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病小災糾纏一生的人,往往長命百歲、安享天年;而那些無病無痛、大紅大紫的人常常遽禍忽至,猝不及防。命運往往是無常的,做什麼都要低調,留有餘地。要在“得意”的時候,憂慮可能來臨的“失意”,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不然隻會像陳後主,朝不保夕,依然“隔江猶唱後庭花”。
南北朝時期,陳後主是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唐代有位詩人有感於陳朝滅亡,寫下一首七言絕句,說的就是陳後主不理朝政,驕奢淫逸:“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本來陳後主即位之初政治比較清明,國家富強安定,可是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並不常,由於陳後主的驕傲自滿,以為陳朝已經固若金湯,無需居安思危,所以終日花前月下,縱情酒色,放浪形骸,很快,起初的一代明君就變成了昏庸之君。
即位後不久,陳後主被弟弟叔陵斫傷,終日在後宮養病,隻留當時他最寵幸的張貴妃陪伴於身旁,將其他妃嬪包括皇後都摒斥在外。皇後沈婺華,出身顯貴,父親為陳朝重臣,母親是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之女會稽穆公主,她聰明賢淑,精通詩書禮儀,但因贏弱多疾,後主對她還不及一般嬪妃,這樣一來備受寵幸的張貴妃寵冠後宮。
陳後主修建許多富麗堂皇的宮殿,分別給張貴妃、孔貴妃等受寵的妃嬪居住。每日飲食起居均由這些人服侍,並且每次飲宴,都命諸妃嬪和女大士等吟詩作樂,選出較好的譜成歌曲,命上千名宮女習而歌之,輕歌曼舞終日彌漫整個後宮。張貴妃初入宮時,是龔貴嬪侍兒,偶然被後主見到,被其美色迷惑,對其寵愛有佳,很快拜為貴妃,後生太子深。她又非常會察言觀色,每次宴會賓客,張貴妃都會薦諸宮女參與其事,宮女們對她甚為感激,於是都在皇帝麵前說她好的一麵。
張貴妃得寵以後,陳後主越來越怠於政事,文武百官凡有奏章,都必通過宦官蔡脫兒、李善度等人才能達於帝前,而每次批改奏章,後主都與張貴妃共同定奪,張貴妃正好借此機會幹預政事,朝中的大小事情沒有她不了解的,後主見朝野上下的言論,張貴妃足不出宮的都了如指掌,更加對她寵幸。
可是後主並沒有看到,政治形勢的可危之處:朝中宦官佞臣,內外勾結,王公顯貴,驕橫不法,花錢買官者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後宮犯法的,隻要請張貴妃說情,後主往往都會既往不咎。荒於酒色的陳後主仍然沒有意識到,“一時的興旺並不代表一世的興旺”,還繼續過著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
朝中正直的官吏實在看不下去了,上奏後主,闡明了朝中的混亂局勢,並且極力陳述施文慶、沈客卿等人飛揚跋扈、專製朝政之舉,可昏庸的後主已聽不進任何忠言,先後將大臣毛喜貶謫出朝,右衛將軍兼中書通事舍人傅綽賜死獄中。
耿直的大臣章華,上書後主說:“陛下即位,於今5年,思先帝之艱難,不知天命之可畏,溺於嬖寵,惑於酒色。祠七廟而不出,拜妃嬪而臨軒。老臣宿將,棄之草莽,升之朝廷。今疆場日蹙,隋軍壓境,陛下如不改邪歸正,悔之晚矣!”
後主收到這樣的奏章不但沒有悔過自新,而且一怒之下將其斬首,朝中官員見後主如此暴虐,都明哲保身,三緘其口,一個本來興旺發達的國家就被陳後主弄的岌岌可危了。他總以為自己是那個“得誌”之人,而不知道“失意”之日已不遠矣。
陳後主本來可以避免亡國,但是奸臣當道,嬪妃蠱惑,更加上他自己不知居安思危,最終導致國家滅亡。
其實,隻有站得高,才能夠看得遠。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品之不盡。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如果一生無挫折,那就不叫作人生了。沒有失敗的尷尬和忍辱就沒有成功的喜悅。古往今來,太多才高位高之人不是因為自身能力輸於別人,而是因自己的功績變得驕矜自恃,忘了“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道理,這樣也終會被命運懲罰。
湖南某市人事局的一名職員名叫王某,由於他近幾年工作十分勤奮,十分賣力,因此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於是人事局領導經過幾番討論研究,派他到市的某一區人事局做主任。
在他剛到區人事局當主任的幾個月裏,他正春風得意,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滿意得不得了。他在各種彙報中都大談自己的成績,如何拚搏取得,卻很少言及朋友、下屬甚至上司的功勞。他周圍的人聽了之後都非常不高興,對他避之唯恐不及。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過了一段時間,雖然他仍是個主任,但是很少有員工買自己的帳,根本沒一個人再理他,甚至連上麵的幾位局長都不願理他。他每天坐在辦公室裏唉聲歎氣,覺得自己活得很空虛,很孤獨。
故事中的王某就是因為僅僅隻是取得了一點點成就,便開始得意起來、目中無人,最終令自己變成了辦公室裏的“獨行俠”。
心之感悟:
“盛極必衰,物極必反”,人生不可能一輩子都在順境之中。為人的調子壓得低,心態才能夠修煉得靜,這樣的人才會在“得意”之時自省己身。
驕傲隻會讓你止步不前
謙卑是一種低姿態,不僅對一般的人有用,對處於高位的人更為有用。但凡有作為的人,常用謙卑來培養自己的道德品格與指導人生的方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把謙虛作為人生最為可貴與美好的品質之一。一個人虛心而不自滿,便能經常保持一種似乎不足的狀態,因而能獲得更大的、更多的益處。“滿招損,謙受益”,自滿將招來禍患,而謙卑則能得到長遠的好處。
