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執法為民的好稅官(1 / 1)

2004年春節前,山西省納稅大戶、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集團迎來了幾十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山西省運城市地稅局的50名機關幹部。稅幹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企業現代化流水線,然後認真傾聽企業人員對稅收征管的意見和建議。這是運城市地稅局開展的與企業近距離接觸、無障礙溝通活動的一個場景,而這一活動正是運城市地稅局局長李晉芳精心策劃的。李晉芳說:“隻有近距離接觸,才會針對性服務。”真誠為納稅人服務是李晉芳的一貫做法。

地稅“110”一要就靈

2002年8月的一天,李晉芳在基層辦稅服務廳檢查時,看見一位拄著雙拐的殘疾人艱難而吃力地爬上辦稅服務廳的一級一級台階,李晉芳急忙上前攙扶。在交談中得知,這位殘疾人開了一家店鋪,離地稅局辦稅服務廳較遠。為了購領發票,他每月都要來辦稅服務廳,有時甚至兩三趟,不但不方便,而且店鋪還得關半天門。當時李晉芳為之一震,立即感覺到稅務服務還存在缺陷。他想到了公安部門的110,地稅局可不可以借鑒這種“一撥就靈”的方式為行動不便的納稅人服務呢?於是,運城市地稅局13個縣(市、區)局成立了“110”服務中心,並開通了熱線電話,配備了服務專用車,選擇一批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的稅務幹部到服務中心工作。地稅“110”服務中心承擔著受理納稅人的稅收政策谘詢、涉稅相關服務、稅務違法案件舉報、稅務幹部違紀案件投訴等職責,為納稅人提供零距離、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務。

2003年10月的一天,運城市禹都市場個體戶張彩萍的店鋪突然起火,價值2萬元的貨物頃刻間化為灰燼。地稅“110”的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一邊將滿臉淚水、癱坐在地的張彩萍安頓到隔壁店鋪,一邊幫其清理現常之後,又給她送去《核減稅收定額通知書》和臨時湊集的500元捐款。

為納稅人解憂

2002年5月,李晉芳在芮城縣走訪農戶,一位農民向他反映:應發放給他本人的農業稅減免款已拖欠了兩年。兩年中,這位農民不知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但一直沒有結果。原來在一些地方,農業稅減免款成了某些鄉村幹部眼中的“唐僧肉”,截留、挪用、變相克扣現象較多。

這件事對李晉芳震動極大,在之後的全局會議上,他提出了這一問題,並要求大家從機製上找原因,盡快拿出解決辦法。很快,一個以張榜公布、銀行發放、本人領取為主要內容的發放辦法正式出台,從源頭上徹底解決了透明度不夠、拖欠等問題,確保農業稅減免款不折不扣地發放到農民手中。幾年來,用這種辦法,運城市地稅局共為59萬戶受災農民發放了7084萬元的農業稅減免款。這套做法還得到了國家稅務總局檢查組的肯定。

硬作風換來新形象

在人們看來,稅務局局長可是個有職有權有實惠的官。但對李晉芳而言,並非如此。他常跟班子裏的成員們講:“要把個人權力看淡一點,決策大家定,工作大家幹,權力大家掌。”

2004年9月,運城地稅局計劃建設信息中心機房,參與投標競爭的有11家公司。一天,一位與李晉芳交情很深的公司老總找到工程總經濟師,流露出要拿下這項工程的想法。按說,這家公司符合招標條件,若優先照顧也在情理之中。但李晉芳得知此事後非常堅定地說:“一切按招標方案公平競爭。”最後,那位老總未能中標。

2000年元月,當李晉芳初任運城市地稅局局長時,了解到全地稅係統1800名稅幹中,大專以上學曆的人數僅占到24%。為此,他帶領一班人研究製定了“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隊伍”的長效學習機製,與長春稅務學院等院校聯合舉辦了成人教育專科班和本科班。目前全係統大專以上學曆人數由原來的179人,增加到了1168人。

(原載於《中國稅務報》200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