定股(所)負責人,召開全員動員大會,統一思想,鼓舞士氣,不到一周時間,便做到了人員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各項工作有序運轉。
組織稅收是稅務機關的主要職責,隻有完成任務,才有說話的資本。在稅務戰線上奔波了20多個年頭的丁世照最清楚這一點。當時,麵對任務相差幾乎一半,而時間離年底隻有3個月的嚴峻形勢,他跑遍了城鄉15個稅務所,掌握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果斷地提出“兩手抓”:一方麵狠抓征管,向征管要收入。他針對征管資料殘缺不全,征管工作混亂無序的狀況,立即出台了加強地方稅征收管理的具體操作辦法,製定了分行業、分稅種的征管措施,同時建立了嚴格的納稅申報製度,健全了稅源冊籍檔案,很快使征管工作步入正軌。另一方麵采取了“取消大灶立小灶”的分配模式,將任務層層分解直接落實到每個專管員的人頭,按月考核,獎懲嚴明,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的齊抓共管陣勢。
那段時間,丁世照恨不得分出三頭六臂來應付千頭萬緒的工作。他每天早晨7點鍾到機關上班,一忙就是一天,甚至沒有時間回家吃飯。當天的工作料理完,常常是晚上十一二點,幾個月下來,原本身體魁梧的丁世照,竟掉了十幾斤肉,經常聲音沙啞,雙眼血絲密布,還患有口腔潰瘍,實在頂不住的時候,他便利用晚上時間輸液,第二天照常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體稅幹的共同努力下,該局圓滿完成了當年的稅收任務,僅組建後的3個月就組織工商稅收1228.3萬元,3個月完成了5個月的工作量,打響了組建以來的第一個漂亮仗。丁世照這才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征管股長出身的他像一位技藝高超的舞龍人,牽動了整個地稅巨龍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