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關節炎——陰雨天的人體預報(3 / 3)

病人所居住的房屋應該是朝向陽麵的,並保持室內的通風和幹燥,保持空氣的新鮮,床鋪要平整,被褥輕暖幹燥,常常洗曬,並盡量避免在門窗等通風口處睡覺。洗臉水要用溫水,晚上洗腳,熱水應能浸至踝關節以上,時間在15分鍾左右,以促使下肢血液流暢;如果汗出的較多,要用幹毛巾擦幹,衣服被褥被汗濕後應及時更換、洗曬,避免受涼受濕;夜間出現盜汗的病人,可用五倍子粉加水調勻,在睡前敷於肚臍;大便秘結的病人,應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飲食應以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氣候變化,天氣劇變寒冷時,及時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不可焦慮急躁,情緒低落,也不能不在乎。

要善於自製,努力學習,積極工作,愉快生活。保持心胸寬廣。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

肝腎兩虛型:長期反複發作的關節炎

中藥方劑:常選用補血養筋丸,起到滋補肝腎、祛除風濕之邪氣的作用。

如果腰酸腿軟的腎虛症狀明顯,可以加鹿角霜、續斷、狗脊;如果怕冷,關節疼痛較劇烈,則可以加附子、幹薑、巴戟天,或者合用陽和湯治療;如果每天中午之後有低熱的症狀,則可以加龜板、熟地、女貞子,或者合用河車大造丸。

穴位按摩:可以選用肝俞穴和太溪穴。肝俞穴是從肩胛骨下端的背骨高度起,往下找兩節背脊骨後,各在其左右外側二指寬處;太溪穴位於足踝內側,足內踝尖的最高點與跟腱連線中間的凹陷中。在按摩手法上,應該選擇用輕手法,但力度要求有滲透力,可以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在穴位處用按壓法,力量由輕到重,一直到穴位局部感到有酸脹感為好。

食療方法:選擇具有補益肝腎功能的食物,或者食療方,如豬肉鱔魚羹,取黃鱔250克、豬肉糜100克、杜仲15克,把杜仲水煎去渣取汁備用,黃鱔洗淨,用開水略燙,刮去外皮上的黏物,切段。豬肉糜放油鍋內煸炒,加水及杜仲汁,放入鱔魚段、蔥、薑、料酒,燒沸後改用文火煮至黃鱔酥爛,加醋、胡椒粉等調味,起鍋,撤上香菜即可。

肝腎兩虛型:補益止痹痛

肝腎兩虛型的關節炎多數是由於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肝腎功能出現了衰弱的跡象,負責控製人體筋骨的肝和腎功能不能維持良好的正常狀態,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使關節的局部營養不足,局部就會產生疼痛和活動的障礙。因此,補充肝腎的精氣,促進關節功能的恢複是本型保健的關鍵。

應該先從補益肝腎入手,在飲食方麵主張少吃多餐,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能量的食物為主,宜常吃黃鱔、鴨、骨髓、魚、瘦肉、板栗等,禁忌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同,切忌暴飲暴食,以免損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此外要多曬太陽,注意防寒濕,保暖,使膝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疼痛緩解後,要每日在平地上慢走1~2次,每次20~30分鍾。盡量減少上下台階、跑步等使膝關節負重的運動,避免、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不得已上下台階時最好扶樓梯或手杖。不要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更不要盲目地做反複屈伸膝關節、揉按髕骨、抖晃膝關節等運動。鍛煉股四頭肌功能,讓股四頭肌強壯有力,可減輕膝關節疼痛。具體鍛煉方法是:坐位或仰臥位,將膝關節伸直,繃緊大腿肌肉,足向頭部背屈,同時繃緊小腿肌肉,每次堅持3~4秒,每分鍾做10次,連續做3~4分鍾,每天可做3~4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