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盡在掌握(2 / 3)

王一凡擺了擺手,讓親兵將羅汝才和吉珪推出去斬首示眾,等他們的首級被呈上來以後,他吩咐道:“找幾副上好的棺材,收殮好這幾個人。對他們的家小和親兵仆從,若是願意投降,就不要傷害,一切的財產不要亂動,更不許將士們借機違犯軍紀,如有犯者,立斬不赦!”

在吩咐完畢後,王一凡立刻招來賀錦、劉希堯和藺養成等三人,等他們行禮以後,他立刻說:“羅汝才和賀一龍勾結官府,妄圖置咱們於死地,這些事情罪證確鑿,我已將他們擒下斬首示眾,三位雖然和他交往甚密,但我絕不會計較,一樣會委以重任。至於他們的家小我也會繼續撫養,還請三位放心。”

賀錦幾人雖然對羅汝才等人的死有兔死狐悲的感覺,但他們卻知道,現在絕不是向王一凡發表疑義的時候,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更何況他們的確有心繼續輔佐王一凡,便立刻表態支持王一凡的意見,紛紛表示擁戴。

王一凡見他們並無二心,就安撫了幾句,讓他們各自回營穩定軍心。

緊接著,王一凡立刻派出將佐人馬,前往賀一龍和羅汝才的軍中整頓。

他命人將羅賀二人的罪狀一一公開,羅汝才和賀一龍等人部下雖然驚駭不已,但大家的心裏都異常複雜,表麵上裝作服從王一凡的意見,等離去的路上,才流淚、歎息、懷疑和不平起來。

尤其是楊承祖當夜就率領著幾個心腹將領和幾千士卒反出了大營。

王一凡當機立斷,一麵派人前去追殺這些人,一麵改襄陽為襄京,自稱為晉王,這也是取自周朝周靈王太子晉的名號,因為其為天下王姓人的始祖,就以此為國號,設府立官。

而李自成和張獻忠雖然表麵上對王一凡十分謙恭,還在他稱王之後特地派了使者帶來金銀珠寶道賀,但很快,他們就在各自的地盤上自立為王,李自成自稱順王,張獻忠自稱西王,與王一凡分庭抗禮。

王一凡心裏雖然惱火,但現在畢竟明廷未滅,江南一帶也仍在崇禎帝的掌握中,他不願意同時和李自成和張獻忠開戰,為免自己四麵受敵的境況,也就由著他們去了。

他封李岩為左丞相,牛金星為右丞相,袁芳為文皇後,玉格格為玉貴妃,並出乎眾人意料地將海蘭珠封為宸貴妃,這時眾人才恍然大悟,知道海蘭珠腹內的孩子竟然是王一凡的骨肉,但此刻木已成舟,他們也隻得接受了這個事實。

王一凡在晉王府內召開會議,商議之後的進軍方略。

牛金星主張立刻北伐,度過黃河取河北直逼北京城,而李岩則建議順流而下,奪取南京之後,以富庶的江南為基礎,切斷漕運,再出兵北京,

還有一種意見,是先出兵西進,在征討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後,橫掃三邊,最後再奪北京。

這三種方案,王一凡都覺得各有優劣,第一種方案雖然以目前自己的聲勢,必能一鼓而下北京城,但鎮守在山海關處的吳三桂恐怕也會因此獻關投敵,將滿清韃子引到關內,而在皇太極猝死之後,八旗將士在範文程、多爾袞和洪承疇等人的帶領下,日漸壯大,已經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王一凡擔心自己勞師襲遠,到頭來反而被清兵摘了勝利的果實。

而第二種方案,雖然可以立刻解決現在數十萬大軍的糧食銀餉,但他也不無擔心,當手下的士兵見識到富庶江南的燈紅酒綠之後,是否還能保持住之前那股舍生忘死的征討決心,若是士兵們沉溺留戀於江南美景,那麼北伐滅明的期望也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