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九一三年(二)(2 / 2)

小五愣住了。這時,站在我們身邊的鄭大兵再次催促道:“邵德,先趕回戰俘營吧!楊建和四哥他們現在危險。”

我“嗯”了一聲,再次扛起了身邊目瞪口呆的金老頭,然後拍拍小五的肩膀:“走吧!小五。”

小五應了一聲,咬了咬牙,跟在我們身後往遠山外的方向跑去。

阮美雲和那武士在原地站了很久,最後追了過來。這個叫邵統軍的武士走到我身邊,和我並排站住:“邵德,我說個故事給你聽吧……”

2

清朝末年,局勢動蕩。以李鴻章為首的一幫洋務派,期望力挽狂瀾,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帝國。當時這批人效仿西方政府的各個部門職責,創建了一些新的機構。其中就有一個在之前各個朝代沒有過的新部門:天字第一號衙門。

其實特務機關在曆朝曆代都是存在的,比較有名的是明朝的東廠西廠以及錦衣衛,大清帝國之所以沒有特務機構,是因為有密折這麼種不同的方式。封建王朝的特務機構主要針對的是大臣與各地藩王,而清朝有了密折,就相當於整個中央集權下麵的所有官員,都無形中成為了政府控製一幹下屬的特務網。

到列強敲開了封閉的大國,對於間諜與特務的需求,一下迫切起來。於是,軍機處下便有了天字第一號衙門這個新的部門,直接歸軍機處管理。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清廷四虎。

邵統軍便是四虎之一。邵統軍是將門之後,邵並不是他本來的姓氏,在邵統軍還隻是個牙牙學語的孩童時,他就被天字一號衙門帶走,被賦予了邵統軍這麼個新的名字。邵統軍孩童時問過衙門的教頭自己生父母的情況。教頭捏著胡子笑道:“你放心就是了,你爹兒子多,你不過是他貢獻給大清朝的其中一個罷了。”

可腐朽的清廷,並沒有因為少數的幾個有識之士而崛起。包括被賦予了神聖使命的天字第一號衙門,到最後也不過是成為了朝廷的殺人工具。邵統軍當時年少,也分不清是非黑白,死在他手裏的革命黨人不少。同樣,慢慢隨著年歲的長大後懂得了思考的,還有邵統軍的一群夥伴,他們就是四虎的其他三位,以及綽號小諸葛的衙門智囊——陸正海。

陸正海比邵統軍大幾歲,他和邵統軍不同,並不是從小就進了天字第一號衙門。但對於他自己的身世,陸正海也不清楚,隻知道他從小就在李鴻章李大人身邊伺候。大人見這孩子機靈,有心培養,便送進了天字第一號衙門。

李鴻章大人在1901年就死了,他死後,清廷日益破敗。

也是因為李大人的離世,對於天子第一號衙門,問津的人也越來越少。滿朝文武都在為自己的以後各做打算,自然沒人留意這個始終隻有十幾個人的小部門。

關係走得比較近的四虎以及小諸葛陸正海,在1902年選擇了離開北京,流落民間。開始那兩年,五個人過得也比較淒慘,空有一身本領,可又不願意偷摸拐騙,自視始終很高,希望有一天依然可以報銷國家。

1904年,蔡鍔將軍回國,在雲南、廣西、湖南開設新軍。邵統軍與陸正海五人當時正好流落到湖南,便加入了新軍。

五個人在新軍裏還是捆得很緊,不喜與其他人混到一起,總是自己幾個人固守著隻有他們五個人的小圈子。但他們的能力也很快被新軍領袖蔡鍔發現,並且最可貴的是,五人除了本領大,還異常的團結,這在當時那動蕩的年代,著實是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

蔡鍔將軍把五人帶到了自己身邊,甚至吃住都經常在一起。這麼說吧,就算是蔡鍔與小鳳仙溫存的夜晚,那麼窗邊少不了的也是邵統軍與陸正海這幾個人把守。

四虎與陸正海也都看重情義,很快就成為了蔡鍔將軍的死忠。可是大時代並不是蔡鍔可以左右的,終於,在1913年,將軍被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調入北京,名為高就,實際上是被控製到了袁世凱手裏。

邵統軍等五人也跟隨蔡鍔將軍到了北京,五個人畢竟是清廷養大的,雖然也明白清廷的覆滅是大勢所趨,可對袁世凱政府始終抱有敵意,所以五人沒有住進蔡鍔那間受著袁世凱監視的府邸。邵德也是在那年懷上的,邵德的母親懷孕不久的一個夜晚,四虎以及陸正海被蔡鍔緊急召集起來,那一晚所說的事情,也從此改變了邵統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