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反季節青花菜栽培技術(1 / 3)

青花菜作為一種出口創彙蔬菜品種,近年來種植麵積正逐年擴大。反季節栽培的青花菜不僅市場需求量大,而且收益高。本章重點介紹青花菜的各種反季節保護地栽培技術。

(一)日光溫室早春茬青花菜栽培技術

1.培育壯苗

我國目前栽培的青花菜品種多數由美國、日本等國家引進。早春日光溫室栽培應選用耐寒、中早熟品種,即從育苗到收獲為85~100天的品種。目前生產中常用的品種有蔓陀綠、高盛、綠嶺、珠綠等。

日光溫室早春茬青花菜多在11月上中旬播種,為節省土地和方便管理,需育苗移栽。苗床應選擇排灌方便、地勢高燥、土質疏鬆的地塊。床土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拌勻整細整平後做成高畦。然後均勻撒播幹種子,每平方米用種量3~4克,播種深度0.8~1厘米。播後淺覆細土0.5~1厘米,上蓋地膜。

2.苗期管理

在幼苗管理上“控小不控大”,即小苗可以進行低溫控製或鍛煉,大苗不能經受長期低溫。播種後日溫保持在20~25℃,夜溫在15℃左右。幼苗60%~70%出土時,日溫降至18~20℃,夜溫降至10~12℃,一般不澆水。播種後30天左右,幼苗2葉1心時即可分苗,分苗密度10厘米見方,同時去除細弱苗。分苗後應適當提高溫度、濕度促進緩苗,白天溫度控製在20~25℃,夜間控製在15~20℃,尤其在幼苗長出3片真葉以後,夜溫不應低於10℃。水分管理上不旱不澆水。

苗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青花菜霜黴病和軟腐病;用20%殺敵保2500倍液,50%撲雷靈3000倍液防治菜青蟲、小菜蛾和蚜蟲。青花菜壯苗要求苗齡70~80天,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莖節粗短,具真葉8~9片而不“顯球”,根係發達,無病蟲害。

一般植物個體生長速度,初期較慢,中期生長逐漸加快,當速度達到高峰以後,又逐漸緩慢下來,到最後生長停止。這個過程構成“S”形生長曲線。

3.日光溫室的建造

日光溫室又稱冬暖大棚。首先按設計好的日光溫室平麵圖平整土地和放線,後築牆,磚牆施工時要先將地基夯實,然後才可以砌牆;接著埋立柱,立屋架,覆蓋後屋麵,挖防寒溝,埋地錨和後屋麵的壓膜線固定鐵絲。

建前屋麵時,立柱位置埋好後要前後調整,使立柱各排和各列對齊,將4米長的竹片兩兩綁在一起,長度要適宜,一端插在防寒溝裏,下部靠防寒溝的南側用磚頭頂緊,其角度要使拱杆在豎起來時與地麵垂直或稍傾向於南側。在支撐前屋麵的立柱上綁橫梁,在橫梁之上立小吊柱,小吊柱的一端緊綁在拱杆上,一端支在橫梁上,綁緊。

溫室的薄膜為兩幅或三幅。用兩幅時,其寬度分別為3米和5米;用三幅時,其寬度分別為2米、4米、2米。先將3米或2米寬的薄膜一邊卷回,用黏合劑黏合或用電熨鬥熨成5~6厘米寬的筒,筒中穿上尼龍繩。3米寬的固定在距離地麵2.5米處,2米寬的固定在距離地麵1.5米處。薄膜先卷成卷,邊覆蓋邊拉緊,並向防寒溝裏填土。尼龍繩要拉緊,連同薄膜一起,在溫室的山牆處埋入地下。上麵的一幅或兩幅薄膜同樣先卷成卷,一端靠山牆埋入地下,而後向另一端鋪開,到頭後靠近山牆埋入地下。薄膜靠近後屋麵的一端固定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竹片和鐵釘直接固定在脊檁上;另一種是將其用竹片和鐵釘固定在脊檁上之後折回,扣在後屋麵上。

可扣後屋麵的寬度為0.5~1米,越多越好,其上用草泥壓實。

此種方法對沒有加廢舊薄膜的後屋麵來講,有較好的提高保溫性能的效果。

蓋草苫和紙被。紙被用4~6層牛皮紙做成,草苫用稻草或蒲草做成,稻草苫寬1.2~1.3米,蒲草苫寬1.5~1.6米,長度以覆蓋住溫室的前屋麵為準。在沒有紙被的情況下,可覆蓋兩層草苫或增加草苫之間的重疊量,每片草苫用兩根長度分別為草苫長度2倍或略長一些的尼龍繩拉放,每條繩的兩端都分別固定於草苫某一端靠邊的一處,形成兩個環,套住草苫。拉放草苫表麵的兩根繩,可將草苫卷起或展開覆蓋於溫室的前屋麵。卷起的草苫相交錯或一前一後擺放在後屋麵上,為防止草苫下滑,可在每卷草苫的後麵擋一塊石塊或兩三塊磚。

4.整地定植

1月中上旬定植。青花菜生長速度快,耐肥水,定植前應施足基肥。耕地時每畝鋪施腐熟農家肥2500千克,氮磷鉀複合肥25千克,還要配合使用鉬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施肥後深翻,做成寬度為80厘米的小高畦,畦高15厘米,溝寬30厘米,覆蓋地膜。10厘米地溫穩定在6℃以上時定植開穴,穴內澆水,水量不宜過大。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時應帶土坨,澆小水穩苗,這樣可以縮短緩苗時間。

基肥最好在蔬菜定植1周前施用,並且要與土壤混合均勻。追肥可以在距離植株7~10厘米的地方溝施或者穴追,追肥後要及時蓋土、澆水,千萬不要將肥料直接撒在地麵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揮發或燒傷蔬菜秧苗。

5.定植後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到緩苗期間要保溫、保濕,白天溫度以25℃為宜,不宜超過30℃,夜間溫度保持在15~20℃;緩苗後到長出小花球期間為青花菜的葉簇生長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溫度在15℃左右;花球形成期要求涼爽的氣候條件,白天溫度20~22℃,夜間10~15℃。

(2)光照管理管理原則是在保證適宜溫度的條件下,盡可能地延長光照時間。要經常清除薄膜上的灰塵,保持清潔,提高透光率,保證青花菜的正常生長。

6.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的重點是前期苗,應促進植株迅速長大,在現蕾期形成足夠的葉(16~18片)。追肥以氮肥為主,適配磷鉀肥。緩苗後5~6天澆活棵水,水量不宜過大。緩苗後10~15天追施第1次肥,每畝挖穴深施磷酸二銨15千克,尿素10千克,然後控水蹲苗,期間連續中耕2次。頂花蕾出現時結合澆水追施第2次肥,每畝施腐熟餅肥50千克,尿素10千克;3~5天後再澆1次水。花球膨大期每5~7天澆1次水,每15~20天葉麵噴施0.05%~0.1%的硼砂溶液和0.05%的硼酸銨溶液,減少黃蕾、焦蕾的發生。結球後期控製澆水次數和水量。在生長後期,主花球收獲後,若需收側花球,可適當再追施1次肥水。

7.病蟲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為青花菜霜黴病,要以預防為主。發現病株後,用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栽培中常見病害為青花菜黑腐病,發病初期用14%絡氨銅水劑4000倍液噴霧,7~10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