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54)入城(1 / 2)

吳穆既然肩扛銀星,說起來軍銜已經遠在聶士成之上,他雖然用商量的口吻,聶士成卻是絕對不能有所異議,當下便答道:“標下自然聽從將軍軍令,今晚出發便是。”

他這般答,卻是正經的公事對答口吻,原本絕無問題,怎料吳穆聽完後,卻是正色道:“功廷兄,以後咱們便是淮南的商人到廬州做生意,淮軍攻下廬州後強令百姓剃發,咱們被剃頭後逃了出來。”

吳穆將一些商號的賬簿欠條遞給聶士成,然後笑道:“以後咱們的稱呼也要改,有時稱表字,有時就兄弟相稱,南行數日,先把稱呼改了,相處之時也要隨意一些,這樣比較不容易露出破綻。”

聶士成一邊將這些物事接過,一麵慚道:“這是兄弟的不是,居然忘了這一層。”

吳穆哈哈一笑,樂道:“其實我也是剛學會這些,軍統的人足足教了我十來天,負責培訓我的那個軍統的小頭頭氣的差點吐了血,據說,我是軍統有史以來最笨的學員,連五常大人都聽說了我的名聲,如果不是公務繁忙,差點兒就要親自來點撥我了。”

此人明明是在軍統出了大醜,或者是軍統的人整治於他,雖然往南邊是大事,需要軍統與淮軍的軍方協力配合方可,不過軍方向來看軍統不順眼,軍統未必也對軍方的人服氣,兩邊明爭暗鬥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還得加上兩邊與內衛部隊的一些糾葛……這熱鬧可真是大了去了,如果說想把其中的恩怨厘清,非得寫出一部上百萬字的著作出來。

如此一來,吳穆在軍統的培訓生活想必不會和風細雨,以他講武堂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又怎麼可能是一個笨蛋?軍統如此折磨刁難,最後差點把老大張五常也給驚動了,可是此時此刻在此人嘴裏,居然也不過就是一點風雅趣事罷了。

短短功夫,聶士成對眼前此人的觀感卻又是大有轉變,適才隻是佩服,現下卻已經漸漸明白,張華軒安排他與吳穆一起公幹的良苦用心了。

此時天氣尚且明亮,兩人當即換了早就準備好的衣袍,早又有人將走騾備好,兩個淮軍的將領在片刻之後,就打扮成了略帶狼狽之態的逃難商人,換裝之後,吳穆與聶士成相視一笑,各自騎在青花大走騾上向著南方揮鞭而去。

按照軍統的方案,兩人事先早就偽造好了一應的相關證件與家世,再加上原本就是皖北人,口音生活習俗相近,隻要小心行事,倒也不必擔心露出馬腳。從淮安到南京兩人晝夜不停的趕路,不過三天時間,就到了江北大營的防區,待引路軍官再將兩人帶至江邊,又早就有軍統的人領著小船等候,然後半夜時分偷渡過江,待第二天天明的時候,兩個滿臉疲憊風塵之色,雙眼布滿血絲的商人已經通過了南京城門口的太平軍將士的檢查,隨著清晨入城的人流,一起進入了南京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