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過分自誇貶低他人
天生萬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強求,也不能隨意抱怨。作為現代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要隨意的誇大自己,太過招搖,要做到謙恭、禮讓。不居功自傲、自我約束,善於克服自身驕傲情緒的滋生,要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
有一天,一群動物聚在一起,總是互相炫耀自己的優點,嘲笑其他動物的缺點,大家相處得很不愉快。於是它們決定成立一所學校,希望通過訓練,使自己成為一個通才。他們設計了一套課程,包括奔跑、遊泳、飛翔和攀登。所有動物都注冊了,選修了所有的科目。
最後的結果是:小白兔在奔跑方麵名列前茅,但是一到遊泳課就渾身發抖;小鴨子在遊泳方麵,成績優異,飛翔也還差強人意,但是奔跑與攀登的成績卻慘不忍睹;小麻雀在飛翔方麵,輕鬆愉快,但就不能正經地奔跑,碰到水就幾乎精神崩潰;至於小鬆鼠,固然爬樹的本領高人一等,奔跑的成績也還不錯,卻在飛翔課中學會了溜課。
動物們愈學愈迷惑,愈學愈痛苦,終於決定:好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虛心地向別人請教,不再盲目地嘲笑別的動物。就這樣,森林裏的動物們又恢複了往日的活潑氣息和快樂的生活。
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就會迷迷糊糊;如果僅是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就可能變得自卑猥瑣;如果刻意誇大自己的優點,掩飾自己的缺點,則可能變得狂妄自大。
如果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實在,去追尋那縹緲的希望,那麼生活就充滿了痛苦、無奈。我們必須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才能生存;我們也必須把握自我,獲得自我認定,進而使自我充分發展。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再神通廣大,也有“玩不轉”的地方;要想讓事業發達,買賣興隆,沒有得力的人才相助,是難以成功的。因此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不但要有橫刀躍馬、馳騁沙場的將才,也要有知人善任、統率三軍的帥才。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隻有集眾人之所長,依靠眾人的智慧、力量,才能成就大業。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自古流傳的關於伯樂與千裏馬的一段佳話。
韓信在劉邦軍中,雖經夏侯嬰的推薦,但未受重用,僅拜為治粟都尉,即管糧餉的軍需官。後來,韓信數次與蕭何交談,蕭何發現韓信與眾不同,很欽佩他。當漢軍到南鄭時,韓信估計蕭何已數次向上反映,但劉邦仍不想用他,就一個人悄悄地逃離了漢軍。蕭何聽說此事後來不及向劉邦報告,即親自去追韓信,勸說韓信回漢。並向劉邦推薦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國士無雙。王必鐵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則留;不能用信終亡耳!”
意思是說,韓信是舉國無雙的將才,大王如果打算長期在漢中一帶稱王,那韓信確實是一無所用;如果真想奪取天下,除了韓信,再沒有可以與您商量軍國大事的人了。大王如果一定要向東發展,爭取天下,如能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不能用韓信,韓信終歸會另謀出路的。在蕭何再三推薦下,劉邦終於選擇了吉日良辰,沐浴齋戒,築台拜將。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並向劉邦力薦,則楚漢之爭鹿死誰手,實難預料。蕭何作為宰相,懂得藏拙,善於用人,才成就了一段將遇良才的佳話。況且就連劉邦這樣的帝王之才也需要倚重別人,更何況我們呢?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切記一定不要一味的誇大自己,貶低或指責別人。
記得一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自誇是明智者所避免的,卻是愚蠢者所追求的。”真正的明智者之所以不會自吹自擂,因為他覺得宇宙廣大、學海無涯、技藝無窮,終其一生,也不能洞悉其中的全部奧秘。而那些平庸之輩,總是滿足於一知半解,滿足於點滴成績,他們用富麗堂皇的話裝飾自己,以討得廉價的喝彩。
