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花球專用種,在花球采收前,應盡早摘除側芽;頂、側花球兼用品種,側枝抽生較多,當日平均溫度降至10℃以下時,花球不再膨大,為使養分供給主花球生長,也應盡早除去側枝。
當外界最低氣溫低於5℃時就應及時扣棚,但必須注意通風,防止閉棚後濕度過大,誘發病害。不下雨的白天都應敞開部分棚膜,讓光線和二氧化碳進入,有利於光合作用的提高,同時有利於防止棚膜內表麵結露,降低棚內濕度。雨雪天氣則應蓋嚴棚膜,提高溫度。雨停後立即通風。
病害主要有黑腐病和黑斑病。防治黑腐病可用50%代森銨1000倍液噴灑,7~10天噴1次,連噴2~3次;防治黑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25%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即可控製病情發展。
蟲害主要由菜青蟲和蚜蟲引起。菜青蟲用功夫、抑太保、卡死克噴霧防治,蚜蟲用樂果等噴霧防治。
大棚青花菜冬延後栽培定植早者元旦前後即可采收,定植晚者春節前後采收。青花菜適宜的采收標準是:花球充分長大,花蕾顆粒整齊,不散球;不開花時,品質和產量最高。以產頂花球為主的青花菜品種采收完頂花球後即可清園;以頂、側球兼用的青花菜品種在采收頂花球後,應破膜追肥,催發側花球,一般可采收2~3次。
(三)夏播青花菜栽培技術
1.選用良種,適時播種
選用抗病耐熱品種和科學安排播種時間,是夏播栽培成功的關鍵。一般選擇碧玉、錦繡、高盛、巴綠、珠綠等早熟、耐熱的優良品種,移栽至采收在55~65天之間。蘇北一般在6月份進行播種,為了便於采收與銷售,最好進行分期播種,5~7天播1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采收,這個季節的蔬菜因為高溫而比較缺乏,這樣有利於提高產品價格,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2.培育適齡壯苗
夏季栽培青花菜,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培育壯苗是關鍵。
生產上多選用營養袋或營養土團育苗方法。營養袋(或土團)按每畝大田3300~3500個計算,其配方為肥沃疏鬆的水稻土600~700千克,穀殼灰30~40千克,腐熟發酵後的豬牛欄糞80~100千克,進口複合肥(最好選用N∶P∶K=21∶6∶13的含硫酸鉀的複合肥)0.5~1千克,鈣鎂磷肥3千克,石灰粉2千克,並用15%惡黴靈可濕性粉劑45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攪拌均勻後用塑料膜覆蓋密封堆積10天左右。播種前用8厘米×10厘米的育苗袋裝入營養土(或打壓成營養土團),然後每1土袋(或土團)播1粒種子,用過篩火燒土雜肥蓋種,並搭好大棚,用遮陽率為65%的遮陽網覆蓋。苗期要加強肥水管理,苗齡25~30天(4葉1心、5葉1心)進行移栽。
3.選地深耕,施足基肥
種植地要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排灌條件良好、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種植,切忌選用前作種植甘藍類蔬菜的田地。基肥在移栽前10~15天進行全層施用,翻耕整地,使土質疏鬆,田塊平整,肥力均勻。每畝施優質農家肥6000~8000千克,複合肥35千克,起80厘米寬的壟。青花菜對微量元素硼的需求量較大,因此,無論用化肥或農家肥作基肥,每畝都要施入硼砂2千克,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畦(帶溝)寬1.1~1.2米,畦高25~30厘米,每畦種3行,行距35~40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畝種植2800~3200株。
4.合理追肥
青花菜栽培過程中一般要進行4次追肥。移栽成活後施“發棵肥”,可用10%~15%的稀人糞尿澆施;第2、3次分別在移栽後第15~18天、25~28天進行,每畝用尿素5~6千克,氯化鉀4千克;第4次在移栽後第37~40天進行,此時已進入蓮座期,即將現蕾,是需要大水大肥時期,要及時重施現蕾肥,促進花蕾快速生長,每畝可用含硫酸鉀複合肥20~23千克,在離莖基部15~20厘米處開穴深施(已封行不便澆施),施後及時扒土覆蓋,並灌水濕潤土壤,使肥料溶解,以便根係吸收。為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花球成品率,可選用雙效微肥、噴施寶、植物動力2003等葉麵肥,在苗期、生長旺盛期、現蕾期各噴施1次。
5.科學灌水
青花菜移栽後要澆水護苗,有條件的要覆蓋遮陽物提高成活率。成活後適當控水,有利根係深紮。生長中後期需水量大,而且夏季水分蒸發快,遇幹旱時每天傍晚都要澆水,黏性土壤3天左右灌1次“跑馬水”,保持土壤濕潤。畦麵要用稻草或雜草覆蓋,以減少水分蒸發。同時,7~9月份台風暴雨頻繁,要及時進行清溝排水,達到雨停畦溝不積水的要求。
青花菜在封行前要進行中耕培土1~2次,封行後不再進行中耕,有雜草時要用手拔除。台風暴雨過後要及時進行鬆土,防止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根係生長。鬆土以淺鋤為主,注意不能鋤傷根係。
大棚內的肥料不容易流失,若過量施用化肥,則易引起土壤中鹽類濃度增加,導致土壤鹽漬化。
6.及時防治病蟲害
猝倒病和立枯病為苗期主要病害,猝倒病可選用甲霜靈錳鋅或殺毒礬噴霧防治。立枯病可選用甲基立枯磷或惡黴靈或敵克鬆於初見病苗時噴霧防治。軟腐病、黑腐病、黑斑病均屬於細菌性病害,也是反季節栽培的主要病害,要及時進行防治。花蕾開始分化為感病期,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黴素或可殺得噴霧防治,發病嚴重時用以上藥物交替使用,每隔5~7天噴1次,連續用藥2~3次,可使病害得到有效控製。
蟲害主要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甜菜夜蛾等,可選用生物農藥Bt,或用樂斯本、功夫菊酯、滅殺斃等藥物噴霧防治。
7.適時采收
青花菜花球長至12~15厘米,各小花蕾尚未鬆開,整個花球保持緊實完好,呈鮮綠色時為采收適期。反季節青花菜采收期間氣溫較高,采收適期短,而出口產品質量要求嚴格,要分期分批及時采收,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采收最佳,每株帶葉4~5片砍下,並及時送往收購點進行加工冷藏。采收後大田每畝再追施1500~2000千克人糞尿,促進基部腋芽長出側花薹(俗稱“二次花”),可連續采收2~3次供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