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為什麼珊瑚蟲在我國僅生存於南海(3 / 3)

3.海魚為什麼不是鹹的

為什麼生活在又鹹又苦的海裏的魚類,雖然時時吞吐海水,卻不會像鹹魚那樣的鹹?

原來,海魚的鰓片裏存在著一種叫做“氯化物分泌細胞”的組織,它具有把含鹽的海水過濾成淡水的本領,是一種能排除鹽分的特殊組織。海魚就是依靠這種本領在鹹鹹的海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著。

可惜淡水魚的鰓片裏,沒有氯化物分泌細胞,無法把含鹽的海水過濾成淡水,適應不了海水又鹹又苦又澀的環境,因而也就不能在海龍王的領域裏通行。

有趣的是,有一些魚類竟然能夠來往於江河湖海之間,暢行無阻。例如我國的鯔魚、梭魚、鱸魚、鰻魚等,它們既能舒舒服服地在海裏生活,又能快快活活地在江河裏暢遊。這一類魚的鰓片上有一種既能適應淡水又能適應海水環境的細胞組織,所以這些魚或是在海裏產卵,在河裏育肥,或是在河中產卵,在海裏長大,能夠靈便地使氯化物分泌細胞,適應海水與淡水的不同環境。

4.魚體為什麼常在表麵分泌粘液

魚類的皮膚上有一種杯狀細胞,能分泌粘液。

當魚活著的時候,由於全身粘液的作用,既能減少魚體在水中的摩擦,使它遊得更方便,又能保護它不受寄生物、黴菌、細菌和其它微小的生物所侵蝕,還能使皮膚具有一種正常的滲透能力,防止體外物質隨便進人身體裏麵,影響它正常的生活能力。另外,還有凝結和沉澱水中浮泥的作用,保證魚體表麵光滑,鰓清潔。

即使魚死後,由於它皮膚上仍有一層粘液存在,還能推遲細菌對魚體表麵的分解作用,使它不致太快變壞。

5.魚是怎樣在水下呼吸的

人之所以會被溺死,是因為水把氣管堵死了。而魚是怎樣在水下呼吸的呢?

原來,魚有特殊的水下呼吸器官一一鰓。如果打開魚的鰓蓋,你就會看到那裏麵有一片片的鰓瓣,上麵有許多鰓絲,鰓絲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微血管。魚鰓的微血管非常薄,是一種具有滲透性的薄膜。這種薄膜有一種奇妙的本領,它能透過氧和二氧化碳,卻不讓水透過,正因為如此,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氣進入魚鰓後,經鰓絲的微血管就能進入到魚的血管中去,而呼出的二氧化碳則經過微血管的薄膜滲透到水中去。這就是魚類的呼吸過程。

6.為什麼冷開水養不活魚

媽媽出差了,告訴小璐別忘了給金魚換水。小璐渴了,拿起水杯倒了點冷開水喝。看著悠悠然遊動的金魚,小騎腦海中忽然閃出一個新念頭;用冷開水養魚多好啊!開水最衛生了,裏麵的細菌全被殺死了。人喝了不鬧肚子,魚也保準不拉稀。

說換就換。可真邪門,沒多久,金魚的肚皮全都朝天―死了。好奇的小璐跑去請教老師,才把謎底揭開。

原來,魚也離不開空氣。自然水裏溶解有空氣,魚就是依靠溶解在水裏的空氣進行呼吸的。自然水一煮沸,水中的空氣全跑了。煮開水的時候,壺裏老冒氣泡,那就是跑走的空氣。沒有空氣,魚自然就活不下去了。

7.魚兒也睡覺嗎

睡眠對於動物界來說,是消除疲勞、保持充沛體力的生理現象。每當夜幕降臨,鳥兒歸巢酣睡,野獸進穴熟眠……而生活在萬頃碧波下的水生家族,睡不睡覺?怎樣睡覺呢?

陸生脊椎動物睡眠時,都要把眼瞼拉下或合上,閉著眼睡。而魚類絕大多數沒有眼瞼,眼睛完全裸露而不能閉合,有人因此認為魚總是睜著眼睛不睡覺。其實不然,魚也和其他脊椎動物一樣,每天要睡眠的,隻是它們都睜著眼睛睡覺。

人們睡覺時,呼吸緩慢而均勻,節奏感強。魚類睡覺時,隻見它們緩慢地頗有節奏地扇動著鰓蓋,偶爾也劃動一下胸鰭或尾鰭,使身體保持平衡。魚類睡覺好比人們打個盹兒,時間不長而且很警覺。但也有的一覺睡上幾個月的。有些魚類到了冬季就冬眠。例如鯉魚,常成群在水的深處過冬,它們在水底圍成一圈,頭互相依靠著,一直到春天才醒來分散活動。

有人發現,海豚一天到晚總是不停地遊動著,好像並不睡覺。其實,海豚每天也睡上幾小時,但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海豚有一個構造奇特的腦子,半個腦子人睡時,另半個腦子仍然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