通常,人們所尊敬的是那些謙遜的人,而絕不會是那些愛慕虛榮和自誇的人。如果一個人喜歡自大自誇,看不起他人的工作,就會失去自己的功勞。永遠做謙遜的人,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做一個被人們認同和喜愛的人。由此可見,想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要戒驕戒矜,學會謙遜。
因為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這一點古人認識得十分清楚,例如:魯哀公十一年,在一場抵禦齊國進攻的戰鬥中,右翼軍潰退了,孟之反走在最後充當殿軍,掩護部隊後撤。進入城門的時候,他鞭子抽打馬匹,說道:“不是我敢於殿後,是馬跑不快。”他這樣做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功勞。從積極的那一方麵說,能夠很好地令自己立身處世,不矜功自誇,很好地保護自己不被他人嫉恨。
論理說韓信應是是漢朝的第一大功臣:在漢中獻計出兵陳倉,平定三秦;率軍破魏,俘獲魏王豹;攻下代,活捉夏說;破趙,斬成安君,捉住趙王歇;收降燕;掃蕩齊;曆挫楚軍。連最後垓下消滅項羽,也主要靠他率軍前來合圍。司馬遷說:漢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韓信打下來的;項羽,是靠韓信消滅的。但是,將士功高震主,本來就犯了大忌,加上他又不能謙退自處,看到曾經是他的部下的曹參、灌嬰、張蒼、傅寬等都分土封侯,與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難免矜功不平。樊噲是一員勇將,又是劉邦的姨夫,每次韓信訪問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韓信一出門,就要說:“我今天倒與這樣的人為伍!”這樣,最終使自己一步步走上了絕路。
當今社會,與人相處,隻要稍有點處理不當,就會招致不少麻煩。輕則,工作不愉快;重則,影響職業生涯。因此,與人相處,避免過分自誇。
心之感悟:
我們要不斷學習並體會到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的樂趣。要不斷學習朋友的長處並獲得朋友們的幫助,低調沉穩,不要浮誇。寧肯讓人低估自己而避免犯下大的過失,也不可以因為過於張揚而導致人生的慘敗。
做人不可以太狂妄
“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兩字相互牽連著,所以凡遇好事的時候別張狂,張狂過了後麵就是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候也別亂套,哪怕咬著牙也要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這句話是故人留下來的一段極富哲理、發人深省的話。
班克?海德是位資深演員,不僅演技精湛,而且聰明過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無情的歲月在她的臉上刻下了道道皺紋,使她失去了昔日的閉月羞花之貌。
有一天,她偶然聽到跟自己在百老彙同台演戲的一位年輕女演員極其傲慢地對眾人說:“班克?海德實在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隨時可以搶她的戲。”
海德聽出來這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年輕演員,但不改掉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毛病,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於是,她從旁邊走出來,既心平氣和又針鋒相對地說:“我的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說句不夠謙虛的話,我甚至不在台上也可以搶了你的戲。”
這位年輕的女演員不以為然,針鋒相對地說“您過於自信了吧。”
班克?海德說:“那我們就在今晚演出的時候試試看。”
當天晚上,班克?海德和那年輕女演員同台演出,演出快結束的時候,班克?海德要先退場,留下那名女演員獨自演出一段電話對白。
班克?海德在台上表演飲香檳的內容之後,把盛著酒的高腳杯放在桌邊上,隨即退下場。台下的觀眾把注意力全集中在那個高腳杯上,因為那個高腳杯眼看就要跌下去了。觀眾擔心、緊張的心情使得那位年輕的女演員差點也分了神。
