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最聰明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裝糊塗了,把功勞在不知不覺中讓給上司,這樣的糊塗才是真聰明。
有些人總愛自作聰明,生怕被人當作傻瓜,處處表現自己,處處爭權奪勢,其實常常是在上演一幕幕作繭自縛、引火燒身、自掘墳墓的悲劇。這些人可能會一招得逞,一時得勢,但玩的終究是小聰明小把戲,是大愚若智。
心之感悟:
大智若愚者藏才隱德,謙虛謹慎,以弱製勝,他們用表麵的愚笨來保護自己,為自己贏得發展和提高的時間和環境,並能統觀全局,站在比別人更高的角度上把握事態發展的脈絡;因而他們常常是任重而道遠的承擔者,比常人更能抓住成功的機會。
裝傻也是一種策略
學學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說我糊塗,其實我不傻!
商代末期,商紂王通宵喝酒而忘記了當時是什麼日子,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問箕子,箕子對他的從人說:“身為一國的主人,而讓一國的人們都忘記了月日,國家就很危險了。一國的人都不知道,而隻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險了。”於是對使者推辭說自己喝醉了酒,也記不清是什麼日子了。
有時候,裝傻也是迷惑敵人,以退為進的策略。
魏明帝曹睿死時,太子年幼,大將軍司馬懿與曹爽共同輔佐太子執政,曹爽是皇室宗族,自從掌握大權後,野心勃勃,要獨攬大權。但司馬懿是三朝元老,功勞高,有威望,而且謀略過人,在朝廷中有相當大的勢力,因此,曹爽還不敢公開與司馬懿鬥。而司馬懿也想奪權,他早把曹爽的舉動看在眼裏,但表麵上仍然裝糊塗,後來,幹脆稱病不上朝。
曹爽雖然一人獨攬朝廷大權,可他對司馬懿仍然不放心。司馬懿雖然自稱年老多病,不問朝政,可他老奸巨猾,處事謹慎,誰知他是真有病還是假有病?當初武帝曹操創業的時候,聽說司馬懿胸懷韜略,多次派人請他出來為官,可司馬懿出身士族,自視高貴,瞧不起出身寒門的曹操,不願在曹操手下做官,就裝病在家。後來見曹操的勢力強大了,才出來跟隨曹操,為曹操出力。這一次有病,誰知他是不是故伎重演呢?因此,曹爽對司馬懿不敢掉以輕心,他經常派人打聽司馬懿的情況,可就是摸不到實情。
河南尹李勝討好曹爽,得到曹爽的信任後,曹爽就把李勝召到京城,任命他為荊州刺史。李勝臨去上任時,曹爽安排李勝以探望為名,到司馬懿府中去探聽虛實。
李勝在客廳坐了很久,才見司馬懿衣冠不整,不斷地喘息著,由兩個侍女一左一右地架著,從內室慢慢走出。
李勝連忙站起身來,向司馬懿行禮問安。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對李勝說:“李大人免禮罷,家父身體難支,還要更衣。”
旁邊走過一個侍女,用盤子端著一套衣袍來到司馬懿麵前,請司馬懿更衣。司馬懿顫顫抖抖地伸手去拿衣服,剛拿起衣服,他的手無力地往下一垂,衣服掉在了地上。侍女趕忙拾起衣服,幫司馬懿穿上,兩個侍女攙扶著,小心地讓司馬懿躺著坐在躺椅裏。
司馬懿喘息了一會兒,慢慢地抬起右手,用手指指自己的嘴,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喝——粥——”
一個侍女連忙出去,端著一碗粥來到司馬懿麵前,司馬懿抖著手去接,可他的手抖動得太厲害,最終還是拿不住碗。侍女隻好端碗送到司馬懿的唇邊,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把粥送進司馬懿口中。司馬懿的嘴慢慢地蠕動著,粥不斷地從嘴角流出來,流到下巴的胡須上,又順著胡須滴落在他的衣襟上。
喝著喝著,司馬懿突然咳嗽起來,嘴裏的粥噴了出來。不僅噴到他自己身上,還噴了喂粥的侍女一身。侍女放下手中的碗,拿過毛巾給司馬懿擦身上的粥。司馬懿歎了一口氣,閉上眼睛。
李勝看見司馬懿這副樣子,就走上前去,對司馬懿說:“太傅,大家都說您的中風病複發了,沒想到您的身體竟這樣糟,我們真替您擔心!”
