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肌腱和周圍神經損傷1(1 / 3)

一、肱二頭肌肌腱斷裂

肱二頭肌肌腱斷裂多為其長頭腱斷裂,有外傷性斷裂和病理性斷裂兩類,前者見於青壯年,後者見於老年人。

R?診斷要點

1.病史?①青壯年有外傷史,即傷肢肘半屈、前臂旋後位時突然提起重物。②老年人有肩周炎史。

2.症狀?①外傷性者當時即可聞及肩部有響聲,伴劇痛,屈肘無力。②病理性者可有肩臂痛加重,屈肘無力。

3.體征

(1)外傷性者:①肩與上臂前側明顯腫脹、壓痛、皮下瘀斑,腫脹消退後,肩關節前下方能觸及凹陷;②主動屈曲肘關節受限,屈肘力減弱;③肱二頭肌肌腹下移隆起,在上臂中下1/3處可觸及該肌腹腫塊,屈肘後腫塊隆起更顯著。

(2)病理性者:上臂近端壓痛,主動屈曲肘關節受限,屈肘力減弱。

4.輔助檢查?屈肘位X線平片顯示肱二頭肌影增寬、縮短(需與健側對比),無骨折或關節脫位征象。

R?治療程序

1.一般處理?適用於外傷性斷裂的急診處理、病理性斷裂和不能耐受手術者。方法是屈肘90°位頸腕吊帶製動。病理性斷裂和不能耐受手術者需製動3周。

2.藥物處理?鎮痛止血。

3.手術治療?適用於外傷性斷裂者。術式為肱二頭肌長頭腱修補術。

R?處方

處方1?適用於外傷性斷裂的急診處理、病理性斷裂和不能耐受手術者。

雙氯芬酸(扶他林)25~50mg?po?tid或prn

或鹽酸曲馬多緩釋片(奇曼丁)100mg?po?bid或prn

處方2?三七片?3片?po tid

R?警示

1.藥物處理的注意事項?①雙氯芬酸(扶他林)詳見“第一節?三十四、骨盆骨折”。②鹽酸曲馬多緩釋片禁用於乙醇、安眠藥、鎮痛劑或其他中樞作用藥物急性中毒者。妊娠和哺乳、對阿片類藥物高敏者、有驚厥史者慎用。

