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工商之道(中)(2 / 2)

也有人建議減少往揚州方麵的支出,秦雋揚也無法接受。海州的一半支出在於獲取稻米、牲畜、布匹、桐油等必須物資。還有的一半是落入了淮南呂用之和那些大小軍頭的腰包。這筆開銷具有政治目的,是萬萬不能省的。它能大大地緩和淮南集團內部的矛盾,秦雋揚現在對揚州可是多有仰仗,殷切希望呂用之主政的淮南能長治久安。

淮南那幫軍頭也不是白拿錢。他們也不容易,這大半年來翻山越嶺“拆遷”山戶。為海州提供了上萬的百越奴隸。

百越奴隸身體健壯,能吃苦耐勞,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勞力。就連那些百越女奴都能扛著百斤的鹽包健步如飛。大量的百越女奴的湧入,還解決了海州的“半工”現象。原本每天下午在西門市場喝酒賭錢的閑漢幾乎絕跡了。

呂用之和他的嫡係相對來說要遐意不少,他們把揚州苦心儲存造船木材賣給海州,就可以賺得眉開眼笑。

大唐的造船業非常發達,有大量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潤、常、蘇、湖、揚、杭、越、台、婺、江、洪以及沿海的登州、福州、泉州、廣州等地。這些造船基地設有造船工場,儲存著大量的造船材料。能造各種大小河船、海船、戰艦。盛唐時,朝廷一聲令下,一年可造船數千艘。

安史之亂後,各處基地多已破敗。廣德二年(764年)任命著名的理財家劉晏到揚州接辦漕運。劉晏是兼管財政的宰相,在他的主政之下。大量的工匠、造船材料彙聚揚州,揚州從此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造船基地。

各地造船多是就地取材。多用鬆木、杉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還有烏婪木、荔枝木等。海州多是鬆木、杉木、柏木、榆木。這些木材造內河平底船倒還合用,造海船就差點。

秦雋揚看中的是揚州積存的大量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還有烏婪木、荔枝木。還有珍貴的“豫章楠”,“豫章楠”屬於有錢沒地買的珍貴木材。它產於江西,生長緩慢,樹幹平直。取材可長達十幾丈有餘,直徑在2到3尺之間。極為堅固又耐腐防蟲。且木性穩定,不易開裂。楠木紋理細膩,打磨後表麵會產生一種迷人的光澤,常被稱作“金絲楠木”。用做海船的主桅那是再好不過了。

要擺脫財政困境,通常的辦法是“開源節流”。

秦雋揚認為“節流”幾等於自殺,“開源”才是奮發進取。

前世的知識使海州陷入困境,他隻好去翻翻古籍,看看老祖宗有沒有留下什麼“開源”的“密技”。或許是他太愚鈍、太執著,那些“密技”都和他的理念有衝突。

當他的眼睛越來越頻繁地盯著地圖上的下邳時,“踏浪軍”回來了。

“踏浪軍”帶回了二大船的皮革、二大船的硫磺、三千餘婦幼、十幾匹的濟島土馬。還有不少的海珠、牛、羊。還有那發現數支鯨群的消息。

上天的眷顧!

什麼人才是“天子驕子”?那些愚昧的遊牧蠻夷?那些無知的漁獵民族?

當然不是!上天既然讓他們愚昧和無知,怎麼可能去眷顧他們?

“穿越者”才是真正的“天子驕子”!

數支鯨群!那就意味著有個鯨場!那裏有著這世界最龐大的生物—藍鯨。古史記載,在漢代、西晉、南北朝時期時常有巨鯨衝上山東半島的海灘。那些大鯨的大小可比千頭牛,一個舌頭的重量就抵上百頭肥豬。

有了這個固定的鯨場,海州再添十萬軍民亦可食無憂。

運回的硫磺可是馬上就能折現的。

大唐現有的硫磺分三種:石硫黃,生南海島山中。土硫黃(又作青硫),出廣南及榮州、資州。舶硫又稱倭硫黃,與日本貿易所得。其中舶硫為佳,最為昂貴。本土產的土硫黃多雜質,為最差。

石硫黃是含硫溫泉處升華凝結於岩石上者,采集所得。舶硫其實就是提煉後的石硫黃,係將硫黃先用冷水洗去泥土,再用熱水燙10餘次,最後放入香油內,撈取浮於表麵者即得。而大唐本土所產的土硫黃,是將泥塊狀的硫黃礦石,在坑內用素燒罐加熱熔化,取其上層之硫黃溶液,倒入模型內,冷卻後,取出。

濟島出產的硫磺即是石硫黃。大唐的硫磺黃礦少,質差。石硫黃和舶硫更是稀少,硫黃可以用來入藥。內用治陽痿,虛寒瀉痢,大便冷秘。外用能殺蟲止癢。可用於疥癬、濕疹、皮膚瘙癢。這是軍中的必須藥品。

有道是水火無情,硫磺還有個重要作用是——縱火!這可是兵家大技。軍隊的輜重裏沒個幾百斤硫磺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幹架。

濟島中央的漢拿山是座火山,山周的溪流湖泊盛產硫磺。

這兩大財“源”送上門來,秦雋揚又可以無愧於海州十萬軍民的盲從了。

老金今晚10:44的火車出發去海州,為期一周。影響更新,還望各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