那位年輕的女演員使足了渾身解數,也無法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她希望杯子掉下來,那麼以後自己就可以有所發揮。可是,杯子沒有掉下來,她隻好在觀眾心不在焉的表情下演完了這場戲。
為什麼高腳杯沒從桌邊掉下來呢?原來,老練的班克?海德退場前用透明膠布把高腳杯粘在了桌邊上。
那位年輕的女演員從此事中領悟到:如果能把遇見的每個人都當成老師,那麼就能學到許多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同時也能化解許多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煩。對於一個剛出道的年輕演員來說,更是如此。
那位年輕的女演員主動找到了班克?海德,誠心誠意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班克?海德大度而關切地說:“如果年輕貌美是一個人的推薦信,那麼優秀品質則是一個人的信譽卡。”然後,她拿出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送給了那位年輕的女演員。班克?海德在筆記本中,記下了多年舞台生涯的豐富經驗和教訓,並在筆記本的首頁給那位年輕的女演員寫下了這樣的話:“向尊長謙恭是本分;向平輩謙虛是友善;向下屬謙讓是高貴;向所有人謙和是安全。”
狂妄的人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過低地估計別人的智慧。有的人讀了幾本書,就自以為才高八鬥,無人可比:有的人學了幾套拳腳,就自以為武功高強,到處稱雄。這些狂妄的結局往往是以失敗而告終。
1996年6月,俄羅斯總統大選中列別德單槍匹馬競選總統,獲得了15%的選票,名列第三。葉利欽立刻認識到這是一個後起之秀,為了蟬聯總統,他將列別德招至麾下,委以安全會議秘書和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重任。列別德將成為2000年的俄羅斯總統,這是葉利欽的預言。
可是僅僅121天之後,在10月17日,這位政壇紅人列別德就被葉利欽撤銷一切職務,並被攆出了克裏姆林宮。列別德之所以那麼快就從權力高峰上跌落下來,其原因是他和50歲的內務部長庫利科夫的爭吵。
庫利科夫既得到葉利欽的支持,又是時任總理的切爾諾梅爾金的盟友,他是克裏姆林宮裏參與決策車臣戰爭的“強硬派”。然而列別德卻憑著一時的名氣,一進入克裏姆林宮,就把手伸向了庫利科夫的權力範圍,庫利科夫當然不會輕易就範,於是兩人發生了激烈的鬥爭。
不但如此,列別德還掄起大牌把上下左右的同行們“揍”了個夠:他指責總統辦公廳主任丘拜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想成為俄羅斯的“攝政王”;他又阻撓葉利欽總統任命前總統國家安全助理巴圖林,其擔任負責高級軍職任免機構的領導人;他一再攻擊庫利科夫,而且要其“引咎辭職”;最後,他又和以前的好友、國防部長羅季奧諾夫吵翻,他指責羅季奧諾夫對空降部隊進行改革是“企圖消滅空降部隊”。他攻擊切爾諾梅爾金政府的經濟政策不是維護國家利益,而是有利於某些“勢力集團”。
此時的列別德狂妄至極,不知天高地厚,提出增設副總統的職位,毫不掩飾他要當二號人物的企圖……這個目中無人的家夥在議會、在黨團到處樹敵,誰也看不起,而且野心勃勃。他剛擔任安全會議秘書,就要求擴大安全會議的職能,還起草了新章程,以國家安全為由,把自己的手伸進外交、經濟等領域。
10月17日,葉利欽撤銷了列別德的一切職務。因為列別德把自己估計得太高了,他真以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他是“救世主”外,別人都是無能之輩。在這121天的時間裏,其種種表現足以說明他從政經驗不足,還不成熟,出言不遜,樹敵太多,不具備一名政治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這是人們常說的話,如果過於狂妄,往往還會為別人留下笑柄。一個人有多少本事,別人都看在眼裏,不用自己張揚顯示。狂妄有時候反而暴露了自己內心的虛弱,極力表現自己也是生怕別人觸到自己的軟肋,說自己不行。
聰明人總是注意適當地隱藏自己的實力,而不是一上陣就表現得過分。伴隨著歲月無聲的流逝,你自以為已經走了很遠的路,有一天當你突然醒來一看,才知道自己還停留在當初的出發點上。
人若是狂妄,那麼他所評判事物的標尺就會失衡,不能再正確地看待自己,並且也最容易走進自己設置的怪圈。
心之感悟:
急於顯露自己的能力,幾乎是每一個新人的通病,這也是人之常情。但不要被自己頭上的那層光環迷住了雙眼,有些眼花繚亂,搖搖晃晃,如同醉漢。因此無論功成名就還是事業中途偶然出現的高潮,都要學會為人謙虛,抑製住狂妄之心,你才不致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