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就親自寫了一封手諭,讓人飛檄送給山海關的吳三桂,命令他立刻撤出山海關一帶的軍兵,即刻回師到京畿一帶勤王,
散朝之後,渾身疲憊的朱由檢回到養心殿,在宮女們的服飾之下脫衣就寢。
才睡了沒多久,他忽然驚醒過來,暗自擔心吳三桂的人馬無法將王一凡擊潰,因此披著單衣走了出去,望著外麵的鵝毛大雪,不由得心裏一片淒涼。
但這日之後沒過多久,朱由檢聽到了京城內的一些流言,說是有人從山西逃回來,親手帶回王一凡的討伐檄文,上麵說王家軍將在年後的開春之時到達京城,與崇禎帝決戰。若是官軍敗北,就得讓朱由檢盡快退位讓賢,將江山交給晉王王一凡。
還有一個消息,說是山東也發現了王一凡的軍馬,他們已經截斷了運河,使得外地輸送往北京城的漕運線路中斷,北京城內的糧價因此如脫韁的野馬一般飛速上漲。
還有人說,王一凡的兵馬已經攻陷了距離京城三百裏處的真定府,真定知府邱茂華和中軍官率領州府官員投降,已經有少量的王家軍將士進入了真定府,收繳了各衙門的印信腰牌,並將庫房和府院看守起來,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真定。
而大同、陽和兩處軍事重鎮也已經向王一凡投降,現在北京城內的達官貴人和富商豪紳都想逃出北京,但因為無處可逃,而隻得在城內惶惶不可終日。
而就在得到朱由檢的聖旨後,吳三桂慢慢騰騰地帶著山海關的步騎兵和士民開始啟程,但一路行軍緩慢,走了幾天才走出了三十裏!
若是在過去,以朱由檢的性格早就要下旨嚴厲斥責,甚至派出錦衣衛將吳三桂就地拿辦,以儆效尤了。
但此刻,吳三桂卻是朱由檢唯一的希望,因此他決定格外開恩,不但不追究吳三桂等人的過失,還下旨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唐通為定西伯、黃得功為靖難伯,催促他們能立刻火速率兵進京勤王。
可是吳三桂卻送來密信,說是自己麾下五十萬士民需要一起保護入關,其中老弱婦孺眾多,因此大軍的速度十分緩慢,但信中他勸朱由檢不要擔心,說是老弱婦孺已經運送上船,大軍正在輕裝準備前行,料想一定能按時趕到北京城下。
朱由檢雖然心裏異常焦急,也隻得暗自在心裏安慰自己道:“還好好還,起碼現在吳三桂已經啟程,應該會趕得到,北京城應該能夠逃過一劫了。”
第三天,被加封為定西伯的薊鎮西協總兵唐通率先從密雲趕到京城,率領所部八千人前來勤王。
朱由檢立刻在武英殿召見了他,一番鼓勵和慰問之後,賞賜他黃金四十兩和白銀四千兩,讓唐通立刻率軍開赴居庸關,固守長城,並派太監杜之秩和唐通一起去監軍。
因為這個唐通也是之前鬆山炸營的總兵之一,朱由檢對他並不放心,派了自己的太監去當監軍,才能讓他稍微定下心來。
杜之秩叩頭道:“請聖上放心,居庸關是天險,隻要有四五百人就可堅守,如今我和唐總兵帶八千將士戍守,一定是萬無一失,絕不會放一個賊人進關!”
朱由檢這才放了放心,又囑咐了幾句,才讓他們一起去了,他揉了揉發黑的眼圈,暗想:“今天總算能夠睡一個踏實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