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83)選將(2 / 2)

“不必怕。”張華軒冷笑道:“吳穆,兩個鎮的淮軍那是何等的力道?槍械足有一萬五千以上,還有過千支是一八五五式的後膛槍,還有超過兩百門的各型火炮,光是後勤的夫子也有三萬多人,除了淮軍自己的輜重營外,還有兩千多輛大車和一萬多匹騾馬日夜不停的運送著炮彈、火藥、米麵、藥材,各種物資從淮安每天清晨發出,然後川流不息的運往河南,如此威猛之師,兩鎮強兵,居然奈何不得勝保這樣的蠢才麼!”

張華軒越說臉色便越是難看,到得這時,聲調更是淩厲,吳穆早就被他訓斥的發呆,便是原本在院子內外閑聊的文官武將們也是聽到張華軒在房內的咆哮,各人都是立刻噤口不言,不敢再說。

這幾年來,張華軒手操淮軍的一切權柄,從工商業到政務,再到淮軍,皆是由他一手創立,眼前諸人說起來都是豪傑俊彥之士,隨便一個,都是清季難得的人才,不過在張華軒麵前,都隻能俯首躬身,無有一人敢去質疑大帥。

房中吳穆更是臉色發白,張華軒看他一眼,怒氣稍解,隻道:“淮軍耽擱不起,也不能耽擱這麼大的戰事。想來想去,淮軍在河南裹足不前,還是鎮將不得力的原故。束手束腳,放不開去打,淮軍倚仗的是火器之威,前敵鎮將顧忌太多,被敵軍纏鬥住自然無法狂飆猛進,若是放開手腳大打,憑袁甲三這一點手段,當得何用?”

吳穆此時知道張華軒必有論斷,當下俯首,隻道:“憑大帥決斷,總參別無旁議了。”

“嗯。”

張華軒略一點頭,在房中負手轉悠一圈,便轉身令道:“著令第六鎮的鎮將解職到徐州來見我,所缺由原第一鎮的趙雷補上,再令第八鎮的吳長慶即刻入河南,與第六鎮會合之後,十天之內,打通到歸德和濟州的通路,由側翼護衛住直隸戰場。”

吳穆知道原本第六鎮的鎮將算是完了,淮軍分鎮之前,吳穆也曾經跟隨對方麾下,此時自己榮任總參,而對方怕是隻能不榮譽的解甲歸田,或是到內鎮當一個閑職,幾年戎馬落個如此下場,雖然自己正是春風得意,卻是不免得有兔死狐悲之感。

他並不敢稍做顏色,執筆在速記本上將張華軒的命令記下,正要出門召傳令去迅速傳答,卻聽張華軒又道:“中軍鎮好幾千人,徐州這裏哪需要如此嚴密的護衛?好生浪費,我看河南那邊敵人打的那麼穩,需要有支騎兵在後給他們搗搗亂,況且,撚子也有不少騎兵,萬一這些撚匪和清軍合流,河南的戰局又有糜爛的危險……”

張華軒還在沉吟,吳穆卻是嚇了一跳,連忙道:“大帥安危可比一省戰局要重要的多,中軍鎮不能調走。”

“誰說全部調走?”張華軒白他一眼,笑道:“留五百人足夠了。前後左右全是淮軍的地盤,我料勝保不會有這種膽量和氣魄派大軍來偷襲我,便是來了,他有這麼多的騎兵?中軍鎮被軍中同袍叫成樣子兵,其實他們戰力之強,淮軍普通騎兵也不是對手,清兵的騎兵,怕是十個打一個才有機會吧。留五百騎保護我安全足夠了,便是有什麼不對,總歸跑的掉便是了。”

他是一軍之主。既然有了決斷,吳穆也沒有話說。況且他也知道張華軒對中軍鎮的分析完全正確,中軍鎮的將士除了身形高大外孔武有力外,格鬥與射術馬術都是精通,而且人手一支後膛槍,論起戰鬥力與裝備來,放眼天下怕也是無人能及,留幾百騎在徐州便是,剩下的三千多騎派到河南,可比派一鎮的步兵還要管用,這樣一來,河南的戰局就算有了根本性的轉機了。

他心中對張華軒的安排甚是敬服,當下心中一寬,便是笑問道:“大帥,那派楊英明去領兵麼?”

張華軒冷然搖頭,隻道:“楊英明一副軍痞樣,在我身邊做個侍衛頭子也還罷了,單獨帶兵打這種仗,他不成。”

他仰頭思索一番,突然笑道:“叫苗以德在他麾下找個幹練點的人才罷了。我想來想去,現在手頭的要麼職位太高,要麼就是你們這些參謀,合適的軍官竟是沒有,沒奈何,看看內衛裏有沒有合適的也罷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