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為什麼說海洋是生命的搖籃(3 / 3)

3.海平麵上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知道,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50千米以內的沿海地區。如果海平麵再上升1米,那將使5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10億人口和1/3的耕地受到影響。對我聞來說,我國海岸線長達18000千米,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的重心,因此,全球變暖與海平麵上升,將對我國沿海經濟的發展帶來一係列的不利因素和嚴重問題:東南沿海地區台風增多,加重了風災與暴雨災害;風暴潮災害加劇,洪澇威脅加大,港口功能減弱,現有海堤和擋潮閘等工程的抗災能力降低。預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黃河三角洲和天津地區,低地被淹沒,洪澇威脅加大;風暴潮災害加劇,港口功能衰退;城鎮汙水排放困難甚至倒灌,河口海水人侵,鹽水人侵上溯;淡水汙染和海洋汙染加重。

目前,科學家正在開展海平麵上升及影響和對策的研究。我們相信,人類一定能探索出一條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4.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

1982~1983年,秘魯沿海異常增溫多雨,大量錢魚死亡;澳大利亞叢林因幹旱和炎熱而不斷起火,土壤龜裂;美洲加利福尼亞遭受水災;非洲南部持續大旱……這種全球性氣候異常現象被科學家們稱為“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是一個以2~7年為間隔的重複出現的自然現象。在正常年份,秘魯西海岸的太平洋沿岸地區都受一股冷洋流控製,有一個範圍很大的天然漁場。一旦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及海流方向異常,東太平洋的冷洋流即被一股暖洋流所代替。厚度達30多米的暖洋流覆蓋在冷洋流之上,使大量冷水性的浮遊生物遭到滅頂之災,紛紛逃離或死亡。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的譯音,原意是“神童”或“聖明之子”。古印第安人出於迷信,稱這種反常的溫暖潮流為“神竜”潮流,即“厄爾尼諾”潮流。凡是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年,都會出現全球性的天氣異常,造成一些地區旱災,一些地區洪水泛濫。最新一輪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在1997年5~6月問出現,估計1998年7~8月間消失。

5.海流是怎樣形成的

在海洋裏沿著一定的方向和路線流動的水流,叫海流,又叫洋流。它同航海業和捕撈業有著密切的關係。

海流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因為地球各部分獲得的太陽熱能不平衡,熱帶的海水比南北極的海水受熱多,所以比較暖。熱水會因體積膨脹而變輕,冷水會因體積縮小而變重。因此,兩極的海水向下沉,熱帶較輕的海水便流過去補充冷水的位置。可是,這些暖水很快就變冷了。新的暖水隻有流過去補充,這樣循環往複,就形成了海流。

海流的產生,還與海水的密度有關。海水的密度在不同的區域是不同的。溫度低的海水就要比溫度高的海水密度大,鹽度大的海水就要比鹽度小的海水密度大。所以溫度低、鹽度大的海水,就不斷地下降,而且沿著海洋的底層向溫度高、鹽度小的海水下麵流動;溫度高、鹽度小的海水也不斷地上升,沿著海洋的表層向溫度低、鹽度大的海水上麵流去。這樣,就形成了廣大範圍內的海水周流運動。

還有,定向風的流動也可以形成海流。如熱帶海麵上北半球終年吹著東北信風,南半球終年吹著東南信風,大量的海水就順著信風的方向,從大洋的東部流往西部,形成―了赤道附近的南赤道海流和北赤道海流。

6.波浪是怎樣形成的

俗話說,風疾浪高。海浪主要是由海麵上風的吹動以及大氣壓力變化引起的。當風從海麵掠過時,由於氣流對海水的摩擦,牽動海水質點振動,而形成風浪。風越大,浪越高。波浪的高度差不多和風的速度成正比。例如當風速為10米秒時,波浪高度為4米;當風速增加到2味乂秒時,波浪高度就可達8~9米。波浪高度還和風時(風朝一個方向吹的時間)、風區(風在海麵吹動範圍)有關。風朝一個方向刮的時間越長,風卷過的海麵越大,波浪也就越高。在大西洋盛行的西風帶裏,終年不停地刮著西風,海麵上常見14~15米高的大浪。在南緯40°地帶,處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交界區,海麵遼闊,狂風得以充分肆虐,巨浪如山,是有名的“風暴40度”地帶,成為海上航行的“禁區”。

此外,波浪還與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有關。海底地殼劇烈活動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可以在海上掀起洪波巨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