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反季節青花菜栽培技術(2 / 3)

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和小菜蛾。蚜蟲防治可采用黃板誘殺,也可噴灑40%樂果乳油1000倍液。菜青蟲的防治在卵孵化盛期用Bt乳劑2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噴霧。小菜蛾的防治在卵孵化盛期用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噴霧,或在幼蟲2齡前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Bt乳劑200倍液噴霧。

采收前15天內嚴禁噴灑農藥,以保證消費者食用安全。

8.摘除側枝及收獲

壯苗應及時摘除側枝,弱苗等側枝長到5厘米左右時再摘除,以增加受光麵積,促進植株生長發育。對頂花球專用種,在花球采收前,應摘除側芽;頂側花球兼用品種,側枝抽生較多,一般選留健壯側枝3~4個,摘掉細弱側枝,可減少養分消耗。

收獲標準是花球直徑12~15厘米,花蕾粒整齊一致,不散球,不開花,花蕾緊湊。若在采收前1~2天澆1次水,可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並且還有助於延長貯藏時間。采收方法,以花球為主要采收對象的,在花球與莖交接處以下2厘米左右割下。收獲後不宜久放,應及時上市。以花球、花莖為共同采收對象的,可在花球與莖交接處以下5厘米處割下。以采收頂花球為主的品種應盡量讓主花球充分長大;對側花球發達的品種,頂花球適當早采,以促進側花球生長。

(二)大棚青花菜冬延後栽培技術

1.種植大棚青花菜的意義

南方地區冬季栽培青花菜,其花球生長期正遇低溫霜凍、雨雪天氣,花球生長極慢,易遭受凍害,即使不受凍害,也因低溫而使花球顏色變紫褐色,外觀品質差。因此,在冬季露地不宜栽培青花菜時,采用塑料大棚進行保護栽培,不僅可使青花菜延長至元旦、春節上市,增加市場花色品種,而且可增加菜農的收入。

2.大棚的建造形式

塑料大棚按搭建材料不同分為竹木結構棚及鋼管結構棚。竹結構大棚取材容易,造價低廉,但操作不便,且使用壽命短。鋼管大棚目前多采用外表鍍鋅防鏽,其優點是操作管理方便,透光好,結構牢固,但造價較高。GP型熱鍍鋅鋼管單體大棚,寬度8米,頂高3米左右,肩高1.8米,拱杆直徑25毫米,增加大棚整體牢固,更適用於種植高稈作物,種植戶可根據經濟承受能力選擇使用。

3.簡易大棚的建造

簡易竹結構大棚可采用棚內無立柱的小型棚,棚高1.8~2米,寬4~6米,長30~50米。在準備好建棚材料後,先在建棚的田塊放樣,定好棚的位置,然後沿大棚兩側樣線插入做拱架的竹竿,每80厘米左右插1根,竹竿入土40厘米,插好後按高度綁好兩側的竹竿,成為大棚拱架。拱架搭好後在棚的兩端安裝門並建山牆,此時大棚基本成形。為了使拱架不移動,應沿棚長的方向綁上縱向拉杆,視棚的寬度在拱架中部和兩側綁3~5道,並注意綁牢,以免拱架移動。

4.品種選擇

冬季氣溫低,光照弱,日照時間短。為使青花菜正常生長發育,獲得高產,應選擇適應範圍廣,抗寒性較強,株形緊湊,花球緊實,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在栽培時應以早熟品種為主,按具體情況適當搭配中早熟品種。根據近年來各地生產實際應用情況,可供選擇的早熟品種有優秀、捷時、珠綠、圳青3號等,中早熟品種有碧玉、哈依姿、碧鬆等。

5.培育壯苗

大棚青花菜冬延後栽培的育苗時間,依各地氣候條件和品種生育期長短而異。從8月中旬至9月下旬均可播種,具體播種期可根據市場需求情況而定。栽培時,可先在苗床上播種育苗,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分苗1次,培育成健壯大苗後移栽。移栽日曆苗齡為40~45天,生理苗齡以4~5片真葉為宜。

由於青花菜怕澇,育苗期間又正值高溫多雨的季節,所以育苗地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土地整平後,做成高10厘米的苗床,上麵再鋪6~7厘米厚的營養土。營養土可用充分腐熟的豬糞與蛭石各半,加適量的氮磷複合肥混合而成,也可參照露地育苗營養土的配製方法,澆水沉實後即可播種。為節省用種量,宜采取稀播,每平方米苗床均勻撒種4~5克,每畝大田用種20~25克。播後覆蓋營養土厚0.5~1厘米。苗床上方架設遮陽網或搭遮陰棚,以防暴雨或日曬,並可降低地溫。

6.苗床管理

播種後注意苗床管理。如白天溫度達20~22℃,則2~4天可出齊苗。出苗後苗床應撒一層薄土,以利保濕和紮根。

白天溫度保持在15~18℃,夜間不低於10℃;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為宜,幹旱時應及時噴水,並注意防治菜青蟲和黃曲條跳甲的危害。出苗後20~25天,當具2~3片真葉時,應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分苗,將秧苗假植在營養缽或塑料營養袋內,每缽(袋)假植1株。其營養土可用肥沃糧田表土與腐熟豬糞各半,加適量的氮磷鉀複合肥配製。營養缽(袋)的規格以高9~10厘米,上口直徑8厘米左右為宜。分苗後,將營養缽(袋)排放在床苗上,保持濕潤,澆水宜見幹見濕,不要受旱。溫度不宜過高,防止徒長,並要適當遮光。定植前10天左右,撤除遮陰棚,使幼苗充分見光,接受鍛煉。當苗齡達40~45天,秧苗長出4~5片真葉時,可開始定植。

根外追肥應該在蔬菜需要肥料的高峰期及蔬菜生長後期,最好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的時候進行,盡量將肥液噴到新葉及葉片背麵,以利於蔬菜吸收。

7.整地施肥

當前作收獲後,清潔田園,耕翻土壤,曬地7~10天。然後每畝施農家肥3500千克,餅肥75千克,磷肥50千克,尿素20千克,鉀肥10千克。結合整地將肥料與土壤混勻,耙細整平,按1.1米寬做畦,溝深0.25米,然後覆蓋地膜。整地施肥應於定植前10天完成。

8.合理密植

大棚青花菜冬延後栽培的定植時期從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定植密度為每畝3000株,即每畦栽植3行,株距0.45米。定植時澆壓蔸水,第2天再澆水1次,隨後用土雜肥或細土封嚴定植孔。

9.定植後的管理

地膜覆蓋栽培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一般不宜追肥,但可用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麵追肥,促進莖葉健壯生長。土壤應保持濕潤,如過於幹燥,則應及時補水;黏性土壤宜淺灌,速灌速排,以浸潤畦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