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緊鑼密鼓地準備攻取江南之際,在西邊又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李自成趁孫傳庭的兵馬在河南大敗之際,率軍突襲西安,卻不料被西安守軍困在城下,孫傳庭帶著幾千士兵反戈一擊,竟然將李自成的人馬殺得大敗,劉宗敏、高一功等主要將領都在這一戰裏壯烈犧牲,李自成獨自一人潛逃,聽說在路上被一個農民所殺,因此陝西的民變徹底平定。
崇禎帝得到這個意外的消息後,立刻加封孫傳庭為太子太保,並將逃離開封城的陳永福等人也歸到他的麾下,加以兵部尚書銜,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等地軍務。
王一凡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意識到孫傳庭在此次大勝之後,將會再度出潼關威脅王家軍的後方。
這對王一凡等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李自成一向是義軍的總首領,在各路義軍中威望極高,這次他壯烈犧牲之後,王一凡立刻仿效昔日的劉邦,替李自成打出報仇雪恨的旗幟,同時若孫傳庭大舉出關,將會放棄原來易守難攻的關中之地,這樣在河南以優勢兵力攻打他,必然能打贏這一仗,然後取關中就沒有難度了,這樣西北除了四川以外就算平定了。
但此前定下的平定江南方略就要受到影響,就在此時,李岩自告奮勇地說:“啟稟晉王,攻取江南的事情還是由我來幫你完成吧,追擊左良玉我已是駕輕就熟,現在他雖然又收羅了二十萬烏合之眾,但我估計,隻要給我十萬大軍,就足可蕩平江南。”
王一凡望著李岩那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心情非常複雜,他知道以李岩的才幹再加上前來歸附賀錦等三人的協助,攻略江南應該不是難事。
但李岩若立此大功,將來自己正式登基之時恐怕不是一個區區的丞相能夠打發得了的,到時候就算他要封侯封王,以他的功勞自己也無法拒絕。
他想了一下,就對李岩說:“李丞相,這次攻取江南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孤希望你不負厚望,率領大軍克複江南,昔日明太祖朱元璋放手讓徐達北上伐元,今日我就封你為平南大元帥,替孤討平江南!”
李岩聽了這句話,心裏也有些不是味兒,昔日徐達替朱元璋東征西討,立下了不世之功,到頭來卻因為朱元璋忌憚他在軍中的影響力和出眾能力,盡管徐達已盡力韜光養晦,還是在他發背瘡之時故意送蒸鵝給他,令他含恨而死。
王一凡此刻將他比作徐達,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李岩不得而知。
可他還是躬身一禮,慨然道:“能蒙晉王如此信任,李岩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一凡點了點頭,一旁的兵部侍郎李振聲立刻敘述起江南一帶的風物。
這個李振聲是在奉天投降的明朝巡按,因為熟知江南情況而受到王一凡的重用,更因為年輕有為,被王一凡任命為兵部侍郎之職,可謂是年輕有為。
他娓娓而談,一一將水鄉的旖旎風光和豐饒的物產說了出來,王家軍的眾人早就習慣於中原一帶的殘破不堪,現在聽到他說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美妙世界,都不覺有些神往。
王一凡忽然問道:“這個左良玉口口聲聲號稱有二十萬大軍,究竟有這麼多麼?”
李振聲忙道:“那是他自吹之語,不足為信。江南之兵難比北方的人馬強悍,一個近百年都沒打過仗的地方,能出得了什麼強兵?前些日子南京馬士英給崇禎的奏本上也寫得很清楚,左良玉麾下的騎兵不過萬,老老少少和妻小親眷加一起才二十萬,能戰之兵不會超過一半。”
王一凡這才鬆了一口氣,他立刻分撥出十萬兵馬給李岩,並派賀錦等三人協助李岩,同時也將戚無傷留了下來,名為讓他擔任副將輔佐李岩,實際上卻是安插他在李岩身邊,防著李岩聲勢大了以後別有二心。
曆史上這樣的例子極多,武將若是權力過大,即便是自己沒有異心,難免屬下的人不會產生出黃袍加身的念頭,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好在李岩也不以為意,爽快地就答應了王一凡這番布置。
王一凡立刻就帶領牛金星、王栓等人北上,花了十天的功夫趕回到了洛陽城,這時他得到消息,孫傳庭果然已經在兩天之前率軍出了潼關。
王一凡不及到福王府看望袁芳和玉貴妃等人,就立刻展開軍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