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你通過對金融行為的觀察去賺錢,比如你說可以跟蹤一些市場的高頻數據,如內部人交易吧,作事件驅動交易?
這是我當時管的另外一個基金,就是找公司事件的東西。
我在波士頓的時候就注意到金融行為學,金融行為學其實包括很多東西,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包括很多公司的行為,就拿保險公司來說,如虧錢到某一個地步,就有一個止損線,止損線出現時候往往導致大家都賣空,清倉,這個時候市場就有崩潰的危險。
我在波士頓的時候,找了一個麻省理工的MBA,原先是心理學的博士來實習。
我們研究這些投資的心理學,看這種市場的行為會怎麼樣。這些是我們把金融行為學應用於具體投資的開始。這也延伸到我們現在分析中國公司事件的時候,市場可能有那些特別的交易信號。
在中國股市,我們經常第一步能夠看到,某個股票會出現某一點大幅上揚的異動。
我們可以推測,一個沒有交易經驗的人,並且確信公司事件的信息,他的交易行為是比較特別的,往往不假思索,下單較大,往往引起股價震蕩。
所以這種股票的交易行為跟一般的機構的交易行為是不一樣的。
對,不一樣的,但是他決心又挺大,這可以引起我們對這隻股票的關注。第一批知道這些消息的人,往往是鐵杆確信消息,而且他也不懂如何買股票。這往往是我們觀察到的第一個信號。
第二步,也是第二個信號,可能就是一些專業的人進倉,他們進倉就很專業了,他們的目的是低價進倉,價格不動,悄悄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買股票。
第三步,消息公布,股價開始飆升了,飆升的時候,你可能要看一下價與量的情況,也就是是否是出貨的機會。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用高頻交易來發現,並做了一些投資策略。
當你發現這個市場上具備了第一個和第二個特點的時候,你們有可能會采取行動?
我們會從曆史統計的角度看看具備這兩個特點後,股價上漲的可能性有多大,空間有多大,然後決定如何行動。
這些市場行為學研究在新興市場有時候還挺有用,挺有意思。我們可以讓計算機自己學習針對這種市場行為,調整相應的投資策略。譬如,把市場最近發生的100個公司事件以前的特征綜合起來,這就是我們找蛛絲馬跡的線,這跟寫偵探小說是一樣的。
你們真的用定量工具當金融偵探了。
這也是一個非常刺激、有挑戰性的工作。大批傳統的定量做法,市場上已經做透了。接下來做的隻是一種工藝,你隻能把它細致化,做得很漂亮。但我們想做的是一個質的突破。
還有例子嗎?
公司事件一般喜歡出現在什麼地方呢?首先基本麵可以支持這個事件。下麵是幾個例子,第一,公司的老總是做投行出身的,他喜歡炒這個事情;第二,公司幹這個事情有壓力,財務上有壓力,今年財務不好、不做的話董事會過不去,總得搞出一點名堂;第三,我們還要看看他的財務報表,覺得財務上是可以支持的。
有了這些基本特性,但我們也不能老等著發生公司事件吧,等兩年你受不了,等幾個月也受不了,那就需要一個扳機。這就是我前麵講的信號,我們看股票有沒有異常交易,我也在其他市場,如債券市場、衍生品市場看有沒有反應。
你用基本麵的、定量的方法,多方尋找證據。
多方尋找公司事件要啟動的證據,然後我再進去。我做的這個程序,就像我是福爾摩斯,金融偵探,我要抓公司事件,異常收益。
這個過程簡單來說,首先把這些股票做成一個池子,然後,在不同的方麵觀察這些股票。等待扳機。形象一點來說,警察局要抓酒駕,首先鎖定“又開車,又喜歡喝酒”的人,如果看到鎖定對象進了酒樓或酒吧,步伐不穩走出來了,重點跟蹤,然後在他上車的時候,就把他抓起來了,開個罰單。
很精彩,還有一些例子嗎?
另外還有一些市場行為,一個公司它今年業績不好,明年業績也不好,後年業績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好,一種是不好。從基本麵來說,我也想辦法知道好不好,但公司太多,沒有時間去一一考察。根據市場行為學我知道,如果業績不好,股票不會大跌了;業績好了,它會大漲,因為他已經有兩個壞消息了,再壞也壞不到哪去了,已經在股價上打個半死了。根據這個原理,我的策略是買100個這樣的公司,如果出來的消息可能是一半一半,大概率的情況,我會賺錢,這種策略在中國更有用,因為公司業績不好還有一張殼,借殼上市還很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