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08)沙盤論勢(2 / 2)

內衛營與淮軍說是一體,其實從不負責征戰,而且其中有不少人根本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而是招募的特殊人士,所以不但士紳平民們對內衛營膽戰心驚深惡痛絕,便是普通的淮軍將士,對內衛營顯然也不是那麼喜歡。

張華軒此時卻正在府中議事,今日的事卻是一個標準的軍事會議,與會的一個文職幕僚也是沒有,目前淮軍的文職幕僚並沒有一個在軍事上出色的,而且因為舒城與肅反的事整個幕僚團有些離心離德的感覺,雖然日常事務仍然在做並不懈怠,不過總有點隔閡感暫且無法消彌。

況且,今天的會議主旨,除了這些心腹的淮軍大將之外,也根本不方便文職幕僚的參與。

一個碩大的沙盤就擺在簽押房的東廂房內,淮軍二十多個營頭的全部管帶也盡數在房中,此時在沙盤上展現的,卻是整個清軍與太平軍、撚軍的布防形態。

沙盤當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中國軍人能夠做出來的,那一座座精致小巧又極具真實質感的城池、長江、黃河、高山丘陵,還有一個個代表軍隊數目的小巧軍旗,應該都是出自淮軍中那些來自歐洲的外籍軍官之手。他們沒有資格參加這種核心的軍事會議,不過在會議之前提供一些技術上的輔助,卻也是並不費力。

王雲峰在幾個普魯士軍官的調教下,已經在戰略層麵上為淮軍諸將之冠,這一次顯然也是有備而來,他站在沙盤一側,指著沙盤皺眉道:“發匪這樣的調動,破江南、江北兩處大營不難,不過綜合全局來看,極是不妙。”

眼下已經接近鹹豐五年的十月,因為南方戰事極為不妙,而向榮與托明阿、吉爾杭阿等人坐擁大軍卻一無建樹,這顯然引得清廷極為震怒,而張華軒舒城事變後,清廷顯然也是極為著急,對這樣野心勃勃的準藩鎮準軍閥,清廷不緊張也是假的,隻是石達開與秦日綱等人帶著太平軍的西征軍主力由著安徽打到湖北和江西,連戰連捷,湘軍已經露出衰敗之勢,現下已經退到江西腹地,主力退入南昌,而石達開帶著西征主力,一路肅清殘敵,將要把曾國藩徹底圍入南昌城內,隻要再經過最少三個月的圍城戰後,就可以把曾剃頭圍死在城中,而湘軍沒有了這個主心骨,必然徹底玩完!這,便是當時最大的一盤棋,清廷隱忍張華軒的跋扈與無禮,也正是因為南方局勢到了這樣緊張的時候。

夏初的時候,湘軍在九江等地連打了兩個大敗仗,湖北官兵也被秦日綱攆兔子一樣攆的到處跑,武昌再次落到太平軍的手裏之後,清廷已經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在長江沿線打一場大仗,畢竟有江南江北兩個大營,再有九華山大營,兵力已經不弱,而太平軍的主力已經在湖北與江西戰場,精銳十有五六都已經出征在外,以天京附近現下的兵力,相抗住清兵的進擊非常困難,而清軍如果在天京開辟戰場,就能引得太平軍主力回救。

天下一局棋耳。

王雲峰勉強也算看的出來,他指著沙盤,皺眉道:“吉爾杭阿與托明阿彙合一處,大約集結了三萬到五萬人,江北大營能戰之兵不多,不過吉爾杭阿身為江蘇巡撫坐鎮江南,這幾年仗可沒有少打,手裏能打的精銳差不多有萬人以上,這麼著一來,鎮江多半不可守,鎮江一失,天京就被幾處大營圍的水泄不通,局麵甚是險惡。而發匪這邊,秦日綱的主力已經離開武昌,他麾下的陳玉成、李秀成、塗鎮興、陳仕章等悍將也開始集結,以標下看,多半是要回援鎮江了。”

他皺眉道:“其實以天京之兵力,自保應是有餘,發匪以全部主力回援的話,得不償失,當真是得不償失。”

廣告一下:不樂無語大大的《大內高手》上傳了,據說龍空評定是毒草,龍空的評價顯然是毒草要大火啊。

任怨大叔也有新書《破滅時空》正火著,按說都不需要我廣告了,不過兩位都是好兄弟,沒人氣也幫著打一下廣告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