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盡在掌握(3 / 3)

第三種方案,則是可以趁李自成、張獻忠羽翼未豐的時候先將他們扼殺在搖籃裏,但壞處則是王一凡將麵臨四麵受敵的局麵。

他沉吟了半響,還是對李岩說:“我看李軍師的方法值得商榷,但咱們的人馬多來自北方,對江南一帶並不熟悉,恐怕征伐江南也沒那麼容易吧。”

李岩信心滿滿地說:“請晉王放心,曆來大軍南下,就從來沒有過失利的先兆,更何況咱們現在兵精糧足,南方又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名將能阻擋我們的大軍,因此我看,南下是當前最合適的策略。”

牛金星卻反駁道:“恐怕沒那麼簡單吧,以前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意圖南下滅吳,卻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火燒赤壁,殺得大敗虧輸,我看江南還是有結果厲害角色,絕不像你說得如此不堪。”

李岩卻擺擺手道:“不然,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江南早就很久沒有經曆過大的戰士,軍民們都不懂得兵事為何物,隻要咱們派出一支軍隊,不愁江南不平。隻不過大軍鐵蹄到處,還是得以撫為主,最好不要動武,以免毀壞了這處曆朝曆代的大糧倉,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王一凡忽然歎道,他對著在場的眾人正色道:“江南這個地方,我也仰慕已久,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看崇禎能撐到現在,也都靠了江南的賦稅,咱們若是拿下了江南,恐怕他的王朝就再也支撐不住了。不過咱們王家軍一向都是仁義之師,就算下了江南,軍紀也絕不可廢!”

眾人見王一凡已經下定決心,紛紛附和道:“還請晉王放心,咱們一定不會辱沒了王家軍的美譽,絕對讓晉王的美譽傳遍整個江南。”

王一凡笑了笑,對大家說:“這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替我做了不少事情,其中的功勞我自然會一一論功行賞,但其中,我覺得功勞最大的還是留守在洛陽城的王守義。”

有些將領心中不服,暗想自己拚死拚活地攻城略地,到頭來居然還比不上守在洛陽城內的王守義,更有人立刻想到王守義是王一凡的幹兒子,這次子憑父貴,王一凡恐怕是借機要拔高他,讓他震眾將。

卻聽王一凡繼續說道:“諸位有所不知,咱們這一路之所以一帆風順,全靠洛陽城之助。陝西、四川和河北的兵馬要來進犯,首先就得通過洛陽,而守義穩守洛陽城,就是讓咱們後顧無憂,大家想想,若是咱們的腹背受敵,能像現在這樣順風順水麼?”

眾人聽得心悅誠服,都覺得王一凡的話很有道理,王一凡接著說道:“像守義這樣在後麵默默奉獻的人,我們軍中還有許多,咱們決不可忘了這些人的功勞,妄自菲薄。須知打天下,是一步步從低處做起,根基牢固則江山穩固,以守義的才能,當個守將的確是委屈了,我現在就派人去洛陽,封他為世子,將來也可繼承我的事業。等咱們拿下江南後,北伐還是少不了他的。”

眾人連連稱羨,都替王一凡有這樣出色的義子而感到高興,王一凡當即定下了南下的方略,分撥眾人前去執行了。

等眾人離開以後,一個親兵帶著戚無傷的消息而來,告訴他戚無傷已經按照之前的計議除掉了有心離叛的馬守應,並將他的部眾整編到了自己的旗下。

王一凡鬆了口氣,覺得現在的一切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不由得忽然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