汽車大王福特曾說:“一個人若自以為有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我見過許多人,開始時掙紮奮鬥,但在他付出無數血汗,前途稍露曙光後,便自鳴得意,開始鬆懈,於是失敗立刻追蹤而至。跌倒後,再也爬不起來。”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每晚睡覺前,總會拍拍自己的額頭說:如今你的成績還是微乎其微,以後的路途仍會有險阻,若稍一失足,必導致前功盡棄,切勿讓自滿的意念攪昏你的腦袋。當心!當心!”這都是在告誡人們不要驕傲自滿。
一般來說,在事業尚未取得勝利或取得較小勝利的時候,一個人保持謙虛的態度還是比較容易的,而在取得較大勝利或較大成就的時候,依然能繼續保持謙虛的態度就困難得多了。勝利和成就,本來是值得歡欣和慶祝的事,但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在勝利的激流中,許多時候都暗藏著一堆驕傲的暗礁,如果不警惕,它們往往就會把前進的船隻撞碎。
文強曾經是聲名遠播的“打黑英雄”:在他的指揮下,“中國第一刑案”要犯張君伏法。很多人都還記得當年的文強是那樣豪邁,2000年9月19日晚,中國頭號悍匪張君被重慶警方擒獲,時任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的文強,一腳踏於其臉一側,厲聲喝問:“你服不服?”是役,文強聲名遠揚。
時隔9年後,曾連任公安局副局長11年,現任重慶市司法局局長的文強再次引起轟動,此次卻是因為他本人的落馬。2010年4月14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對文強案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文強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力終身,並處沒收全部個人財產。同時,文強妻子周曉亞因犯受賄罪,具有自首情節,被減輕判處有期徒刑8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0萬元。
文強14歲就讀四川省公安學校,29歲時任巴縣縣委副書記,37歲起擔任重慶市公安局副局長達16年,先後指揮破獲震驚全國的警匪槍戰案、中國第一盜竊案、運鈔車被劫案、殺人惡魔張君案,獲公安部一等功多次,是聞名一時的“打黑英雄”,號稱“全國排名靠前的刑事偵查專家”;他所領導及主管的重慶市公安局刑偵力量一度居全國前列,並多次榮立公安部一等功,重慶警方一度在中國警界也事有盛譽!
文強的一生又顯得很矛盾,這位性格豪爽的警界人士漸漸地在榮譽麵前陷落。重慶市召開了一次內部通報會,會上通報了文強的相關違紀情況,在相關詳細情況尚未公布之際,民間對於文強所涉及的相關事情也在網絡上盛傳。熟悉文強的一位人士說:“文強在2000年因為張君案擢升為正廳級偵察員,之後他有些自滿,其破案過程中因為需要及時掌握線索等原因,與地方黑惡勢力有密切的接觸,未能把握好分寸。”
據統計,文強坐擁8處豪宅,京藏過億資產,為至少6個大型黑社會團夥提供保護。在他的任期內,全市1400多起命案未破,500名殺人犯在逃。他又被稱為“全市最大的黑社會保護傘”。法院院內,當所有人聽說文強最終被判死刑後,紛紛鼓掌歡慶,有的做出了勝利的手勢:“我們國家的法律是公正的,希望重慶打黑能繼續打下去!”法院外,舉著標語的市民說:“文強本應是老百姓的’保護神‘,卻成了黑惡勢力的保護傘,這種人走到今天,罪有應得。”
一審被宣判死刑後,文強不服判決,連夜親自寫上訴狀,然後在上訴期內將上訴狀遞交給相關法院。文強的辯護律師向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遞交了文強案二審的相關手續。法院受理後,二審程序開始啟動。最終,二審結束,法院宣布維持原判。
文強,曾經是重慶警界的驕傲,現在卻是重慶警界的恥辱。其實,越是功勳顯赫、權高位重的人,越要懂得居功不自傲、得意莫忘形的道理。那些“隻進不退,見好不收”最後慘遭殺戮的人,在我國古代曆史上並不少見,他們心中始終貪念著名利和由此帶來的自我滿足最終落得可悲的下場。
在人生的道路上,無論取得多麼大的成績都不要炫耀。要懂得掩飾自己的才能,隱藏自身的光芒,要知道樹大招風,必有後患。尤其是在權衡得失時,切莫得意忘形、居功自傲,務必本著“見好就收,低調做人”的原則。因為低調的人知道,因成功而得意忘形時,會出現一係列的不良行為,最終要為自己忘形而付出慘重的代價。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的成功而囂張,旁若無人,也不會因為自己的尊貴身份而狂妄,傲視他人。
人生最佳的策略就是低調,因為低調者從不招惹是非,從不在別人麵前顯耀自己。無論什麼時候,低調行事總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爭強好勝、狂妄自大可能會一時得勝,但是一定不會長久。這樣的人,遲早會自食其果,招來諸多事端,以致身敗名裂,不能自保。
一個人不能因為自己有一點成就便驕傲自滿,而應該腳踏實地地去幹一番事業,通過自己的奮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未來。人人都不喜歡那些驕傲自滿,不能放下身架的人。驕傲不僅會使人們對你留下不良的印象,而且你也會因驕傲而安於現狀、停滯不前。如果你不願麵對這樣的結果,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關注自己的行為,不要驕傲自滿。
心之感悟:
人有了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為自己才華出眾而驕傲自滿就不是什麼好事了。驕傲往往是與無知和失敗聯係在一起的,人一驕傲就會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難得到上司的賞識和朋友的認可。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在事業上、生活中得到長遠的發展呢?
自負離無知隻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