2.對外傷性斷裂,凡無手術禁忌證者均應早期手術治療。

3.肱二頭肌長頭腱修補術中,若長頭腱遠側段較長,可將其固定於喙突;若較短,則固定於結節間溝或胸大肌與三角肌的止點上。

4.做長頭腱固定時應將肘關節屈曲90°、肩關節內旋內收,並由助手維持此體位直至術畢石膏外固定定型。

5.肱二頭肌肌腱修補術後石膏外固定期限為3周。

二、股四頭肌肌腱斷裂

R?診斷要點

1.病史?有創傷史,例如撞擊傷、切割傷、跌倒史,後者多見於中、老年人。

2.症狀?局部腫、痛,伸膝障礙。

3.體征

(1)膝部腫脹、皮下瘀斑,髕骨上緣股四頭肌肌腱處可捫及裂隙或凹陷,壓痛明顯。

(2)主動伸直膝關節受限或完全不能。

4.輔助檢查?X線平片可見髕骨下移(和健側比較),無骨折。

R?治療程序和處方

1.一般處理?適用於股四頭肌肌腱部分斷裂者及不能耐受手術者。

(1)在無菌條件下抽出皮下或關節腔積血,適當加壓包紮。

(2)膝關節伸直位石膏托外固定。

2.藥物處理?鎮痛止血。適用於股四頭肌肌腱部分斷裂者和不能耐受手術者。處方詳見“一、肱二頭肌肌腱斷裂”。

3.手術治療?適用於股四頭肌肌腱完全斷裂者。

(1)直接縫合術:適用於新鮮斷裂且張力較小者。

(2)鋼絲拉出縫合術:適用於新鮮斷裂且張力較大者。

(3)帶蒂腱瓣修補術:適用於陳舊性斷裂者。

R?警示

①股四頭肌肌腱完全斷裂,凡無手術禁忌證者應做急診手術或傷後48h內手術。②老年患者在經過準備後也應爭取早期手術。③直接縫合術中常用闊筋膜條貫穿斷端上方的股四頭肌肌腱和髕骨骨隧道,以減少股四頭肌肌腱斷端縫合時和縫合後的張力,有利於肌腱愈合。應注意骨隧道不能穿透髕骨關節麵。④鋼絲拉出縫合術中應注意髕骨上的螺絲釘不能穿透其關節麵,釘尾不能頂壓皮膚。⑤手術治療後都應采用長腿石膏將膝關節製動於伸直位。固定期限(包括非手術治療者)為6周。⑥鋼絲拉出縫合術後8周可再次手術,取出鋼絲和螺絲釘。

三、跟腱斷裂

R?診斷要點

1.病史?①有創傷史,例如切割傷、不恰當的起跳或落地。②少數患者有腱周炎史或慢性損傷史。③閉合性損傷多見於運動員和演員。

2.症狀?①提跟無力,行走困難。閉合性斷裂者當時即可聞及跟部有響聲,伴劇痛。②部分性斷裂者的提跟無力、行走困難可不明顯。

3.體征

(1)開放性斷裂者:有傷口,可見遠側斷端或傷口瘢痕(陳舊性者)。

(2)閉合性斷裂者:①局部腫脹,主動蹠屈距小腿關節(踝關節)受限或不能;②跟腱處可捫及裂隙或凹陷,被動背伸距小腿關節(踝關節)時裂隙增寬,且被動背伸範圍較健側增大;③小腿三頭肌肌腹上移,較健側顯著隆起。

4.輔助檢查?B超檢查可提示斷裂的部位和類型。

R?治療程序

1.一般處理?適用於閉合性部分性斷裂者及不能耐受手術者。方法是用前後長腿石膏托或石膏管形將膝關節製動於屈曲30°位、距小腿關節(踝關節)於蹠屈位。3周後將距小腿關節(踝關節)改為中立位,繼續固定3周。

2.藥物處理?適用於閉合性部分性斷裂者及不能耐受手術者。治療原則和處方詳見“一、肱二頭肌肌腱斷裂”。

3.手術治療?適用於開放性斷裂者和閉合性完全性斷裂者。

(1)直接縫合術:適用於新鮮斷裂且張力較小者。

(2)筋膜和腱膜瓣修補術:適用於新鮮斷裂且張力較大者和陳舊性斷裂者。

(3)White修補術:適用於陳舊性斷裂者。

(4)Bosworth修補術:適用於陳舊性斷裂者。

R?警示

①跟腱完全性斷裂者,若無手術禁忌證,應做急診手術或早期手術。②開放性損傷者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清創術。若傷口較深,傷後流血較多,應同時探查是否伴有脛後動脈和脛神經損傷。若皮膚縫合張力較大,應采用皮瓣轉移覆蓋跟腱,避免勉強直接縫合致皮膚壞死、跟腱暴露等嚴重後果。③做直接縫合術時可增加鋼絲拉出縫合法,以減少跟腱斷端縫合時和縫合後的張力,有利於肌腱愈合。④在做跟腱縫合或修補時,都應將膝關節屈曲30°~90°,距小腿關節(踝關節)中度蹠屈,以消除縫合時的張力,並由助手維持此體位直至術畢石膏固定定型。⑤手術後外固定期限為6周。

四、屈指肌腱損傷

R?診斷要點

1.病史?多數有創傷史,例如切割傷。少數自發性斷裂者無明顯創傷史或極輕微的創傷史。

2.症狀?一個或多個手指屈曲受限。

3.體征

(1)有開放傷口或傷口瘢痕。

(2)指淺屈肌腱斷裂者對應手指的近側指間關節不能主動屈曲;主動伸指時該關節常過伸。

(3)指深屈肌腱斷裂者對應手指的遠側指間關節不能主動屈曲,主動伸指時該關節常過伸。

(4)拇長屈肌腱斷裂者,拇指指間關節不能主動屈曲,主動伸指時該關節常過伸。

R?治療程序

1.特殊治療?對新鮮損傷應做以下特殊處理:

(1)根據傷情,進行手術前準備。

(2)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清創術,並探查是否伴有神經、血管損傷,以做相應處理。

(3)若屈指肌腱損傷範圍不超過肌腱橫截麵的50%,可不做縫合,在清創術後采用石膏或夾板外固定,將腕關節製動於掌屈45°、掌指關節屈曲45°、指間關節微屈位。

2.手術治療

(1)肌腱縫合術:適用於新鮮損傷和傷後2個月內的損傷,且肌腱斷端較整齊,無缺損或很少缺損。但在不同區域內的損傷,手術處理有所不同。

Ⅰ區(從肌腱起始處至進入腕管前):做肌腱一期縫合術。

Ⅱ區(腕管內):①單獨指淺屈肌腱斷裂,可不做縫合;②多條或全部肌腱斷裂,做指深屈肌腱和拇長屈肌腱一期縫合術,指淺屈肌腱遠、近斷端部分切除術。

Ⅲ區(從出腕管至進入纖維鞘管前):①單獨指淺屈肌腱斷裂,可不做縫合;②指淺、深屈肌腱同時斷裂,做指深屈肌腱一期縫合術(並以蚓狀肌包繞縫合點),指淺屈肌腱遠、近斷端部分切除術;③拇長屈肌腱斷裂,做一期縫合術。

Ⅳ區(從進入纖維鞘管至中節指骨中部指淺屈肌腱止點,拇指至近節指骨中部):①在該區近端,單獨指淺屈肌腱斷裂,可不做縫合;②在該區遠端,單獨指深屈肌腱斷裂,做一期縫合術和部分鞘管切除術;③指淺、深屈肌腱同時斷裂,做指深屈肌腱一期縫合術、指淺屈肌腱部分切除術和鞘管部分切除術;④拇長屈肌腱斷裂,做近段肌腱延長術(縫合固定至原止點)和遠段切除術。

Ⅴ區(從中節指骨中部至肌腱止點,拇指從近節指骨中部起):①斷裂處距止點不足1cm,做遠段切除術和近側斷端前移縫合術(固定至原止點);②斷裂處距止點1cm以上,做肌腱一期縫合術和鞘管部分切除術(拇長屈肌腱斷裂的處理同?Ⅳ區斷裂)。

(2)肌腱移植術:適用於:①傷後超過2個月無法直接縫合的指深屈肌腱或拇長屈肌腱損傷;②由於肌腱斷端碎裂或缺損較多,無法一期縫合的上述肌腱損傷,隻要無感染,在傷口愈合1個月後即可行肌腱移植術;③上述肌腱的自發性斷裂。移植肌腱首選掌長肌腱,其次為第二至第四趾長伸肌腱。

(3)肌腱移位術:適用於:①指深屈肌腱或拇長屈肌腱缺損過多的損傷;②斷腱的肌腹也喪失功能的上述肌腱損傷,常用伸腕肌腱移位;③上述肌腱的自發性斷裂,常用鄰指的指淺屈肌腱移位。

R?警示

1.新鮮的肌腱損傷,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都應進行一期修複手術。因故未做一期修複而無手術禁忌證者都應爭取做早期(不超過2個月)修複手術。

2.一期修複手術的禁忌證:

(1)傷口汙染嚴重者。

(2)合並有明顯的軟組織血運障礙者。

(3)不整潔的損傷,肌腱斷端碎裂或有缺損者。

(4)某些特殊的損傷,例如在肉食加工、皮毛加工、汙水中受傷者或被動物咬傷者(除非兩斷端都顯露在傷口內,易於直接縫合)。

(5)傷後超過12h者。

(6)由於技術條件有限,可以不強調做一期修複手術。

3.肌腱縫合術的注意事項:

(1)采用無創傷操作技術,避免加重原有的損傷。

(2)若多條肌腱斷裂,應在辨認清楚對應的遠、近斷端後進行縫合,避免錯縫後發生扭曲、交叉,影響肌腱滑動。

(3)腕部的屈指肌腱損傷多伴有正中神經損傷,縫合前需明確鑒別,以免神經與肌腱誤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