司馬懿慢慢地睜開眼睛,氣喘籲籲地說:“我老了,又患病在身,活不多久了。我不放心的是我的兩個兒子,你今天來,我很高興。我以後就把兩個兒子托付給你了。”說著說著,眼中流下淚來。
李勝連忙解釋說:“太傅不必傷心,我們都盼著您早日康複呢。我馬上要到荊州赴任,今天特意來拜望您,向您辭行的。”
司馬懿故意裝糊塗,說:“什麼?你要去並州上任,並州靠近胡人,你去了要很好地加強戒備,防止胡人入侵。”
李勝見司馬懿年老耳聾,連話都聽不清了,就重複說:“太傅,我不是去並州,是去荊州。”
司馬懿聽了,故意對李勝說:“你剛去過並州?”司馬昭湊上前去,大聲對司馬懿說:“父親,李大人不是去並州,而是去荊州。”
“哦,是去荊州,那更好了。唉,我人老了,耳聾眼花,不中用了!”司馬懿對李勝說。
李勝認為司馬懿確實老病無用了,就站起身來,對司馬懿告辭說:“太傅多保重,您的身體會好起來的,以後有機會進京,我會再來拜望您的。”說完就離開了太傅府。李勝剛出府門,司馬懿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手捋胡須,看著司馬昭,父子兩人相視而笑。
李勝出了太傅府,直奔曹爽的府中,見到曹爽,高興地說:“司馬懿人雖活著,卻隻有一息尚存,已經老病衰竭,離死不遠了,不值得您憂慮了。”
曹爽聽了,心中大喜,當即把李勝留在府中,飲酒慶祝。從此以後,曹爽根本就不把司馬懿放在心上了,更加獨斷專行。
春天到了,按照慣例,曹魏皇帝宗族要去祭掃高平陵。曹芳起駕,曹爽,曹羲等兄弟全部隨駕同行,一行人耀武揚威,浩浩蕩蕩開出了洛陽城。等曹爽他們出城不久,司馬懿就精神抖擻地帶領著司馬昭、司馬師披掛上馬,率領著精銳士兵占領了洛陽各城門與皇宮,把洛陽城四門緊閉,不準人隨便出入。然後假傳皇太後的詔令,廢曹爽為平民,並派人把詔令送到皇帝曹芳那裏。司馬懿握有重兵,曹爽又沒防備,所以隻能坐以待斃。司馬懿下令把曹爽兄弟及其親信桓範、何晏等人抓起來砍了頭,並滅掉了三族。
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
心之感悟:
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臣子招致殺身之禍。有點“心眼”適時地“裝傻”,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從容地觀察形勢,實在是一種聰明之舉。
隻有埋頭才能出頭
古人說:“唯有埋頭,乃能出頭。”埋頭長本領,出頭顯本領,當你學會埋頭時,你離出頭之日就不遠了。這就像一粒種子,如果它不經過在泥土中掙紮奮鬥的過程,它將隻能是一粒幹癟的種子,而永遠不能發芽滋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在我國四川省有一種奇特的植物——毛竹。它在種植後的前5年內幾乎看不出生長。可是到了第6年雨季來臨的時候,它竟以每天6英尺的速度向上急竄15天左右,最後大約可以長到90英尺高,因而成為竹林中的身高冠軍。更為奇特的是,在它生長初期的那段日子裏,其周圍方圓10多米之內的其他植物都停止了生長,等到它突飛猛進的生長期結束之後,植物才會開始生長。
對於毛竹這一奇特的生長過程,植物學家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它前5年並不是沒有生長,隻不過是以一種不易被人們發覺的方式在生長——在地下生根。經過5年的地下生長,一株還未向上發芽的雛竹的根係竟然向周圍發展了10多米,向地下深紮了近5米。它的這種生長方式不僅為它5年後長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悄悄地“侵占”了周圍其他植物的根係發展空間,使它們無法獲得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及養料。所以在第6年雨季到來的時候,它能夠以資源壟斷的方式獨自急長,而此時周圍的其他植物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它生長。
