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扼秦隴歧王稱雄,貫五代蜀主恃險(2 / 2)

後唐與前蜀之戰。923年,後唐代後梁而立,建都洛陽。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征伐前蜀。九月,後唐莊宗李存勖,以李繼岌為西川四麵行營都統,郭崇韜為招討使,發兵6萬伐蜀。十月,前蜀主王衍引兵數萬自成都至漢州。武興節度使王承捷告蜀主唐兵已西上,蜀主殊不為意。後唐兵來攻,王承捷以鳳、興、文、成四州印節迎降,後唐得兵8000,糧40萬斛。成州刺史王承樸棄城走,階州刺史王承嶽降。蜀天雄軍節度使王承休率12000人賂羌人買路由文州歸蜀。天軍副使安重霸以秦隴之地降於後唐。

後唐與後蜀之戰。925年,後蜀代前蜀而立,建都成都。後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後唐將石敬瑭入散關,階州刺史王弘贄、瀘州刺史馮暉與前鋒馬步都虞侯王思同、步兵都指揮使趙在禮引兵出人頭山後,過劍門之南,還襲後蜀劍門。甲戌,王弘贄等攻破蜀劍州,還得劍門。後唐軍又分道趨文州,為後蜀軍所敗。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四月,後唐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武定節度使孫漢韶以興元等四鎮之地降於後蜀。五月,後唐階州刺史趙澄降於蜀。後蜀攻取成州。六月,文州都指揮使成延龜舉州附於蜀。十月,後唐雄武節度使張延朗率兵圍文州,後唐新署階州刺史郭知瓊攻文州,拔尖石寨等20餘寨,生擒數百人。後蜀李延厚率果州兵屯興州,遣先登指揮使範延暉救文州,張延朗解圍而歸。

後晉與後蜀之戰。936年,後晉代後唐而立。建都開封。後晉出帝開遠元年(944)二月,後晉階、成義軍指揮使王君懷苦其刺史暴虐,率所部千餘人叛晉降後蜀,為蜀作向導以取階、成二州,後蜀攻階州。三月,後晉秦州兵救階州,出黃階嶺,敗蜀兵於西平。後晉天福十二年(947)正月,後晉雄武節度使何重建以秦、階、成三州降蜀。後蜀以左千牛衛上將軍李繼勳為秦州宣慰使。李繼勳與興州刺史劉景攻克固鎮。何重建請求蜀出兵與階、成兵共出大散關攻取鳳州,蜀主發山南兵3700赴之。二月,何重建遣崔延琛攻鳳州,不克,退保固鎮。三月,蜀山南西道節度使孫漢紹又率兵2萬攻鳳州,屯於固鎮。四月,後晉鳳州防禦使舉州降蜀。於是後蜀盡有秦、鳳、階、成之地。

後漢與後蜀之戰。947年,後漢代後晉而立。建都開封。後漢高祖幹祐元年(948)十月,後漢與後蜀王景崇戰於鳳翔。後蜀遣山南西道節度使安思謙率兵救鳳翔。安思謙兵敗,屯鳳州,後歸興元。十二月,蜀主命安思謙再出兵救之,思謙引兵自興元屯鳳州,請先運糧40萬斛,乃可出境。蜀主孟昶曰:“觀思謙之意,安肯為朕進取!”發興州、興元數萬斛以饋之。

後周與後蜀之戰。951年,後周代後漢而立。建都開封。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正月,後蜀置威武軍於鳳州。後周世宗柴榮命鎮安節度使向訓與鳳翔節度使王景等統兵伐蜀,攻取秦、鳳二州,蜀以保寧節度使李廷桂等拒後周兵。七月,後周柴榮命趙匡胤前往隴南視察伐蜀軍情,趙匡胤還,認為秦、隴可取。柴榮采納趙匡胤主張。八月,王景等敗蜀兵,俘獲三百人。周、蜀再戰於黃花,蜀大敗,被俘3000人。九月,後蜀遣染院使王巒領兵出唐倉阻擋後周軍,王巒兵敗戰死,後蜀大將高彥儔與諸將商議退守青泥嶺,河池為後周所有。後周在固鎮置雄武軍,築土城。蜀雄武節度使韓繼勳棄秦州奔還成都,成、階二州皆降於周。十一月,後周兵克鳳州,擒蜀威武節度使王環等5000人。後周主下詔赦免秦、鳳、階、成四州之民“二稅征課之外,凡蜀人所立諸色課徭悉罷之”。所獲蜀將士,願留者優給俸賜,願去者給以路費。五年,後蜀以趙崇韜為北麵招討使,孟貽業為昭武、文州都招討使,趙思進為東南招討使,韓保貞為北麵都招討使,率兵6萬,分屯要害之地以備後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