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為什麼說海洋是生命的搖籃(2 / 3)

4.海洋蘊藏著多少能量資源

浩瀚的海洋,海水處於永無休止的運動中,因而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動力水力資源。海洋裏的波浪能、海流潮汐、鹽度差、溫度差、密度差、壓力差等都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據估計,在全球的海洋裏,潮汐能的蘊藏量約為27億千瓦,波浪能約為10億~100億千瓦,海流能約為50億千瓦,鹽度差能約為26億千瓦。這些能量相加,相當於現今地球上全部動植物生長需要能量的1000多倍。如果將其全部變成電能,全世界怎麼用也用不完。當然,限於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近期隻能開發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如此,潛力也是很大的。

5.海與洋是怎樣區別的

海洋占地球表麵的71%,總麵積約3.6億平方千米。海和洋是有區別的。洋是海洋的中心水域。洋的麵積大,彼此相連,占海洋總麵積的89%,深度大於3000米;有獨立的潮汐和海流;水溫、鹽度和密度等不受大陸影響;水體呈藍色,透明度較大。世界上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在四大洋中,它麵積最大(達1.8億多平方千米,占整個海洋麵積的一半),水體最深(平均深度超過4000米),有自己完整的洋流係統。著名的寒流有千島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及東中國寒流;著名的暖流為黑潮。

海是大陸和大洋之間的水域。海的麵積隻占海洋總麵積的11%,水深小於3000米,水溫受大陸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鹽度受附近大陸的河流和氣候影響,水體多呈黃、綠色,透明度小。海可分為陸間海、內陸海和邊緣海三種類型。如地中海、紅海為陸間海,我國的渤海為內陸海,東海、南海為邊緣海。

二、中國海和中國領海的含義是什麼

中國海位於東亞大陸的東南部,北太平洋的西部,是太平洋的附屬部分,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陸緣海。中國海是一個習慣上的傳統稱呼,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中國海海區總麵積為473萬平方千米。四個海中,渤海麵積最小,是內陸海,又是中國的內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是陸緣海,以南海為最大。黃海和東海,因位於中國大陸的東部,所以又將這兩個海區統稱“東中國海"。南海位於中國大陸的南方,所以又稱“南中國海”。

中國領海是我國主權管轄的海域,是我國領土的組成部分。領海是沿海國家所特有的,沿海國家從它所規定的領海基線向外延伸一定寬度,使之處於自己主權之下的海域,包括其上空及海床和底土。我國領海寬度是從領海基線起算12海裏。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我國可擁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這些海域構成我國的海洋國土和管轄區。

1.為什麼說我國的海洋資源十分豐富

我國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漁業海區。在祖國沿海大陸架聚集了1500多種魚類,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有150餘種,蝦、蟹、貝、藻類等數千種,有開發利用的底棲動物幾百種。據估計,我國漁業資源每年在1000萬噸左右,因而,我國大陸架漁場成為舉世聞名的漁場。

我國豐富的淺海、灘塗資源也達1330萬公頃以上,按現有的科學水平,可進行人工養殖的水麵有260公頃。

在我國近海寬闊的大陸架上還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渤海、南黃海、東海、台灣淺灘、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南海等海域,有30多個沉積盆地,麵積近70萬平方千米,石油資源量約25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8.4萬億立方米。

祖國濱海礦沙也很多,鑽石、金紅石、鈦鐵礦、石英砂等,富集於海南島等地區。

祖國沿海鹽田麵積有43萬公頃,1997年生產原鹽2928.1萬噸。

我國的海洋能源在理論上的蘊藏量是6億多瓦,其中潮汐能1.9億瓦,波浪能1.5億瓦,溫差能1.5億瓦,鹽度差能1.1億瓦。目前我國已建成的潮汐電站其發電一年有1500萬度。

我國豐富的海洋資源,成為緩解人口與資源矛盾的“藍色希望”。

2.為什麼近百年全球海平麵呈持續上升趨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公告,全球海平麵近百年的平均上升值為1.0~1.5mm/年。科學家預測,未來百年全球海平麵仍將持續上升。

5000萬年前,由於印度、非洲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陸地麵積減小,洋麵擴大,致使海平麵下降了約20來。18000~6000年前,海平麵呈持續上升趨勢。6000年以來全球海平麵整體穩定,僅局部有變化。近100年來,海平麵上升加速,已引起了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廣泛關注。

科學家認為,全球海平麵持續上升,主要是全球變暖造成的。從上世紀末至今,全球氣溫增加了化0.3℃~0.6℃。據測算,20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53℃,2030年將上升2.08℃。而全球變暖,主要又是人類活動導致的。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類活動排放的CO2、CH4和N2O等溫室氣體逐年增加。溫室氣體能無阻擋地使太陽的短波輻射向地球,並部分吸收地球向外發射的長波輻射,使整個地球成為龐大的“溫室”,使“溫室”的氣溫上升。因此,聯合國發出警告:人類活動導致全球的氣溫以一萬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在升高。如果不控製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後果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