在大千世界裏諸如此類的植物還有不少,大自然似乎在用這些奇特的生長過程向人們展示一個樸素且深刻的真理:隻有埋頭,才能出頭。埋頭是原因,出頭是結果;埋頭是積累,出頭是必然。
埋頭並不是一種懦弱,一個人不能時刻都做挺著腰板的人。埋頭是一種謙遜,我們需要時刻低頭去向他人學習,我們也需要埋下頭來認識自己的過錯並總結自己,從而為自己的成功注入動力;埋頭也是一種智慧,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是傻瓜,隻有審時度勢,分析困難,另辟蹊徑,我們才能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埋頭還是一種大度,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學會了埋頭,我們會少了些許爭執,多了幾分友情,少了煩惱,多了隨和。埋頭更是一種努力,為了出頭,埋頭實幹,厚積薄發……
許多年前,野田聖子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大學畢業步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可萬萬沒有想到,上司安排給她的竟是沒有人願意做的工作——清洗馬桶。而且工作要求很高,標準是:必須把馬桶擦洗得光潔如新!喜愛潔淨的野田聖子,從來沒有幹過粗活。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她更知道自己不適合洗廁所這一工作,所以不可能達到“光潔如新”的要求。當她手拿抹布伸向抽水馬桶時,經常會惡心反胃,非常痛苦。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上班初期的野田聖子陷入了困惑、苦惱之中,經常痛哭流涕。
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因為她想到了自己曾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馬虎不得!所以,低迷的狀態沒有持續多久。單位的一位前輩幫她擺脫了困惑和苦惱,他並沒有講什麼空洞的大道理,隻是親自給她示範如何洗馬桶。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毫不勉強地喝了下去!他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她一個極為簡單的道理:光潔如新,重點在“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光潔如新”,而這一點已被證明是能夠辦到的。
這個前輩的行動讓野田聖子目瞪口呆,同時她恍然大悟,明白了應該怎樣對待眼前的洗廁所工作,並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廁所的人!”野田聖子接過那位老前輩手中的抹布,開始把馬桶一個接一個擦洗得光潔如新。從此,野田聖子不再困惑苦惱,手扶馬桶、擦洗馬桶裏的汙跡時不再惡心反胃,而是以前輩為榜樣,精雕細琢地清洗酒店的廁所,每一次清洗都達到光潔如新的標準,能夠毫不猶豫地從裏麵舀水喝。一段時間後,野田聖子因為在洗廁所的工作中表現出色,得到了上司的信任和重視,從此逐步踏上了成功之路,最終成為日本政壇最出色的女性人物,先後擔任過日本政府的郵政大臣、消費者擔當大臣。
當你學會埋頭時,你離出頭之日就不遠了。野田聖子懂得忍耐謙遜、埋頭實幹的道理,所以她最終走向了成功。
有時一個人垂下了頭顱,忍辱負重,不屈不撓,這樣的妥協是理智的,表麵上是妥協讓步,實質是更深層次的鬥爭與反抗。麵對人生道路上數不清的困難處境和無法避免的失敗挫折時,我們要時刻反思,學會埋頭。學會埋頭,是迎接挑戰的開始。我們要埋下頭來承認自己的缺點,反省自己的不足,總結失敗的教訓,通過自己的努力,邁向成功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